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江西是个好地方——爱在新余】古香古色~分宜这些古村落你知道哪些?

©原创 2021-08-23 16:04 分宜县融媒体中心  阅读:4592 

古村落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它不仅见证了源远流长的历史,还寄托了无数人的乡愁。在分宜,也有很多古村落是值得我们一去的。

1、操场塘西

塘西古村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村落。据史记载:清嘉庆十年(1805年)习家驹、习家騋兄弟同时考中进士。习家驹担任河南新蔡知县,习家騋历任湖南衡阳、祁阳知县。之后两兄弟在老家分宜塘西村各建了一栋民居,称为进士民居。民居规模较大,有晒场、门楼、庭院、正房,房内正厅两侧各有两间厢房。

历经数百年岁月的风剥雨蚀,如今,民居里的门楼、院墙、柱基、青石门槛、门墩等砖石建筑原貌依然留存,尽管大部分雕刻了人物花饰的门匾、门楣、厢房槅扇窗有些残破,但其历史之韵和拙朴之气仍然给小编留下了无限遐思……

漫步于村庄附近的青石板小路、石井、石拱桥等地,带来探寻古村文化的欲望……

2、钤山防里村

秋意渐浓,正是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今天的“探索分宜古村文化系列”将带大家前往分宜县钤山镇防里村,去感受一下“千年古樟进士村”的浓厚历史文化气息。

始建于东晋永和元年(公元345元)的防里村,位于分宜县最南端,与安福县接壤,村里原有孙、欧阳、杨三个姓氏,后来孙氏家族因一场火灾迁走,如今只留下欧阳和杨两姓氏,共有900多名村民,百分之八十都姓欧阳。在历史长河中,防里村书香四溢,人才辈出,先后出了19名进士,其中孙氏家族出过5位进士,欧阳家族出过12位进士,杨氏家族出过2位进士,除了进士之外,还有12名举人、6名拔贡,诸贡百余人,人才之多,文风之盛,在江南实属罕见。

防里村不仅出过兄弟同榜进士,叔侄进士,还出过两对祖孙进士。清朝道光皇帝曾御笔赐字“祖孙父子兄弟科甲”,此牌匾至今还保存在一位杨姓村民家中,这或许是对千百年来防里村历代莘莘学子崇文尚学、好读成风、竞技科场的最好印证吧。

矗立于防里村欧阳氏祠门前的这一块块青石碑(又叫功名碑),其顶部都有一个通透的菱形小孔,据说在封建科举制度,凡是通过正途考取进士的,立的青石碑都有一个透光的菱形孔,假如没有这个孔,他可能就是出钱买的官员。如今,这些青石功名碑犹如一页页史书,镌刻着防里学子考取功名的历史,同时也承载着千百年来防里村“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人文思想,激励着一代代防里人求学上进。

防里村山环水绕,绿树成荫,村前有一大片古樟树林,成为防里村蔚为壮观的奇景。按照防里村的古老习俗,村里每中一位进士或举人就在村口种一棵樟树,历经千年,便成就了这个人才辈出的小山村的古樟树林。这片古樟林平均树龄有三、四百年,树龄最小的也有一百多年历史,其中这棵最古老的古樟现今有1048岁了,它依然生机勃勃、郁郁葱葱。立于古樟之下,凝视着龙盘虎踞的树根,仰望爬满了藤蔓、青苔的粗壮树干和枝繁叶茂的硕大树冠,仿佛面对一位饱经风雨、历经沧桑的千岁老人,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踏着千年青石板,穿过明清古桥,抚摸着千年古樟,感受着厚重的人文历史,防里,这座千年古村依然静静地守候着分宜的南大门,演绎着古村不老的传奇……

3、枫溪古民居

一片山水孕育一种文化,一方水土滋养一批生灵。每一幢古老的民居都写着一段辉煌的历史,装满一屋动人的故事。今天的探寻分宜古村文化系列,小布带大家去钤山镇石枫村枫溪古民居走走。

枫溪古民居位于分宜县钤山镇松山片石枫村新屋里自然村,一走进石枫村,清新的乡野气息扑鼻而来,让久居钢筋水泥楼房中走出的小编流连忘返。

走近古民居,简朴苍劲的建筑、斑驳磨损的房舍、古典简约的窗棂都见证了古民居的沧桑岁月。古民居内布局错落有致、古朴雅洁。

推开一扇吱呀作响的木门,虽然有些地方已经破旧不堪,损毁严重,但呈现在眼前的花、鸟、虫、草等精美雕花门窗、青瓦屋顶,仍然栩栩如生,伴着通透的天井,依旧在演绎着专属于这座村庄的历史。

枫溪古民居如一坛密封的老酒,在时间里酝酿。徜徉于其古屋和小巷,仿佛回到了历史的长河,令人回味无穷、久久不肯离去……

4、邓家围屋

伴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分宜县一些古老的民居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和记忆,被人们所遗忘,很多古民居已经坍塌、荒弃。去邓家老屋看看,还能感受老屋曾有过的辉煌。

眼前这幢浸透风雨沧桑、墙体斑驳的砖木结构大宅,就是湖泽镇尚睦村邓家老屋。今天,之所以再次提及老屋,是因为想要重温一段在很多地方已渐行渐远的历史,继而拾起一份在繁华、浮躁中缺乏已久的宁静与沉着。

站在尚睦村杂乱的村庄中看邓家老屋,老屋的青砖碧瓦与周围的房屋并无二致,但在那斑驳陈旧的色调中,仍可窥见其不同寻常的气派和各种精美雕饰的华丽。

邓家老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嘉庆年间,有个叫邓勋的商人从广东梅县迁到江西,并在袁河两岸做食用油生意发家致富,尔后定居在尚睦村,建成这幢客家风格的老屋。老屋占地约十五六亩,四周以砖墙围绕,从外面看,很像一个环形防御堡垒。老屋共有99间房,设有大堂、卧室、洗澡间、厢房等,房屋之间以走廊相连,起承转折,四通八达,合中有分,分中有合,多以两层建筑为主,足以显示出老屋主人当年的富裕与阔绰。

走进老屋,就像走进凝重的历史画卷,老屋的厅堂或侧房地下都设计了纵横交错的暗沟水渠,不需担忧积水成塘,可见主人的别具匠心。推开老屋前厅两扇厚重的木门,跨过门坎,厅堂、卧室的木窗木门一律镂格,雕有莲花、向日葵等各种精制的花卉图案;楼阁飞檐、雕龙走凤、栩栩如生,折射出老屋主人当年追求财运亨通的心理。

历经岁月的风吹雨打,老屋已显得陈旧,如今在老屋只住着十二三户人家几十口人都是邓家的子孙,而房柱屋梁上挂满了薯藤、豆杆什么的,厅堂前天井的阔大空地上也晒满了衣服辣椒稻谷堆放着杂物,已经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

这种陈旧与颓废、冷清与落寞,让人感到又像是走进了一座从未有人光顾过的古籍书库,一间间古室,外枯而中膏,有着相当深厚的沉积。我想,邓家老屋除了成为一方地域文化的缩影,她那苍老孤单的容颜在这样一个幽静的角落,依旧在悠悠叙说着远古的岁月……

来源 | 分宜县融媒体中心

84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