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通过学习袁振龙老师《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课程,结合我县正在推进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关于推动社会治理创新有以下几点意见建议:
一、聚焦政治引领,夯实社会治理“全民参与”共建新体制
一是发挥党委组织“核心引领”作用。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市域社会治理全过程,以政治强引领,建立统筹协调、会商协办、部门联络及常委会专门听取研究部署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机制,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二是发挥社区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坚持党建引领社会治理,不断完善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社会治理共建体系,构建起“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小组”的三级管理体系,推动街道、社区党员全部下沉小区,联合居民小组长、楼栋长等成立“管理层”,形成“街道—社区—小区—楼栋”四层联动管理小区的治理格局。大力学习推广“小区值日生”、“党建+县城织锦人”等社区治理共建新模式。三是发挥社会组织“志愿引领”作用。积极发展平安志愿者服务组织,强化社会组织志愿引领作用,依托“平安志愿者协会”,广泛建立志愿者队伍,推动全县各地各单位积极开展志愿活动,积极引导蓝天救援队等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构建平安志愿行动参与引领社会治理的模式。
二、坚持“问题导向”,提升社会治理“多元化解”共治新效能
一是筑牢自治群众基础。以群防群治为主体,强化基层自治,绘就“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社会治理“同心圆”,破解乡村治理难题。持续推进“金牌调解队”、老年协会”等基层治理品牌,通过构建“群众自治圈”,让“村民想要的”和“村里想做的”有效融合,让全县基层盛开“和谐之花”。二是筑牢法治调解基础。聚焦多元化解,整合各方力量,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格局,全面筑牢法治调解基础。充分发挥分宜县婚姻家庭人民调解委员会、“宗阿姨调解帮帮团”、县公安局城东派出所“六个共建”、“三调联动”等矛盾调解机制新效能,构建多元化解治理格局。三是筑牢德治社会基础。强化德治滋养力量,使崇德向善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风向标”,以德治滋养法治,将文明创建与社会治理一体谋划、一体推进,扎实推进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志愿服务中心“三中心”融合平台,打造德治供需对接线上平台。加强德治教化,全面铺开“六帮一”助学团、分宜“静益团”“老兵讲堂”“四点半留守儿童幸福课堂”等基层群众工作法,大力倡导积孝、积善、积信,在全县上下积极营造争当“分宜好人”的浓厚氛围。
三、紧扣“关键服务”,构建社会治理“美好生活”共享新格局
一是抓实综治中心组团式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充分发挥县综治中心组团式管理服务作用,坚持将城管、教体、应急管理、卫健、市场监管、交通运输及群团等15个单位的工作人员实行集中入驻中心办公,实现同级“12345”市民服务热线或政务服务中心事项流转,建立民安民生事件“综治中心分派吹哨、相关部门依责销号”的社会治理工作格局,实现高效的组团式服务,让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变为服务群众“零距离”。二是抓优行政中心便民服务,提升群众获得感。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推动“一门式”改革,大力推行“掌上办”、“网上办”、“整楼办”,实现所有高频事项在“赣服通”办理,积极打造全省“一卡通”应用样板。进一步健全公共服务评价机制,推进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建设,提高窗口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三是抓细网格化中心日常服务,提升群众安全感。全面推行网格服务精细化,按照1个网格+1名辅警+2至10名平安志愿者+雪亮工程,落实“一网格一微信群”要求。整合基层巡防力量,科学调度全县741个网格员通过微信、电话、实地巡查等方式,实现全天候、无缝隙收集矛盾和治安巡逻,第一时间掌握各种不稳定因素。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