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多元产业齐发力 村民腰包鼓起来

2021-06-09 07:16 江西日报    阅读:2800 

五月的赣南大地,万物生长。行走在大余县池江镇兰溪村,一幢幢新颖别致的小洋楼错落有致,令人赏心悦目。整个村庄略显安静,村民们正在自家田地或产业基地忙碌。

过去的兰溪村是省级贫困村,偏远闭塞,没有产业,村里青壮年都选择外出务工。近年来,针对兰溪村的实际情况,该村帮扶单位和驻村工作队争取各类项目资金2000多万元,大力发展果业、蔬菜、肉牛等种养产业和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村民家庭收入来源实现了多元化。兰溪村还新建了卫生室、文化室、文化广场等,通组路硬化率达100%。

5月31日,在兰溪村党支部书记黄难生的带领下,记者行走在兰溪村,不时有甘蔗、脐橙、花生等产业基地映入眼帘,处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景象。途经村民黄瑞扬的脐橙园,只见一条宽阔的道路直抵果园,数十名村民正在果园忙碌。“驻村工作队为我争取产业扶贫资金和免息贷款,解决了修路和果园发展资金短缺难题,还邀请专家现场指导,果园才能发展得这么好。”黄瑞扬激动地说。如今他的果园种植面积达400余亩,进入了丰产期,年挂果50多万公斤,带动20多名村民就业增收。

随后,记者来到村里的野劲牛电子厂,脱贫户郭小英正在车间装配数显压力表。“现在在家门口上班,一个月能赚到近2000元,家里还种了甘蔗、花生等,这几年日子越过越好。”跟记者没说上两句,郭小英又忙碌起来,打算尽快忙完手头的活,早点回家给孩子做午饭。

野劲牛电子厂是村民黄炳华回村创办的,厂房面积达600多平方米,成为附近村民增收的“加油站”。

记者了解到,村里有很多脱贫户用勤劳的双手开拓出致富路。“刨除各项开支,养鸭、养鹅一年能赚2万元。再加上养蜂专业合作社、村里的光伏发电项目分红,一年下来能有近3万元收入。”村民黄冬发告诉记者,2017年他养了500只鸭子,没想到因病导致“全军覆没”,后面又采购了几批鸭苗、鹅苗,还是以失败告终。得知情况后,大余县农业农村局养殖技术员上门指导,黄冬发的养殖产业逐步走上了正轨。

记者跟随黄难生来到一座静谧的农家小院,门匾上“陈毅同志旧居”六个大字遒劲有力。黄难生告诉记者,这个小院是当年陈毅受伤住过的地方。兰溪村是当年陈毅率领红军游击队下山整编北上抗日的聚集地,还是当年红军离开赣南进行战略大转移的重要地段,村内的多处革命旧址显现出村子的红色历史。

近几年,在各级党委、政府推动下,兰溪村的红色历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为了纪念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村里精心维护陈毅同志旧居等革命旧址的同时,还修建了旅游公路和多个红色小广场。让大家在缅怀革命前辈的同时铭记历史,警示后人,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池江镇党委委员刘洋告诉记者,村里依托红色文化,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正在修缮的红军长征故道已经列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库。这些红色精神财富正吸引越来越多游客前来观光。

离陈毅同志旧居不远处,脱贫户陈启民家的小洋楼正在装修。“等房子装修好了,我打算一楼自家人住,楼上2层共6个房间用来接待客人。”陈启民笑眯眯地说。据介绍,周边许多村民不仅住进了小洋楼,还依托村里的红色资源办起了民宿,开起了农家乐,吃上“旅游饭”。

“如今我们村变美了,生活越来越舒心了。村里各种产业发展势头很好,大伙只要勤劳就一定能致富。我们有信心,好日子还在后头。”说起现在的生活,陈启民激动不已。(吴寿生 记者 邹晓华)

47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