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春节假期再次成为热门议题。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讨论该话题的视角又被拓宽:在防控流行病传播的背景下结合传统与现实因素适当延长春节假期。全国人大代表潘向黎提出,在防疫管控常态化的形势下,应该结合现实情况、传统风俗、国民诉求和防疫需要,将春节假期延长至15天。
具体而言,潘向黎代表认为,如果春节仍然延续七天假期,则大量人口集中出行难以避免,延长春节假期,全体国民可以错峰出行;其次,疫情给人带来生命和健康威胁的同时,难免也带来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和心理压力,延长春节假期也具有治愈作用。
该建议迅速引发舆论热议,一跃登上微博热搜第一名。这背后的社会心理既与专家研判新冠肺炎疫情很难在短期内结束有关,也要看到,无论是在何种视角下讨论延长假期,核心落点永远都在“假”上。
近年来,不管是教育部对人大代表提出“落实大中小学春假、秋假的建议”做出回复,抑或是“净身出户,不带走一片云彩”放弃优厚退休待遇辞职的中年教师,这些事例每一次出现都能戳中公众的敏感神经,成为一道特别的时代景观。不同案例其实都指向现代人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内心共同的某种向往。这种向往十分多元,或是希望多与家人待在一起,或是希望求得内心的宁静,或是希望寻求诗和远方,或者只是纯粹想多在床上躺一躺,这些各不相同的向往用两个字简要概括就是“放假”。作为既能满足“向往”的需求,又具有文化意涵的特殊时节,延长春节假期尤其有着深厚的现实需求。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现代经济社会的法定节假日总量需要保持相对恒定,以此维持社会正常运转。公众“不调休”、“多放假”的愿望可以理解,但细细思考,法定节假日全国各部门各企业各单位都休假,社会运转链条并不完整。若不调休单纯延长假期至15天,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可能都会受到极大影响,到那时假期可能会成为某些群体的焦虑之源,失去本身的调适作用。因此,在社会发展需要和公众个体需求之间找到平衡,不止是一个现阶段“是否延长假期”的理念性问题,也应该是一个“怎样科学延长假期”的技术性问题。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朱鼎健也开始从技术学的角度考虑实操问题。他认为,可以实行“总量控制,弹性选择”的方式。国家仅规定除夕、初一、初二全国统一春节假,其他全部由各省市和企业自行安排,甚至允许调整假期的日期组合。例如,各省市和企业可以选择组合前4天或后4天;还可以选择除夕前10天和后10天区间内,再增加前后双休日的调休,以及企业根据各自实际经营情况,适度安排员工年休假等。
这项技术学虽然简单地看是项排列组合问题,其中却交织着经济文化和个体心理等多重因素,但即便如此也有必要求一个答案。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出发,综合考量人的情感、意志、选择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正如近来人们经常提到的那样: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也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