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第二届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推进会在上饶召开。自2014年发起设立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以来,四省协同推进,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效。浙皖闽赣区域旅游正逐渐走向合作发展的春天。
跨区域旅游合作、跨区域旅游联盟、跨区域旅游线路、联合旅游推介会……近年来,我省相关部门不仅主动参与融入,还积极发起倡导,加强跨区域旅游合作,积极拓展“朋友圈”,携手做大旅游市场。
从相隔到相拥
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由浙江、安徽、福建、江西于2014年11月共同发起设立,规划建设范围涉及4省19个市123个县(市、区)。协作区总面积约22.57万平方公里,约占四省总面积的42.27%;涉及总人口5051万人,占四省总人口的24.46%。
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内,崇山峻岭,水系繁多,且武夷山脉、仙霞岭山脉、黄山山脉、怀玉山脉,历来被视为省域的分界。但是,这些山山水水也是四省特殊的“联系体”,孕育了这一区域别具特色的地方气质与魅力。
这个区域有自然馈赠的相似:武夷山、龙虎山、龟峰、江郎山、铜钹山,是全国丹霞景观地貌重要集聚地;黄山、三清山、九华山,是我国花岗岩地貌名山;新安江、信江、瓯江、闽江在这个区域分源,流向不同的远方;黄山毛尖、祁红婺绿、河口红茶、开化龙顶、武夷岩茶,众多名茶在这里聚集,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茶产区之一。
这个区域也有人文风俗的差异:吴侬软语、徽音赣语、闽南方言融合共生、相互交错,民俗风情彼此影响;江西婺源与安徽黄山一脉相承,青砖黛瓦上的马头墙相互眺望;景德镇青花与龙泉青瓷争奇斗艳,海上丝绸之路从这里带上器物芳华启航。
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各地都有独特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旅游产品。旅游业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了跨区域协作阶段。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共建国家生态旅游“朋友圈”,成为浙皖闽赣的共识和期望。四省边际原有的山隔水阻,如今成为四省区域旅游联系、交流、合作的纽带。
由牵手到深入
2019年4月,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暨加快推进工作座谈会在浙江义乌举办。会上,四省共同完善了《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以全域旅游理念,将协作区作为一个大景区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当年10月,首届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推进会在浙江衢州召开,明确建立了四省厅级协调机制、市级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协作区联席会议联络工作机制,确保能及时解决协作区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在此次推进会上,四省联合发布《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半价游”合作协议》,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景区对居民实行门票半价政策。同时,四省联合发布了《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旅游执法投诉联动机制》,在资源共享、市场共治、宣传共推、品牌共塑、经验共鉴等方面加速形成“互联互通、互信互融”的格局,整合旅游质监执法领域资源形成合力。
接下来,四省将以大合作撬动旅游大发展,共建机制、共拓市场、共推产品、共筑品牌、共抓管理,加快四省生态旅游协作区从“单一竞争力”到“系统竞争力”提升,为我国区域旅游合作探索可借鉴的典型经验。
既参与也倡导
当下旅游业的竞争是全方位竞争,靠单一景区、单一市县难成气候。回望近年来旅游发展历程,全省各级层面有不少区域合作的案例。
近年来,我省在常规中寻求突破,从省域层面统筹考虑红色发展道路,打造江西红色旅游超级IP。2017年,由江西倡议,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同发起成立中国红色旅游推广联盟。自成立以来,中国红色旅游推广联盟积极引导成员单位开展红色旅游交流合作、推广红色旅游品牌形象、推动红色旅游发展,为壮大我国红色旅游市场作出积极贡献。
除了省级层面的大联合,各地也在积极寻求区域联合,赣西旅游联盟便是其中一例。2013年,宜春、萍乡、新余三市成立赣西旅游联盟,在加强区域合作、抱团发展、联合营销以及推进旅游大项目建设等方面开展了诸多探索。特别是编制《赣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及出台《武功山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方案》以来,赣西区域抱团发展,把分散的区域旅游业整合成“联合舰队”,实现市场共享和资源共享,释放协同效应,一个旅游产业增长极正在加速形成。
景区也在自觉打破各自为战的格局,促进景区资源共享、客源共享,实现抱团发展,比如“清婺景”旅游线路。三清山的山岳风光、婺源的乡村风情和景德镇的陶瓷文化,三地各有特长、各具特色,具有很好的季节互补性。目前,“清婺景”联合闯市场收效明显,成为江西最有分量的旅游线路品牌之一。(龚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