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剧场,大家都在看演出,忽然一个观众站起来了,其他观众为了能看到演出,也不得不站起来。结果大家都从坐着看戏变成站着看戏,这不是闲的吗?”
这是最近热播电视剧《小舍得》里的一段台词,用来形容教育内卷。这段话在网上激起很多共鸣,确实也比较形象地描述了孩子们被逼疯狂上培训班的现实。因为比较生动甚至略带夸张地呈现出当前的教育焦虑现象,这部剧频频冲上热搜,引发热烈的讨论。
来自《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在百姓面临的家庭困难选项中,“子女教育”排在第三位,占比36.19%,达到了过去5年来的最高点。
这种普遍存在的教育焦虑是如何造成的?说到底,就是大部分家长担心孩子上不了好学校,将来没有好出路。当家长把孩子的未来都押注在少数所谓“好学校”上时,这种焦虑就难以化解,当然也就没法说服疲于奔命的家长变得“佛系”一点。
因此,我们当下缺的不是共识,而是解决问题的决心和行动。
一是需要更多投入。尽可能扩充教育资源,尤其是缩小区域间、学校间的教育资源差异。近年来我们对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已稳定保持在4%以上,达到了世界均值,但和很多国家比还有差距,还有进一步“大投入”的空间。
二是要尽可能发展好职业教育。在对比中国和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模式时,很多人会提到职业教育的不同地位。如果一个国家有健康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学生读职业学校后也能找到体面的工作,那就能分流不少考大学的竞争,自然也就能化解不少现实焦虑。
《小舍得》原著作者有一段话令人深思:“为什么今天的教育资源比过去好,比过去多,但今天的人比过去还着急……可能所有的人都应该放下,慢一点,我觉得是最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