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重点在管好人,要害在防住水。如何织密织牢一张防溺水“安全网”,守护好青少年的生命安全?江西以实际行动践行“生命至上”理念,让防溺水工作不仅“有声”更“有实”。
暑假已至,气温升高,青少年溺水等安全事件进入高发期。一个个溺亡悲剧的发生,频频刺痛着全社会的神经。
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预防学生溺水工作,今年以两办名义印发《2024年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方案》,明确主要任务和工作安排,提出要进一步筑牢学生防溺水安全防线,切实防范中小学生溺水事件发生。
生命无价。如何从前端入手,织密织牢一张防溺水“安全网”?社会各方如何共同守护好青少年的生命安全,成为防溺水工作的首答之题。
民警向小学生演示如何开展防溺水自救。
01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溺水报告》显示,全球每年有约37.2万人溺水死亡。在我国,每年约有5.7万人溺亡,其中未成年人占比高达95%以上。溺水因此也被称为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第一杀手”。
翻开地图,我省水域辽阔,有大小河流2400余条,重点水域7万余个,学校近水、居住地近水、活动区域近水的学生有59万余人,全域管理任务重、难度大。
总体上,溺水事故多发于乡村,事发水域多为野外开放性水域,溺水对象多为小学高年级学生和初中生,其中同学结伴出游时发生溺水事故风险概率较大,主要表现为无成年人监护陪同。从事发原因看,主动下水导致溺水事故发生占比达67.9%。
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面对生命之重,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全省上下闻令而动、听令而行,一套“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乡村为主、社会参与、各尽其责、联防联控”的联防机制,紧紧压实防溺水安全堤坝。从全省连续多年实现中小学生溺水事件起数和人数“双下降”来看,防溺水工作卓有成效,涌现一批“防溺水”典型经验。
南昌市高新、经开公安分局组织成立“洪城义警救援队”“水花义警”,大力加强救援力量建设。“智能遥控救生圈”、警用无人机空中巡防等越来越多“硬核科技”的加入,扎紧“防住水”的篱笆。
新余市大力实施推广“水花行动”,将游泳纳入中考体育选考项目,推动免费游泳技能培训,已有6.8万名小学四年级学生参加培训,想方设法从源头上遏制学生溺水事件发生。
上饶市横峰县公安局研发推广防溺水宣防微信小程序,铅山县承办全省公益防溺水安全知识普及活动启动仪式,广信区给全区家长寄送防溺水安全提示信,多种形式宣讲防溺水知识。
各方参与,预防先行,源头治理。各部门各单位牵起自己的责任线条,织起了一张牢固的生命安全网,有效托举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民警走村入户开展“防溺水”主题宣传。
02
花蕾需要呵护,生命重于泰山。连续多年实现中小学溺水事件起数和人数“双下降”,江西做对了什么?
多方参与“绷紧一根弦”。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各方共同参与,防溺水工作也是一样,离不开各部门的统筹协调。教育、公安、应急、卫健、水利、关工委等部门通力协作、责任共担,紧紧抓住“人”和“水”两大因素,通过强化立体宣传教育、加强水域管理巡查、配齐配足防护设施、加大游泳场馆建设等手段,带动全社会绷紧防溺水这根弦。
管防措施“拉实一张网”。放眼全省,防溺水设施建设点位进一步补齐加密,危险水域旁基本配齐防溺水应急救援设施,给群众可见、可触、可感的“安全感”。“水花行动”遍地开花,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在专业教练和公安警察的陪护下成为“水上飞鱼”。危险水域附近,有智能AI担任“水域哨兵”、警用无人机空中巡防以及“智能遥控救生圈”辅助应急救援,一系列“硬核科技”融入巡防日常,织起了一张生命安全网。
安全教育“同上一堂课”。在生命安全面前,安全之弦一刻也不能松。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省自上而下构筑起一张全时段、多维度的宣传网络。从校园课堂到街道社区再到田间地头,通过“一封信”“一堂课”“送电影下乡”“万师访万家”等活动和村村“广播台”、女警宣讲团等方式,以安全宣传“走心”推动安全意识“入心”,把危险化解在前端。
责任共担、科技赋能、教育入心,江西以实际行动践行“生命至上”理念,让防溺水工作不仅“有声”更“有实”。
防溺水知识宣讲。
03
冷静看,当前防溺水工作还存在家庭监护缺失、水域管理不足等问题。如何构筑一道牢不可破的“生命屏障”,关键仍要在“管好人”和“防住水”两端发力,尤需疏堵结合、标本兼治。
“婆婆嘴”要常念。儿童溺亡悲剧之所以“屡防屡现”,避险意识淡薄、防溺水教育缺位是首因。挡住少年孤“泳”者,安全教育是第一道防线。防溺水安全教育没有“速成班”,这张“婆婆嘴”需常叨常念,不仅暑期要讲,更要时时讲、处处讲。只有在孩子脑海中建立起危险认知,才能让他们自觉远离危险源头。
无论是开展公益直播课堂,学生、家长“同上一堂防溺水课”,还是及时发布安全提醒信息,多媒体平台宣传覆盖,宣传教育永远没有完成时。教育和管理作为工作链条的两端,构成了“人防”的左右手。唯有校家社联手、疏堵结合,安全教育人人讲,安全监管处处抓,把“人防”落在认识上、落在行动上,这张防护网才能越织越密。
“旱鸭子”要懂水。所谓“技多不压身”,防溺水不能光“离水”,还应“懂水”。关键时候,会不会游泳决定了落水者能不能有效开展自救。东部某地曾对10个县区城乡54所中小学6500余名学生做抽样调查,发现会游泳的学生仅占19%,农村地区“旱鸭子”学生更为普遍。
学生参加游泳技能培训。
防溺水教育不是粗暴的物理隔离,不能滑向“谈水色变”的极端,这就需强化自救能力建设,普及游泳技能培训。今年江西全面推广游泳教育普及行动“水花行动”,组织全省学生免费参与游泳技能培训,有效降低学生的溺亡率,在“防”的同时突出“治”。除此之外,前移防溺水关口,完善游泳基础设施,开辟教学场地,推进资源共享,也是防溺水教育必须划出的重点。
“危险区”要设防。防溺水重点在“管好人”,要害在“防住水”。对戏水孩子来说,多一层防护措施,就少一分潜在危险。铅山利用警航无人机开展重点水域日常巡逻,遂川应用远程预警系统进行视频巡查,分宜试点发放防溺水定位手表实时监测戏水学生,用“物防”扎牢最后一道防线。
防溺水工作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把责任绷紧、把预防做足,既要摸清辖区内涉水领域隐患“家底”,给山塘水库等溺水风险点配齐警示牌、救生圈、安全绳等救生设施,为重点水域“去风险”;也须加强新技术的应用推广,用视频监控、智能感应、无人机等手段开展全天候巡查值守,拧紧防溺水“安全阀”,切实减少溺亡悲剧的发生。
作者:李宝华 李梦玉 刘紫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