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嘉兴8月20日电(周孙榆)“这个药你先吃几天,如果还是不舒服,你再来找我。”19日傍晚五点,送走了当天最后一位患者后,许金良,第一次从自己的诊位上站起来。
“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许金良对记者说道,“本来今天下午我是休息的,但昨天去参加一场表彰没能接诊,所以今天要补回来。”
许金良工作室 周孙榆 摄今年61岁的许金良,是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崇福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虎啸分中心的乡村医生,刚刚获得浙江省“医师终身成就奖”,是众多获奖者中唯一的一名乡村医生。
1980年,高中毕业的许金良成为当地乡村医生的接班人。接任时,他答应村支书,“学成归来,一定不忘本,服务好村民。”
带着这句承诺,许金良开始了在卫生院的学习。白天,跟随医生看门诊、进病房;晚上,利用空闲时间,做“剪报”,把各种医学资料剪下来,一张张粘在笔记本上,做成一本“许氏医学百科全书”。
“农村的医疗条件有限,我作为一名乡村医生,必须什么都懂一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去服务。”许金良说道,一年半后,学成归来,他在乡村开始了自己的服务生涯,一干就是41年。
父子二人共同看诊 周孙榆 摄在儿子许道行印象中,父亲陪病人的时间要远多于陪家人,是一个倔强的人。
“以前因为近视和道路不便,我爸出诊时摔跤是经常的事。”许道行说,“有时候干干净净的出诊,浑身泥巴的回家,有一回掉进河里,还有一回摔伤鼻子缝了好几针。”
许道行说,即便如此也没能阻止父亲行医的步伐。他告诉记者,父亲退休之前,一年工作365天不休息,很少能和家人一起按时吃口晚饭。
在村民们眼中,许金良不但医术精湛,更像是一个能“慧眼识病”的老友。
此前,村中一位七十多岁老伯得了一种“怪病”,双脚抖动不听使唤,在许多大医院都没有查出结果。许金良在详细询问后发现,老人每天在镇上卖老鼠药,拿纸包老鼠药时,习惯用手指在舌头上蘸点唾沫。许金良判断病人是老鼠药慢性中毒,通过对症用药病人很快康复。
村民胡大伯找许金良看病已有多年,当天候诊等了三个多小时,他对记者说,“许大夫医术高明,我们村里老人多,他最擅长的就是看各种‘老年病’,找他看病就像找老朋友聊天一样,我愿意等那么久。”
许金良看诊时总是和病人们亲切地拉着家常,时不时向在场的人科普医学知识,嘘寒问暖间,治病方法已然道出。而为了能使病人们少花钱,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许金良尽量用价格便宜的药。要用贵一点的药,总是先征求病人的意见。
受父亲的影响,2008年,儿子许道行从医学院毕业,放弃了市里医院的工作回到乡村,继承了父亲的衣钵。
起初,父子面对面行医,找父亲就诊的队伍总比儿子的要长。在父亲的指导下,许道行一边学习医术,一边琢磨医德,慢慢地,找许道行看诊的病人越来越多。如今,父子二人时常交流心得,儿子吃不准的邀请父亲一起研究,父亲忙不过来找儿子搭把手。
“我现在明白了父亲的那种‘倔强’,乡村需要乡村医生,能治好他们的病,我心里有成就感。”许道行说。
如今,许金良已过了退休年龄,但依旧每天坚持在一线。上级单位为了让他休息,规定每天接诊80个,可许金良往往接到100多个。为此,他自创了一套“三小时工作法”:早1小时上班、晚1小时吃饭、晚1小时下班。“这样就能每天多为村民服务3小时了。”许金良说。
“我是村里培养出来的乡村医生,目的就是为村民服务,离开了他们,我什么也不是。”许金良说。(完)
【编辑:丁宝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