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洒别样风采,谛听细水微澜。体味文字美好,感悟生活本真。这里是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的“书香驿站”。本期"卧龙走笔”刊登龚整江的文章《大山深处的农垦之歌》。
白桦林音乐:朴树 - 我去2000年
(点击播放音乐 时长3分47秒)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1957年,为响应党中央“建设新中国、开发山区”的号召,大批干部群众从祖国各地来到了偏远的江西山区。在这里,建设者们英勇无畏、排除万难、乐观奋斗、忠于使命,谱写出一首昂然向上的农垦之歌。
1959年,父亲刚二十出头,遵照组织分配,从江西丰城铁路建设工地转入到省属大沅垦殖场营林队(黎川县境内),在大山里从事繁重的伐木、运木、植树造林等强体力活。父亲出生于临川县东馆乡的贫苦农民家庭,幼时的艰苦生活,造就了他坚强隐忍、吃苦耐劳、善良厚道的性格,在生产劳动中,他重活脏活抢着干,同事们都说他像《西游记》中的“沙和尚”,于是就有了个“沙和尚”的外号。母亲跟随父亲加入到山区建设大军中,开始了艰辛的农垦生活。大山里条件艰苦,母亲生下的头胎双胞胎不幸夭折,之后我们4姐弟相继来到人间。60年代末期,省属大沅垦殖场撤销,部分干部职工安排留在当地宏村、樟村、岩泉林场(划归黎川县林业局管辖)工作,部分干部职工安排到省属德胜关垦殖场工作。我父母被分配到德胜关垦殖场茅店分场工作,又开始了新的一段农垦岁月。与许许多多的农垦二代人一样,我的童年就是在德胜关垦殖场轰轰烈烈的建设年代中度过的。
茅店是江西德胜关垦殖场的分场之一,位处武夷山脉西麓,与福建省泰宁县毗邻,平均海拔1000多米,崇山峻岭,云雾缭绕,泉水流淌,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解放前多为原始森林,相传解放前林中有老虎出没,是德胜关垦殖场的主要林垦区。父亲在大山中从事砍木头、背木头、运木头以及营林造林等工作,没有现代化的工具,全凭人力,磕磕碰碰是常事,伤筋动骨不少见,完全没有《熊出没》中“光头强”那样轻松和惬意。母亲在木制品厂当工人,生产三角尺、圆规、高压拉杆、军棋、象棋、汽枪托等木制品。母亲工作之余还要带4个小孩子,管我们的吃、穿、用、学,十分辛苦。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德胜关垦殖场人很多,有来自上海、浙江、江苏、湖南、广东、广西、陕西、四川、贵州等全国大部分省及江西各地区的工人,人称德胜关为“小上海”。在“小上海”,各种口音、阳腔怪调都有,经常“官枪(腔)走火”“天上落雨,地上块块习(湿)”“恰(吃)饭”,不标准的普通话,十分滑稽。分场工人当时有几百人,加上家属有上千人,设有职工子弟学校、医院、保育院、电影院、食堂、养猪场、粮站等配套机构,生产生活一片繁忙景象。尽管当时物质生活条件艰苦,但家家户户都是一样的,每家人都有多个孩子,年龄差不多,大山的孩子特别野,河里游泳摸鱼、山上砍柴摘果、菜地挖薯偷瓜、工厂躲躲藏藏,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到处都有游乐场。那时我们玩过“抽陀螺” “打纸包”“打烟壳纸”“滚铁环”“扔石打砖”等游戏,比起现在的孩子,我们的童年更快乐,身体更结实,吃饭更香。到周末,父亲带我们上山砍柴,来回要走20里的山路,背几十斤木棍回家,出血流泪是常事。
父亲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并教育我们,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农垦人的不畏艰险、大公无私、乐观向上的高尚情操和顽强品格。执行营林造林任务时,父亲总是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披荆斩棘,驱赶虫蛇,为工友当开路先锋,清除障碍。工人加工资,由于指标有限,父亲将自己加工资指标,主动让出。父亲从不找单位提个人要求,从不看病吃药,从不在厂里报销票据,一心为公,毫不利己。就是企业困难时期,连续几年没发工资,他也从不怨天尤人,相信党和政府,一定会渡过难关。
童年的经历、父辈的教导,培养锻炼了我们吃苦耐劳、意志顽强的品格,大山的孩子都还争气,个个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和人生。
如今,德胜关垦殖场改名为“德胜企业集团”,昔日的“小上海”已建起了水库,生态旅游风生水起。父辈在此奋斗的足迹、儿时欢乐的笑声,将永远留在青山绿水中……(作者系黎川县人大常委会预算审查工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