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旬,记者来到分宜县杨桥镇西田村,村支书晏传生将水龙头一拧,自来水哗哗就来了。“以前,我们村真是干死蛤蟆、饿死老鼠。打了五口井只有两口出水,经常不够用。现在好了,城乡供水一体化之后,我们不愁没水了。”
晏传生说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就是新余市全域推进的“党建+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经过两年多创新实践,全市1287个50户以上村落的13万户、39万名农村群众,喝上了与城区一样的自来水。目前,新余市把解决农村饮水难,作为为民服务解难题的重要内容,并在有条件的50户以下村落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让改革成果惠及更多农村群众。
民生指向,构筑城乡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喝上自来水,新余市渝水区仙来办事处郭家管理处的村民盼了十多年。以前村民喝水都靠压水井,后来发现水质重金属超标,便改喝桶装水。“生活成本高,也不方便。期盼的自来水也因多种原因一直没搞成。”郭家管理处党支部书记郭程帮说,2017年2月全市启动“党建+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后,郭家首个提出申请,当年7月份做规划,当年9月份就完工了,256户村民都喝上了自来水。
“民生工程要办成民心工程。”新余市水利局副局长谢海峰告诉记者,为把实事做实,项目实施方案、工程设计方案多次征求专家、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意见,最终确定了建设目标:完成1287个50户以上村落的建设,项目总投资12.76亿元,实现自来水“同网、同价、同质、直供到户”,构筑城乡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按照“城乡统筹、资源整合、规模发展、专业运营”思路,新余市以市场化手段创新建管模式,与中国水务集团达成合作,主要投资由企业承担,双方在原有农村供水设施资产处置上也达成协议。中国水务集团下属企业新余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分宜银龙水务有限公司将社会效益优先排序,全力推进此项民生实事,并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高效管理和服务。
党建引领,打通城乡供水一体化“堵点”
“绝大多数群众是期盼和支持的,但实事求是地讲,也遇到一些‘堵点’。”分宜银龙水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文斌坦言,个别地方认为已建农村饮水工程,实施此项目会造成集体经济损失;有的受用水观念影响,认为今后水费会增加生活成本;个别地方认为村里水质好,无需再建。
为此,新余市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市、县(区)、乡镇各级成立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领导小组,并将此列入年度绩效考核。市委组织部向各乡镇派出干部,挂点督导,定期调度工程进展。
分宜镇岭下村有200户,原有的农村饮水工程采用无塔式供水。个别村民有抵触情绪,称水质挺好的,不需要改。村干部请专家对水质进行检测,发现碳酸钙超标,于是耐心做思想工作。老党员杨银山主动上门,“盼喝上好水,咱们等了多年。现在这事做到了我们心坎上。从长远和大局看,也符合国家节水理念、生态理念。”一席话,把人心说通了。
项目建设中,各级党员干部不光向群众算环保账、健康账,还算经济账。新余市坚持节俭优先、降低成本,原有水产尽量改造提升利用(下转第3版)(上接第1版)水量供应不足则规划新建;原有农村饮水工程管网质量好的予以保留,改造利用。年久失修、漏损率高的则重新布管网,规定新开户费城区每户1600多元、农村每户600元,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五保户、低保户再予以减半收费。“光开户费,就为农民节省开支上亿元。”谢海峰说。
在新余市仙女湖区钤阳办事处昌田村采访时,村民实话实说,之前的水看起来是好水,但未必就是达标、安全的水。现在喝上与城区一样的自来水,放心了。而且,水费合计每人每年60元左右,负担不重。
党建引领,干群合力,“堵点”顺利打通。新余市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快速推进。截至今年8月,全市新建、改扩建水厂10家;铺设供水主管网1020.7公里,占计划的100.36%,铺设进村入户管道3812.9公里,占计划的104.89%;50户以上的村落全部建成通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0%以上,供水保证率达95%以上。
多赢之举,综合效益逐步显现
“市委、市政府办了件大实事、大好事!”与高新区马洪办事处山南村党支部书记廖小春刚见面,他便如此称赞道。山南村缺水严重,曾打了11口机井,都没有水,5万多元打了水漂。尤其下半年,村民要走远路挑水喝。2017年12月,山南村完成城乡供水一体化。
廖小春说,通水后,村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有近200户装了热水器,洗澡难问题解决了。洗衣机、净水器、水冲式厕所也不再是摆设。村里700名多村民在广东、浙江等地务工,再也不用担心家里老人挑水出事。行走各地,记者发现,城乡供水一体化正深刻改变着农民的生活方式。
农民饮水安全得到保障。分宜县杨桥镇党委副书记钟爱红说,以前的井水、山泉、原有自来水,无严格的制水程序,水质得不到保证。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之后,这个担忧没有了。中国水务集团在各乡镇设立了供水管理所,有专人负责制水、巡管、维修等。为保证各水源地安全,市生态环境局划定生态红线,实施最严格的保护措施。
村组集体节省了开支,可以集中资金办实事。晏传生告诉记者,以前由于缺水,需从60多米的深井抽水,光电费一年就要3万多元,都是村集体支付。现在,电费、抽水设备和管网维修费都省下来了。“省下的钱,村里可以办不少好事实事呢。”
城乡供水一体化不仅极大改善了农村生产条件,还给不少村庄脱贫致富打下了基础。分宜县高岚乡盆溪村是省级贫困村,分宜银龙水务有限公司开山破岩,铺设4公里主管,建了3座加压站,终于让盆溪村用上了自来水,为村里发展扶贫产业创造了条件。2018年,盆溪村成功脱贫摘帽。
用上了自来水,不少村民对记者说,以前用水大手大脚,没有节约用水意识,现在交水费买水喝,要节省着用了。(江西日报 记者 胡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