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乡亲们的身边事:喝上自来水,甜到咱心窝

2021-09-24 10:08 人民日报   房家梁  阅读:397 

  “喝上自来水,甜到咱心窝”(乡亲们的身边事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

  饮水、道路、网络、农技服务等乡亲们的身边事,都是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关键小事”,也是亿万农民急难愁盼的问题。从本期开始,我们推出“乡亲们的身边事”系列报道,报道各地各部门解决亿万农民困难事、烦心事的新进展,展现广大农民日益增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编 者

  “自来水喝着干净,用着方便,心里畅快。”安徽省金寨县大湾村村民汪新春感慨。自来水入户,洗衣机转了起来,一根水管,改变着深山里的农家生活。

  大湾村山高坡陡,有水难存。雨天水浊,旱天水缺,村民常常要翻山越岭找水喝。随着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的实施,村里打了深井,铺了管道,引清水入户。在金寨,为破解工程型缺水难题,近年来建设集中供水工程394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至93.86%。

  农村饮水事关亿万农民福祉。“十三五”时期,我国巩固提升2.7亿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50%左右的农村人口。进入“十四五”,各地区各部门顺应广大农民期盼,继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让放心水流进千家万户。

  从水源地到水龙头,放心水畅流到家家户户

  走进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摆河村村民张洪斌家,四方庭院的一角,一根水管探出来,拧开水龙头,清水汩汩流出,张洪斌喜在心头:“一整天有水,啥时候想用就能用,再也不用为水发愁了。”

  摆河村群山环抱,地势高低起伏,过去缺水是道难题:哪儿有水就去哪儿拉,小山塘、小溪沟前常常排起长队。“车拉马驮来回一趟,要个把小时,拉三五趟才能灌满水缸。”张洪斌回忆,“遇上天旱,水塘见底,大家就得跑到更远的地方拉水。”

  村党支部书记王德刚介绍,从2019年开始,村里以朱二龙潭水库为主水源,建设引水工程、蓄水池、净水处理设备和管道等,源源不断的清水进村入户。针对地势较高的村组,村里以山塘为水源,单独铺设管网,建设分散供水工程,全村自来水入户实现了全覆盖。

  “喝上自来水,甜到咱心窝。”张洪斌说,通水后,家里置办了洗衣机、热水器,日子越过越好。

  沾益区水务局局长张正礼介绍,从水源地到水龙头,区里克服山多坡陡的困难,找水源、建工程、接管道,全力扩大供水辐射范围。截至2020年底,全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3%。

  喝上自来水,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期盼。“党的十八大以来,水利部门不断补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短板,打通输水‘大动脉’,织密入户‘毛细血管’,确保农民饮水安全。”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副司长张敦强介绍,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建成931万处农村供水工程,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88%,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3%。

  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还要接续发力。“当前,部分农村地区水源仍然不稳定,末端管网存在堵点、断点,工程建设标准较低。今后要下更大的功夫,更好满足农民对安全饮水的需求。”张敦强说。

  补上水源短板,确保水量稳定。在四川省丹棱县,水源从地下水变成了青衣江水。“过去每年3、4月份天旱,井水不够用,恼火得很!”石桥社区农民袁德成说,“前不久,青衣江的水通到了村里,再也不用担心停水了。”

  丹棱县水利局工程师周忍介绍,2019年开始,县里实施‘引青入丹’工程,股股青衣江水,稳稳流入农家。“我们还新建扩建自来水厂和管网,与集中供水站管网联通,实现一根管道通到底,城乡共饮一江水。”周忍说。

  “下一步,水利部门将建设一批中小型水库等水源工程,积极推进农村供水规模化发展和小型工程标准化改造,更新改造一批老旧供水工程和管网。”张敦强介绍,到2025年,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将达到88%,农村供水工程布局将更加优化,供水保障能力进一步巩固提升。

  从有水吃到吃好水,农村饮水水质稳步提升

  水质,关系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这些年,各级水利部门多措并举,让农民不仅有水喝,还能喝上好水。

  山东省商河县曹家村村民王德宽,说起以前的水质直摇头:“水壶积满厚厚的水垢,衣服晒干后都会留下一层‘白霜’。”

  氟超标水、苦咸水一度困扰着曹家村人。村党支部书记王介水说:“改挖深井,配备降氟设备,村里也想过不少办法,但效果有限。”

  水质好不好,水源是关键。解决农民想干又干不了的事,商河县逐渐把水源从地下水置换成黄河水。“为了让大家喝上黄河水,县里建了两座水库、三座规模化水厂,铺设了320公里管网。”县供水服务中心主任李兆说,目前全县农村集中供水率达100%,入户率达100%。

  张敦强介绍,水利部门多管齐下,优化农村饮水水源,截至2020年底,全国975万农村人口饮水型氟超标问题得到解决,120万农村居民告别饮用苦咸水。

  为了保障水质安全,各地不断完善水源地水质监管体系。沾益区划定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在重要水库设置了地理界标和警示标志。丹棱县划定7个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和绿色防控,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保驾护航,让群众喝上放心水。“县里装了183个监控点、948块村头总表、14万多块入户智能水表,联成‘一张网’,搭建起智慧供水平台。”李兆介绍,“我们还开通了监督电话,可自动转接至24小时调度值班室。”

  “一旦发现水压小了、水浑了,我立马在手机上反映,维修队很快就赶过来。”王德宽说。

  一系列举措让农村饮水水质稳步提升。截至2020年底,全国“千吨万人”工程水源保护区已全面划定。“十四五”时期,水利部将会同生态环境部,推进千人以上工程划定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千吨万人”工程配备净化消毒设施设备,进一步提高供水水质。

  从建工程到水长流,“谁来管”长效机制更完善

  “水管的水细成了一条线,咋办?”前不久,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黄旗镇西村管水员王关忠接到村民电话,立即拿起设备,沿着管线排查问题。

  “蓄水池水位不停地降,看来加压泵出问题了。”王关忠拨通县水务局电话,不一会儿,技术人员赶到,及时更换了水泵。

  2019年王关忠被选聘为村管水员,他每天巡查管网、定期消毒,“哪段水管爱漏水,哪片水压不稳,我都记在心里。现在,乡亲们用水,小问题不用出村。”

  “过去喝水有多难,现在乡亲们对水就有多在乎。”王关忠深有感触地说,大家以前喝的是浅井水,又苦又涩。2019年,依托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村里打了两口百米深的水井,新建高水池和泵站,埋设地下输水管路,使集中供水率达到100%。

  工程建好更要管好,才能让群众真正得实惠。“村里聘请管水员,成立了供水管理委员会,确保工程有人管理、有人监督、有人维护。”西村党支部书记闵海龙介绍。

  丰宁是脱贫县,确保安全饮水有保障,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任务。“全县已累计投入2亿多元,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375处。当前最关键的就是健全管护机制,确保工程常态良性运行,实现供水充裕、水质安全。”丰宁县水务局局长郭爱国说。

  完善管护队伍。“县里建立了五级责任体系,乡镇政府主体责任人、行业部门监管责任人、村级管理责任人、村组具体责任人和管水员,层层抓运行管护。”郭爱国介绍,目前全县有1806名基层管水员、35名专班技术骨干。

  跟丰宁一样,各地因地制宜建立管护队伍。截至2020年底,全国建立从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水利部门监管责任到供水单位运行管理责任的“三个责任”体系,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取得新进展。

  确保供水工程持续运行,既要解决“谁来管”,也要解决“钱从哪来”。“我们经过成本核算,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确定了每立方米1元的水价。收缴的水费,用于管水员工资和部分维修资金。”闵海龙说。

  在全国,农村饮水水费改革持续深化,让农村群众用“放心水”、交“明白费”。截至2020年底,我国实现了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全面定价,千人以上供水工程收费比例达95%、水费收缴率达90%。此外,水利部、财政部加大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资金补助力度,2019—2020年共下达39.6亿元,带动地方财政投入近27亿元。

  本报记者 王 浩 【编辑:房家梁】

44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