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6 江西日报 T06版)
靖安县罗湾乡哨前村第一书记宋海涛(右)在村集体桃园基地劳动。 通讯员 周 围摄
分宜县洞村乡南村第一书记喻宇飞义务为村民理发。 通讯员 赵春亮摄
铅山县稼轩乡岩前村第一书记陈卫东(左一)进村入户走访。 通讯员 尤高升摄
广昌县长桥乡上凡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张桂霖和烟叶种植户交谈,了解最新的市场行情。本报记者 徐 铮摄
寻乌县晨光镇高布村第一书记吉志雄与村里大学生交流。本报记者 陈化先摄
赣州市赣县区南塘镇澄籍村第一书记欧阳红卫(左一)帮助村民干农活。 通讯员 刘 玮摄
本报记者 陈化先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为实现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最朴素愿望,神州大地打响了一场最伟大的战役。八年来,这场战役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减贫奇迹。
在这个消除绝对贫困的战场上,江西选派1.2万名第一书记、3.9万名驻村工作队员、6336个定点帮扶单位、30.2万名结对帮扶干部奋战在扶贫一线。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战役中,扶贫干部舍小家为大家;艰苦奋斗、务实笃行;敢于奉献、忘我牺牲,解决贫困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他们用自己的担当、热血乃至生命,铸就了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
舍小家为大家
从赣南山区到罗霄山脉再到鄱阳湖滨,广大扶贫干部、驻村队员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他们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
2020年1月底,三次选择留任的全国供销总社派驻寻乌县晨光镇高布村第一书记吉志雄,得知村民防疫物资极度缺乏,彻夜难眠。2月2日,他不顾个人安危,带着个人购买和单位捐助的防疫物资,从北京千里迢迢赶来支援,他说:“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在村民眼中,他是老百姓的亲人。
2018年8月,中共中央党校派驻安远县三百山镇咀下村第一书记杨卿一,全身心投入扶贫工作,当年时隔150天回京探亲。他的母亲和爱人都流着泪说:“黑了,瘦了,但是看起来更有精神了。”2019年,杨卿一全年只返京探亲三次。
他们一心扑在脱贫攻坚一线,用真情扎根基层,用脚步丈量民情,以驻地为家,视村民为亲人,和村民融为一体。
岳母因车祸去世,岳父又患上重病,妻子既要照顾老人,还要看护双胞胎孩子,鄱阳县高家岭镇站前村第一书记管建军为了不耽搁驻村扶贫,把一个孩子带到身边,送入村里的小学。他白天带领村民奔跑在脱贫致富路上,晚上写完材料还要照顾小孩。
驻村七年来,遂川县戴家埔清秀村第一书记方敏军,经历了父亲罹患绝症而去世、妻子高龄生育二胎、儿子小升初等关键期。2019年,村民联名写信挽留驻村任期已满的方敏军,他深受感动,决定留任并誓言: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他没有辜负村民的期待,如今,村里发展了710亩脐橙、200亩小龙虾,建成了村里的桶装山泉水厂,贫困户已全部脱贫。
精准帮扶务实笃行
脱贫攻坚战场上,不仅要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还要有精准帮扶、务实笃行的头脑。“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实干是脱贫致富的关键,摆脱贫困还需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2016年初,在“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腿泥”“走田埂、爬陡坡”的岩前村,铅山县稼轩乡岩前村第一书记陈卫东沉着应战,她与村民一起修公路、改危房、修水渠、建新村。如今,曾经的山旮旯已成为省5A级乡村旅游点。看着自己和村民一手栽种并已量产的茶树,她动情地说:“第一书记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要尽我所能做好扶贫工作,贫困村不脱贫我就不离开。”
2018年10月,崇仁县许坊乡谙源村第一书记周重军面对“空壳”的贫困村,沉下身,与群众心贴心;扎下根,谋划乡村产业发展。他先后创建了180亩崇仁麻鸡生态养殖标准化示范区、10多亩白莲,50亩大棚蔬菜。如今,他又变身崇仁麻鸡代言人,成为直播带货的“网红书记”。
林多地少的莲花县神泉乡神泉村,人均耕地面积仅有0.5亩,林地总面积达1.7万亩。神泉村第一书记张春才通过流转荒地荒山150亩,种植蜜梨、蜜柚,建成村级果业基地,2019年销售收入达4万余元;同时,神泉村还成立莲花县神泉开元种养专业合作社,带动2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养殖麻鸡,户均年增收近万元。神泉村集体经济从2016年之前的零收入增加到2019年的20多万元。
如今,一批曾经的贫困村成为远近闻名的产业村,一个个曾经的贫困户已成为脱贫奔小康的致富能手。
舍生忘死甘于奉献
脱贫攻坚战场上,没有战火硝烟,却同样艰苦卓绝;没有枪林弹雨,却同样流血牺牲。
万学贤、肖新泉、曹建彭、孙港样、李俊敏等扶贫干部先后倒在脱贫攻坚一线,他们以生命赴使命,以忘我的情怀追逐人民的梦想,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的初心和使命。
扎根基层38年的贵溪市河潭镇花屋村党支部书记孙港样,在2017年全村实现整体脱贫后,没有停止脚步,而是大胆探索“支部+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贫困户”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开办粮食烘干厂……
主动请战的万学贤,担任余干县九龙镇瓜畲村第一书记后,谋划菌菇种植合作社,办起扶贫车间,帮助贫困学生筹集学费和生活费……
“这么好的干部,不嫌我家穷,第一次进门就帮我打扫院子。”回忆起曹建彭第一次来到家里时,脱贫户程乐先眼里满是感激。
2015年,省侨联挂点帮扶余干县洪家嘴乡双港村。出生在农村的省侨联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曹建彭心系农村,主动要求担任扶贫工作队队长,一头扎进基础差、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双港村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
肖新泉战斗过的会昌县小密乡罗田村早已退出贫困村,他的扶贫对象赖四月既养蜂,又种脐橙。赖四月从过去一贫如洗的贫困户,变成了创业致富带头人。
由万学贤发起的余干县九龙镇瓜畲村的菌菇种植合作社,去年为8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分红1500元至2000元。
在贵溪市河潭镇花屋村,孙港样当初筹建的粮食烘干厂已经投入运营,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开门红”。
在进贤县七里乡兰溪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早已脱贫。原第一书记李俊敏亲手栽下的76亩山茶树,已经花开漫山遍野、硕果累累。
无数英雄以奉献与牺牲,挥洒出生命的风采。他们的精神化为脱贫攻坚路上一盏盏明灯,照亮了贫困群众的梦想,照亮了这个时代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