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一锤一钎一双手,他们在峭壁凿出“人工天河”

2021-06-20 08:36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阅读:1268 

20世纪70年代,有一部轰动全国的纪录片,它就是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纪实电影《红旗渠》。1974年,中国重返联合国三年后首次派高级别代表团出席联合国大会,中国代表团团长邓小平在联合国播放了10部展示新中国建设成就的电影纪录片,其中第一部就是《红旗渠》。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向外国友人推介红旗渠: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查看视频请点击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_uZPvAK5kefKRNmXGAjrw

“吃水贵如油,十年九不收” 

1971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发行上映了一部纪实电影《红旗渠》。影片跟拍10年,共留下一万多尺胶片。当曾经的片尾曲《定叫山河换新装》响起时,已过古稀之年的张买江一下就回到了半个世纪前那个火热的“战场”。

△当年纪录片《红旗渠》创作者和红旗渠建设者(中)合影 来源: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八百里太行逶迤连绵,隔开了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东麓的河南省林州市,是地处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的一块山地,1994年撤县立市之前称为林县,自古以来水少、地薄。△《红旗渠》中,描述林县自然环境为“土薄石厚,水源奇缺”电影《红旗渠》里的这段解说,对许多看过电影的观众来说,并不陌生。但对张买江来说,则是痛苦的回忆。张买江1949年出生,小他三岁的弟弟名叫“锁江”。和他俩一样,那时林县大部分孩子的名字里都有“水”。“十年里有九年都是旱的,守着池塘都没有水。”

△红旗渠特等劳动模范张买江曾是红旗渠最小的建设者之一  来源:受访者供图千百年来,缺水在中国山村并不少见,打井不成就祈求上苍的雨水。但上个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的农民却干了件惊天动地的事。

电影《红旗渠》解说:“他们要把漳河拦腰斩断,逼水上山,然后再劈开石子山、老虎嘴等五十多座山,凿通四十二个山洞,架起几十座桥梁,修建一条宽八米、高四米三、长一百四十华里,饮水量为二十五立方米/秒的总干渠,把漳河水引到林县的分水岭。”

“引漳入林”方案是怎样做出的2021年6月初,正值芒种,林州市开始进入一年里最热的时节。年过九旬的任羊成常常端详挂在屋里的老照片,一看就是半天,桌上老伴给他倒的水,他总不记得喝。忍着口渴的习惯早已根植在他的记忆里。同样被深深记住的,还有很多名字,比如和他年纪差不多大的杨贵。

任羊成:杨贵是书记,我们一直在一起。他是带着群众实干啊。

1953年秋,26岁的杨贵被任命为河南省林县县委书记。刚到这里,他就听说水比命贵,这是他后来力主修渠的原因之一。

杨贵:我在前线打仗就很困难了,在那个地方吃饭比前线打仗还困难,所以我看了以后,有的时候就掉泪了。

林县其实不是没有河。源于山西的漳河从这里流过,但对曾经的林县来说,漳河水,那是“近水解不了近渴”。

红旗渠纪念馆青年讲解员申彦慧:我们现在看这个水位是不是很低?根本就引不到我们林州。当时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就是顺着这条漳河一路往山西方向走,就为了找到能引水的高度。

△由于漳河水位较低,百姓看得到河却用不上水   总台央广记者杜希萌摄

那是1959年春天,林县再次遭遇大旱,为了彻底解决吃水问题,林县县委派出了三个调查组,顺着境内流过的漳河、淇河和淅河逆流而上寻找水源。最终,他们将目标锁定在山西省平顺县境内的浊漳河。

“人工天河”这样建成1960年2月6日,杨贵接到了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处办公室传来的喜讯:山西省同意林县兴建引漳入林工程。五天后正是那年的元宵节,年还没过完,数万民工就扛起铁锹和石镐,怀着“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壮志奔赴太行山深处。任羊成是其中一员。

任羊成:要修渠,修引漳入林,干!只要有共产党,什么都能干出来!

△年轻的任羊成在红旗渠建设现场  受访者任羊成供图

现在,红旗渠景区青年洞天河亭,凌空除险实景演出成为游客们最期待的项目:一个年轻人腰系绳索、手拿钢钎,高悬在近百米高的空中。他双脚用力蹬崖壁,向外荡开了十多米,又瞄准目标直飞崖壁。伴随着一个个悠来荡去的身影,似乎还能听到半个多世纪前的打钎、凿石声。

这是任羊成最熟悉的声音。风华正茂时,他是红旗渠的除险队长,人们叫他“飞虎神鹰”。“我受了五回重伤啊,五十多年了,可没有想到能活到现在。”

△当年的除险队员就这样在半空中进行除险作业  受访者任羊成供图除险,顾名思义,就是除去可能存在的施工风险。在引漳入林工程启动仅四个月后,一块因炸山松动的山石从鸻鹉崖工地上滚落,造成多名渠工死伤。为了保障民工的安全,任羊成等12人成了除险队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当时他想的是,为了千百万子孙后代,就算这悬崖是虎口,他们也要“虎口拔牙”。“1958年我就是党员了,党员就是要往前冲。只要有决心,什么都不怕。”

父亲牺牲 儿子上阵

“大渠不成不还乡”

张买江是被母亲狠心送上这条既难也险的修渠路的。在那之前,父亲张运仁刚刚牺牲在红旗渠上。“我母亲哭,我也哭。母亲说,你不把水带回来,就别回家过年。”张买江就这样成了红旗渠最小的建设者之一。“大渠不成不还乡”,这样的决绝,对一个十三岁的少年来说,当时也许还难以完全理解。但张买江心里清楚,修不好这条渠,他们永远都要过艰难求生的苦日子。没有石灰自己烧,没有炸药自己碾,只要有一锤一钎一双手,他们就能把这条水渠修下去。

张买江:红旗渠上种下了十六个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1965年4月5日,红旗渠总干渠通水。

任羊成和张买江一起站在了总干渠分水岭上,在他们身边,是这些年一起战太行、修水渠的战友。

对久旱的家乡而言,红旗渠是一条希望渠;对张买江来说,这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幸福是怎样得来的,没有十年的心血和汗水,换不来今天的红旗渠精神。”

△今日红旗渠生机盎然   红旗渠景区供图

从第一声开山炮响到全部工程完工,这条劈开太行山的“人工天河”汇聚了人们十年的青春和无尽的勇气。56年沧海桑田,铁锤钢钎的交响逐渐远去,但渠内河水依旧永远书写着属于这里的自力更生、迎难而上。

张买江仍然常常走上红旗渠。芒种之时,仲夏已至,渠水流淌进田埂,麦浪在田中翻滚。在这里,无论经年,他仍是那个十三岁只身进太行的少年,而他的家乡已经变成米粮川。

83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