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真小孩关注老小孩:6个00后写的养老提案上了全国两会

2021-03-26 10:40 中国青年报   黄钰涵  阅读:4804 

  真秀
  6个00后写的养老提案上了全国两会

  3月5日,北京一零一中学收到了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组委会发来的通知,该校模拟政协的优秀提案《关于将照护老人技能培训纳入高中劳动教育课程的建议》于3月4日提交至全国两会。

  提案的撰写者是6名来自该校高二国际部的学生,平均年龄不到17岁,关注的是中国2.54亿60周岁以上老人的养老问题。

  他们之间,有着相隔半个世纪的年龄差,为什么这群00后会关注到养老话题?原本6000字的提案被一次次推翻、重写,最终形成一份1219字的提案,这中间又经历了哪些故事?当一群真正的小孩关注“老小孩”问题后,又会给同学们自身带来怎样的改变?

  真小孩开始关注“老小孩”的问题

  小组成员郭嘉琪记得初中时外公生了一场大病,那时爸爸长期在外地工作,外婆早早就过世了,家里只有妈妈一个人,每天不得不在医院、学校、单位几个地方来回跑。看着妈妈忙得不可开交的样子,郭嘉琪不知道如何能为妈妈分忧,也不知道照顾生病的老人时要注意些什么,“只能在一旁干着急”。

  外公最终没能熬过病痛的折磨,离开了。那段经历让郭嘉琪意识到:“养老知识其实很重要,我一定要调研清楚养老中存在的问题。”

  一起并肩作战的小伙伴何奕萱心里也挂念着远在四川的爷爷奶奶、重庆的外公外婆。父母平时工作忙,生活在北京的他们很少回老家看望长辈。在她的记忆里,80多岁的外公外婆住在山上,需要自己下田干活,视力听力都逐年下降。“万一有一天他们走不动路了,干不了活了,需要被人照顾,那要怎么办?”

  在确定提案时,同班同学郝帅也为养老提案投上了一张赞同票。他的姑姑突发疾病,因为周边邻居不知道如何抢救,以至于错过了最佳急救时间,离开人世。“那时候我就觉得这是一个很需改善的状况。”

  ……

  长辈的安危让孩子们对养老问题有了感性认识。在发放了976份有效问卷后,他们得到的数据是:身边92%以上的同龄人认为自己缺乏照护老人所需的常识和技能,同时83%的同龄人没有想过未来父母养老的问题。

  当这群真正的小孩关注“老小孩”问题,当这个关注从情感体验变为理性的课题时,这群00后孩子也在改变。

  辅导老师、高二政治老师殷卫霞发现,首先孩子们的视角变了,从关注自己身边的老人到关注社会中老年人群体的生活状态,另外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也在变:“过去他们遇到问题时,首先会抱怨,为了批判而批判,现在开始思考要如何解决,找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以前是摧毁式的批判,现在是建设性的批判。”

  同学们的做法与专家同步了。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庞大的社会需求相比,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仍显不足。全国两会期间,全国大人代表李楠楠就曾建议,养老服务教育,得从娃娃抓起。

  在一次次受挫中走进社会“大课堂”

  这群00后是在一次一次的受挫中,走进社会“大课堂”的。

  去年4月,他们开始如火如荼地准备北京市“模拟政协”比赛。起初,他们以为走出校园对陌生人进行采访并不难。结果,不少人以“正在吃饭”“有工作要忙”等理由当场拒绝,“当时心里挺无助的。”郭嘉琪说,后来,当一个商品推销员接受了他们的采访,还推荐了其他的采访对象时,她别提多激动了!

  除了与陌生人访谈,6个孩子还去了养老院、技能培训中心,到了民政局,面对面向工作人员了解:“为什么没人愿意做养老服务?养老护工有多匮乏?我们能做什么?”

  在一次次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孩子们也在慢慢成长。

  在他们的眼中,最难的环节是比赛时的界别讨论。

  “模拟政协”活动需要参赛队从上百件其他高中生的提案中查找漏洞,提出问题,同时,也要接受其他队的质疑,给予回应。

  “我们要通过快速阅读,弄清楚别人调研的内容,再找出提案中细微的问题或漏洞,很大程度上锻炼了我们看问题的批判能力。”郭嘉琪还记得,最累的时候小组6个成员在一个晚上“刷了上百道题目”。

  对孩子们来说,这是极大的挑战。何奕萱记得,在一个比赛环节中,她需要代表整个小组去解释提案内容,针对他方的质疑,当场解答。“别的小组成员在负责比赛的其他内容,我那个时候心里很害怕。”何奕萱说,她硬着头皮逼自己“挑大梁”,应对之间,她慢慢找到了反击的节奏,甚至对于有攻击性的提问也不怯场了。

  回过头来再看,这群00后孩子一致认为,比赛中互相“找茬”的环节太难了,但也在接受质疑中,锻炼了自己的反思与应变能力。

  “我们的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学校里增设课程、到机构开展简单的活动,这样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是有限的。”殷卫霞老师觉得,“模拟政协”活动,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了解社会,再带着建议方案去服务社会,在挫折中成长,完成了“小课堂”与“大课堂”的真正对接。

  最终,在这份被带上全国两会的提案中,同学们建议:要在高中设立照护课程,制定课程标准,开发照护教材;依托本地养老院,建立以照护为主题的实践教育基地;为高中学校提供照护老年人技能培训课程,将其纳入劳动教育课程安排课时等。

  从“单兵作战”到爱上“团队作战”

  对于成员郝帅来说,这次“模拟政协”比赛是他学习生涯中少有的团队活动。

  以前他总爱一个人待在实验室里做科研、爱一个人刷题打学科比赛、爱一个人去学校食堂吃饭,打心底里他觉得自己更“倾向关注个人的内心世界”,甚至有时“有些排斥与社会接触”。

  在做提案和调研中,郝帅不得不与各行各业的人去交流,收集更多的社会声音。这个16岁的男孩,了解世界的角度增多了,“我发现自己从只接受单一信息的人,变成了一个广泛获取信息的人,学到新的东西,世界也变宽了”。

  在辅导员殷卫霞看来,在这次合作调研中,除了在研究社会问题上有了很多收获,更大的改变是他们形成了一个关系融洽的小集体,经常聚在一起吃饭,讨论问题。

  郝帅的体会更为深刻。有一次他们一起熬夜写提案,晚上10点多,小组的成员都聚集在“腾讯会议”中,消息框里一个同学建议他“这一段可以删掉”,另一个同学出主意,“这个句式可以改动”“这个词表达更精准”……“我突然间理解了,原来这就是团队协作的感觉,真的挺好的”。

  从2016年起,北京市一零一中学通过社团和选修课,选拔学生代表多次到北京市政协进行全程观摩,多项模拟提案提交北京市政协大会立案。“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对社会的关注面从宏观的话题,慢慢缩小到身边的人和事上。”该校教师李杰说。在李杰的记忆中,最初学生提交了《关于在中学生中加强法治教育以提升其法治意识的建议》的提案,到近年来,有孩子关注到家庭教育的话题,提交了《关于在中小学设立家庭教育咨询室的提案》。

  “孩子们对社会的认识更加接地气了,更加脚踏实地了。”李杰说,“教育的意义在于育人,在实践中让孩子做社会的‘小主人’,了解社会制度,关注社会现象,锻炼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殷卫霞的另一个身份是孩子的家长。去年女儿参加了“模拟政协”比赛后,现在爱看新闻,愿意和家长讨论国家大事。最近她跟殷卫霞说:“妈妈,在我的人生规划中,我觉得我应该去援疆、援藏。”

  “孩子开始关注社会,把自己当做了社会中的一分子。”殷卫霞说。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杨洁 记者 樊未晨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黄钰涵】

52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