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历史悠久、文采烨然。自古以来,书院、山房、私塾、学馆等蒙童识字读书之处,数不胜数。著名的有盱江书院、从姑山房,一个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读书之处,一个是有着“东方莎士比亚”美誉的汤显祖修习之所,皆才子摇篮、文化港湾。而更多的,是村落间、楼院内寂寂无名的私塾,一二书案、三五学子,规模极小,也几无历史影响力。虽其中亦有学子脱颖而出,内为名臣,外成良将,可孕育这些名臣良将的它们,却千百年来不留一痕,难着一字。
淝川书塾除外。原因有二:一是其存世时间极为短暂,有一定代表性。淝川书塾(1330—1332年),满打满算只存世三年,应该是存世最短的书塾之一吧;二是有些名气,很多资料里都有记载。名气主要来自元代诗人包淮在这里读过书,并且“淝川书塾”之名还是他给取的。更重要的是,包淮有个名满天下的老师——文正公吴澄,文正公偏偏还为这家书塾写了一篇序文,被后世记录,焉能不传名于世?
书塾,就是私塾,旧时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私人教学处所,为古代青少年读书受教育的场所。以经费来源区分,一为富贵之家聘师在家教读子弟,称坐馆或家塾;二为地方(村)、宗族捐助钱财、学田,聘师设塾以教贫寒子弟,称村塾、族塾(宗塾);三为塾师私人设馆收费教授生徒的,称门馆、教馆、学馆、书屋或私塾。淝川书塾大概率是第一种情况。
私塾的学生多六岁启蒙。学生入学不必经过入学考试,一般只需征得先生同意,并在孔老夫子的牌位或圣像前恭立,向孔老夫子和先生各磕一个头或作一个揖后,即可取得入学资格。私塾规模一般不大,收学生多则二十余人,少则数人,对学生的入学年龄、学习内容及教学水平等,无统一的要求和规定。从中可以推测,包淮在淝川书塾读书时,年龄应该不大。
【二】
关于包淮,清同治版《南城县志卷八之一》有这样一段记载:“包淮,字仲邳,恢曾孙,与同邑吴琢、毕光祖皆尝师事吴澄者。琢,字玉成;光祖,字祟远。澄并为字说以勉其学。淮,年少才俊,博古通今,自名其读书之斋曰‘淝川书塾’,澄为序称其克绳祖武,可谓闻人志远云。”
从这段记载中可知,包淮为宋名臣包恢之曾孙。包恢(1182—1268年),字宏父,一字道夫,号宏斋,宋建昌南城人。刑部尚书。包恢生于书香门第,其父包扬、伯父包约、叔父包逊一起先求学于陆九渊,后又从朱熹游学。嘉定十三年(1220年)中进士。初任金溪、光泽主簿,建宁府学教授,监府翼军。后任礼部侍郎、中书舍人。咸淳二年(1266年)五月,升刑部尚书、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封南城县侯。咸淳四年(1268年),为资政殿学士。是年卒,赠少保、谥“文肃”。有《敝帚集》,已佚。
南城县上唐镇有个包坊村,为北宋名臣包拯长兄包播后裔村。包播,字希远,北宋时庐州合肥人,朝散大夫包令仪之长子。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任通判建昌军事,因为喜爱南城山水,于是在七仙阁下安家定居。后迁修仁里,再迁包坊,为南城包氏家族一世始祖。包恢为包播九世孙,作为包恢曾孙的包淮,则当是包播十二世孙了。
县志这段文字表明,包淮曾经师事吴澄,吴澄为其读书之斋“淝川书塾”作序,并称包淮克绳祖武,即能够继承祖先功业的意思。其祖先者,盖南城包氏之包播、包约、包扬、包逊、包恢者也。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淝川书塾虽存世很短,却完全见证了南城包氏丰厚的荣光。
李绂《陆子学谱》也有包淮的介绍:“包仲邳淮。包淮,字仲邳,江西南城人,师事吴文正公,尝名其读书之斋曰‘淝川书塾’。吴文正为之序云……”李绂(1675—1750年),字巨来,号穆堂,江西临川人,清代著名政治家、理学家、诗文家。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进士,由编修累官内阁学士,历任广西巡抚、直隶总督,雍正年间因参劾下狱。乾隆初起授户部侍郎。治理学宗陆王(陆九渊、王守仁),被梁启超誉为“陆王派之最后一人”。著有《穆堂类稿》《陆子学谱》《朱子晚年全论》《阳明学录》《八旗志书》。
【三】
吴澄(1249—1333年),字幼清,江西崇仁人(亦说乐安人),师事二程,学界称其为“草庐先生”。宋末中试乡贡,宋亡后隐居家乡,潜心著述。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被征召任国子监丞,至定元年(1321年)任翰林学士,泰定元年(1324年)为经筵讲官。死后,追封临川郡公,谥“文正”。敕修《英宗实录》,核定《老子》《庄子》《大玄经》《乐律》《八阵图》等,对《易》《春秋》《礼记》及郭璞的《葬书》均有纂言,有《吴文正公全集》传世。
吴澄《淝川书塾序》云:“淝川书塾,旴江包淮仲邳所以名其读书之塾也。包氏,自赠太子少师克堂公早游朱、陆二先生之门,而资政殿学士文肃公掇儒科,登政府,文学、政事为一世师表。淮,文肃之曾孙、少师之玄孙也。克承其祖武,亦可为闻人矣。乃远推所自,取龙图孝肃公所起之地名其塾,淮之所志远矣。昔周子家舂陵,而称汝南;朱子家建安,而称新安,皆不忘其初也。盖与太公封于齐而不忘周者同意。是意也,岂俗儒小生所能知哉!仲邳年少才俊,博古而通今,由文肃上遡孝肃,文学、政事之美固已不待他求,又充其所到,而朱而周,则包氏世世有人,将有光于其先。仲邳勉之哉!”
文字虽短,包含的信息量却非常多。一是“淝川书塾”为包淮读书之塾,包淮取其祖龙图孝肃公(包拯)所起之地为之命名,可见包淮志向之远大。可惜的是,此书塾具体位置文中没有详细介绍,现已不可考;二是介绍了包准的两位先祖,即资政殿学士文肃公(包恢)、赠太子少师克堂公(包恢父包扬,字显道,号克堂。因子包恢显贵,朝廷赠其太子少师)。需要说明的是,包括《包氏宗谱》等资料,认为包扬被赠太子太师;三是将包淮比之周子(周敦颐)、朱子(朱熹),皆不忘其初之人;四是称赞包淮年少才俊、博古而通今,由文肃(包恢)上遡孝肃(包拯),不论是文学还是政事,包淮定会为这些先祖争光。
【四】
南城元代有位诗人包淝川,此包淝川是否就是包淮呢?
答案应是肯定的。《钦定四库全书之元风雅目录(五)》中,列举了一长串元代知名风雅人士的名字,其中“包淝川”这一名字下面,清晰地备注了一个“淮”字。大概时人以“淝川书塾”或是其祖龙图孝肃公(包拯)所起之地为包淮命名吧。
包淝川流传于今的诗,网上能查到的有三首。
其一为七言绝句《七夕》:“欲理凌波踏造舟,不知满架胜蒙鸠。汉阴抱瓮苍颜老,不上今宵乞巧楼。”他在诗中描述了汉水南岸的美丽景色,并引用了《庄子·天地》中“丈人抱瓮而出灌”的典故,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欣赏,也体现了他“无为自然”的哲学思想。
其二为七言绝句《谩成》:“三春胡蝶谁云梦,六月苍蝇讵可憎。未怪康衢中有虎,每疑太极里无僧。”季节变化是包淝川诗中常见主题。这首诗中,包淝川通过描绘春季和夏季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感悟。
其实,笔者以为包淝川水平最高的诗,当是七言律诗《幽居》:“云作交游山作宾,道心为主自安贫。柴荆无钥见同物,竹帛有名终累人。绿水一潭澄静性,青山万叠裹间身。纷纷望拜马蹄下,不见胸中万斛尘。”一句“不见胸中万斛尘”,辽阔、苍茫而又空寂、怆然的气息扑面而来,令人心中一凛,与自然万物浑然一体了。不过,此诗与南宋诗人陈普的《答友人》几乎一模一样。有人认为,古人编书把一个人的诗错入另一人名下,很常见。从此诗的内容和风格来看,更应似宋诗。不仅这一首,就是前面两首,也有的地方认为作者另有其人。
总而言之,包淝川的诗内容丰富、主题多样,涉及山水田园、社会现实、历史人物等多个方面,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他丰富的创作内涵。其艺术手法独特,善于观察生活,注重细节描绘,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表达清晰,富有哲理。这些特点使得包淝川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在元代文学中具有一定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