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训规范后,学校教育要挑好大梁
7月14日上午,有媒体称,从陕西省榆林市教育局获悉,目前该市各县区正在全面关停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消息引发各方关注。下午,“反转”来了,潇湘晨报报道,面对记者采访时,榆林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回应称“消息不实”,只是有意向在暑期期间暂时关停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对这个行业进行集中整治,规范课程及办学安全条件,并没有说要全面关停。
无论是否全面关停,校外培训机构一直为社会各界诟病。当前部分校外机构贩卖焦虑,加重了孩子和家长的学业和经济负担。家长们无奈为此大把大把花钱,其实他们中的大部分可能并不清楚孩子上培训班到底有没有用,为了心安也好,为了逃避教育责任也好,归根到底是被焦虑裹挟着。
孩子放暑假,不好好放松一下,就该从一个“笼子”走进另一个“笼子”里吗?这不由得让人思考,学习的意义到底在哪里,是为了分数还是别的什么?其实从长远来看,寄希望于校外培训,恐怕分数未必就能上去。一些真正的学霸在接受采访时纷纷表示,很少去补习。可见,真正学习好的,可能通过校内的合理学习就能看透门道。
随着国家校外培训监管司的成立,全国各地持续推进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活动。但是,显而易见,背后有雄厚资本助推的培训机构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注定这是一场长期的博弈。如果说榆林市的探索是一种投石问路,那么,接下来还得思考如何从容施策,全面提升校内教学质量,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如今,包括杭州在内的各地暑期托管服务正在如火如荼开展,这也是击退校外培训机构的一个好办法。看似学生在校时间延长了,实际上却给各方面减了负,当然,学校无疑要肩负更多责任。学生把更多的时间留在学校,意味着给了家长更多时间做其他事情,有助于减轻家长负担。更多的学生离开校外培训机构,回到同一起跑线上,也有助于教育公平,在此前提下能冒出来的才是真正的尖子。
本报评论员项向荣 【编辑:孙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