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县人民医院:打造人民满意医院

©原创 2021-01-26 10:50 分宜县融媒体中心  阅读:5109 

近年来,县人民医院针对群众关切的问题精准施策,创新思维,以扎实有效的措施改善医疗服务,改变理念,创新服务模式,全面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努力提升患者满意度,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就医获得感。

县人民医院在人才队伍、学科建设、疾病综合救治水平、医共体创建、分级诊疗、互联网+医疗、创新服务模式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学科建设强弱并重,成就发展“强劲动能”

近几年,医院通过加强重点学科及急需关键学科和薄弱学科建设,增添设备,与省级医院建立专科联盟、对口帮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提升了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完善“五大中心”建设,创新急诊急救服务。2016年完成“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2017年开启胸痛中心建设,2019年通过国家胸痛中心认证,2020年顺利通过了省卒中中心和创伤中心建设认证,对以上特殊人群实施了规范紧急救治,优化救治体系流程,缩短了早期救治时间,提高了患者救治的成功率,大幅降低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

成立名医工作室,提升医院软实力。为进一步充实彰显医院科室特色优势,提供更优质、便利的医疗服务。心内科名医工作室的学术水平尤其是心血管介入技术达到县内先进,省同级医院前列地位,为分宜乃至周边百姓带来专业、高效的医疗服务。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设施建设,提升传染病救治能力。2020年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按照相关标准高速完成了升级改造院感科隔离病区、医院发热门诊建设,为疫情防控打造坚固设施基础。

“双轮驱动”培养专科人才

医院一直把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放在重要地位。医院健全了全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完善卫生技术人员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规划并切实实施;通过请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培养人才;医院重视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为人才搭建发展平台,在绩效奖励分配上向临床人才倾斜。

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提升县域综合服务能力

新技术、新项目亮点频现。近几年来,医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50余项,如心、脑血管介入技术对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急性脑梗死等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速诊疗通道。急诊胸痛中心介入手术年度开展400余例,急诊卒中中心介入手术不到一年诊治了100余例。骨科的椎间孔镜手术、椎体扩张成形术、关节镜技术;中医肿瘤科开展的中晚期肝癌化疗药物血管介入技术;五官科开展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普外科开展的各种微创腔镜手术以及B超四维彩超诊断技术等诊疗水平均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昂“龙头”带“龙尾”,提高县域整体医疗水平。作为县域紧密型医共体龙头医院,医院向下与当地乡镇卫生院签署医共体合作协议,提供技术支持和帮助,向上与多家省级三甲医院签署托管协议,接受专家指导、学科帮扶,以县医院为纽带,形成上下联动,构建快速、高效、全覆盖的急危重症医疗救治体系,县域医共体综合服务能力及对危重患者的救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实现“大病不出县”目标。

互联网+智慧医疗,让“数字”多跑腿

远程医学会诊发挥积极作用。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院(301)远程医学会诊中心合作,成立分宜县人民医院分中心,开展医学影像远程会诊和临床远程会诊工作以及远程教学工作。利用医院现有医学远程中心网络设备,顺利接入省远程医疗服务平台,通过省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实现该院与省直15家三甲医院进行远程医疗联网。在已建成的北京301医院远程专家会诊医疗中心的基础上升级改造,建立了与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13家乡镇卫生院相联通的分诊端,真正实现远程会诊全县大联通,让“数字”多跑腿,开通至今,共进行50余例远程会诊病例。

医学影像农村医联体的建立。医院影像中心和三个乡镇卫生院(操场乡卫生院、双林镇卫生院,洞村乡卫生院)建立影像农村医联体——“乡县一体化”模式。将远程会诊服务延伸至乡、村级,2016年以来,医院向上级医院影像远程会诊1313例;对乡镇卫生院开展影像远程会诊12601例,实现群众在村级门口享受县级服务,出县享受转诊接续服务。

“互联网+”信息化建设,提升服务效能。近年来在门诊各区域先后投放了8台多功能自助服务机,实现医保卡直接挂号、诊间支付、自助取检验检查结果。在县域内率先实现微信公众号预约挂号、窗口扫码支付建设,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实现多渠道预约、多方式结算、多途径支付、精准分时段检查预约、全自动中医“智慧药房”等智能化就医环节。为患者就医提供了更多选择和便利。

改善医疗服务模式,提升群众就医体验

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完善与优化急诊急救、多学科诊疗、麻醉医疗、临床药学等重点服务,健全多学科分工协作机制,常态化开展多学科诊疗模式。

深化优质服务。继续实施优质服务提升工程,以社会新需求为导向,开展了延伸、延时服务。急诊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开展夜间急诊服务;CT磁共振室按需按时提供夜间检查服务;多学科利用微信平台开展线上线下咨询、回访服务;B超室开设了“孕妇候诊室”;医院扶梯、洗手间建立无障碍通道及设施,为残障就医者提供便利。

落实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积极推进医共体成员之间双向转诊,优化就医秩序,努力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开通“绿色通道”,为上转患者提供入院优先、检查优先、诊疗优先等服务,对下转患者制定回乡镇及社区医院疗养等治疗方案并及时跟进,实现整个治疗过程的有机衔接,逐步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新格局。

来源 | 新余日报 夏寒菊

编辑 | 罗天莹

77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