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史话
在分宜这块红土地上,有无数先烈和爱国志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可歌可泣!在大革命失败后,有这样一位分宜籍革命先烈彭树德,为建立和开拓分宜苏区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动人篇章。
彭树德,原名彭怀,化名甘西林,江西省分宜县钤山镇松山村船形自然村人,1899年8月17日生。1926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
建立第一个党支部
经过第一次大革命洗礼的分宜人民,在凶残的敌人面前,不屈服,不消沉,前赴后继,采取各种形式与反动势力做斗争。1927年初夏,在吉安以教书为掩护的中共党员彭树德受延福党组织的派遣,来到分宜南乡开展革命活动。
彭树德来到南乡后,以探亲访友为掩护,首先与原县模范小学教师、共产党员刘辉煌接触,他们以彭树德老家船形村为基地进行社会调查,摸清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的干群情况,并召集原农协会委员开会,恢复农协会,并发展了刘文臣和刘绍昆两名党员。于此同时,延福地区党组织增派中共党员周仁秀和彭作吉来到南乡,以扛木头、卖苦力为掩护进行秘密串联,吸收更多的原农会干部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刘辉煌、彭树德等在田心村的上施刘家祠建立了分宜县第一个党支部——田心党支部,刘辉煌任书记。党组织成立后,在上施刘家祠召开了第一次党员大会,会上讨论了当时的斗争形势,并作出了三条决定:一、建立武装;二、秘密发展组织;三、筹集经费。
田心村党支部成立后不久,于1928年5月建立东坑党支部,李益赞任支部书记。党组织建立后的工作重点是发动群众,大力恢复农民协会。
成立分宜第一支红色武装
南昌起义,八七会议后,各地开始组建游击队,掀起武装斗争高潮。1927年冬,以彭树德、周益堂、陈尚甫、万勤友等人为首在芦陵七里坑建立吉分边界游击队,队长周益堂,参谋彭树德,这是分宜的第一支红色武装,武器装备只有一支双管枪,以马刀梭镖为主。不久,一支原属北伐军的有28人27支枪的部队因掉队流落此地,经彭树德动员后,同意加入吉分边界游击队。游击队组建后,以九龙山为依托,经常在分宜、新余、吉安、安福等县边界地区开展游击活动,狠狠地打击了土豪劣绅和国民党反动派。吉分边界游击队在此开展武装斗争后,土豪劣绅欺压百姓的行为有所收敛。
领导九纵队在分宜活动
为了集中武装力量,便于统一指挥,中共赣西特委于1927年12月将油田游击队、塘东游击队、吉分边界游击队在油田七里村桐树岭合编为赣西工农红军第九纵队,共200多人,160支枪。
1928年,九纵队在攻打吉水县阜田镇首战告捷,一举歼灭分宜县檀溪村的靖卫团,在几次战斗中全胜,军威大振,在赣西一带的影响越来越大,国民党萍乡驻军王排长率领全排,与3月初携带30多支枪来到分宜江下村投诚,参加九纵队。九纵队在分宜期间,既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和土豪劣绅,又到处写标语,贴布告,宣传党的政策,给广大劳苦大众以极大的鼓舞。后九纵队奉命前往吉安东固。
1928年6月,国民党向井冈山发动第一次“围剿”,分宜反动派乘机疯狂围剿南乡各村,烧杀抢掠,残酷镇压革命群众,田心村党支部书记刘辉煌和数十名农协骨干被抓,关进县城监狱。赣西特委得知消息后,于8月派七、九纵队开往分宜,将敌人撵走,组织广大群众重建家园,继续开展革命斗争,并将七、九纵队合并为江西工农红军独立第二团(简称红二团),命彭树德、陈尚甫、万勤友等在分宜南乡和安福北乡开辟新区,继续在安分边界地区开展游击活动。
组织上施暴动
1928年10月,彭树德在田心村上施召开党员大会,发动群众,组织100多人参加暴动队,并由彭树德任总指挥。于10月上旬一天,暴动队手持鸟铳、马刀、梭镖等,涌向土豪劣绅家,开仓取粮,活抓土豪。在上施暴动的影响下,整个南乡各地贫苦农民拿起武器,相继暴动,向土豪劣绅展开斗争。上施暴动引起了吉安、分宜、安福三县交界地的暴动,并在赣西地区产生了影响,对敌人震动较大,为以后南乡的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带领一大队夜袭分宜城
红二团多次作战胜利,成为江西反动派“围剿”的重点目标,所以大部队实行了战略转移。红二团留下的队伍与安分边界游击队合编为赣西游击队第一大队,大队长周益堂,参谋长彭树德,有枪130支,继续在吉安、分宜、安福边界地区开展游击活动。
1929年初,分宜城的驻军开往宜春去了,一大队探知此消息,立即行动,抓住有利战机,与2月7日夜袭兵分两路夜袭分宜城。为节约子弹,往油桶内放爆竹,佯装枪声,并用木棍敲门佯装枪托砸门,并大喊“红军进了城,为了大家的安全,老百姓不要开店门!”国民政府官员吓跑了,一大队不费一枪一弹攻克了分宜城,打开监狱,救出了田心党支部书记刘辉煌和被关押的革命群众。
牺牲在九龙山战斗
赣西游击队一大队攻克分宜城后回到南乡,收编了国民党金汉鼎十二师的一个骑兵连,编为赣西游击队第二大队。不久,一、二大队向九龙山挺进联合作战,攻占了新余县城,这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第一次攻破新余县城,沉重地打击了新余地方的反动势力。游击队撤离后驻扎在九龙山。
九龙山坐落在新余、吉安、分宜三县交界处。国民党金汉鼎调敌七十一团团长丁延清率两个营的兵力向九龙山围剿,北门有驻新余的工兵向九龙山逼近,企图将一、二大队一举全歼。1929年6月中旬,两支敌军同时向一大队夹击。一大队在天子池与敌人激战,敌凭武器装备优势,疯狂往上冲。一大队居高临下,以工事掩护,在二大队赶来增援下,一次次把敌人的进攻打退。游击队的子弹越打越少,在无援的危急关头,参谋长彭树德自告奋勇率部分战士阻击敌人,掩护部队突围,一颗子弹穿进其腹部,彭树德同志在被抬往分宜苏区的途中,终因流血过多而牺牲。
彭树德同志于1929年6月在九龙山地区率部与敌作战时英勇牺牲,牺牲时年仅30岁。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九龙山战斗失利后,一、二大队来到油田七里村,这时陈伯钧(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受赣西特委派遣来到一大队,担任参谋长的职务。同年7月,赣西特委将一、二大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三纵队,并在陈伯钧率领下第二次攻打分宜城。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彭树德等共产党员的带领下,经过两年的武装斗争,分宜南部山区的革命烈火已成燎原之势,为中共分宜县委和分宜县苏维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30年3月彭德怀率红五军攻克分宜城,打开了大好局面。1930年4月,正式成立中共分宜县委和分宜县苏维埃政府。
彭树德是九龙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分宜、吉安、新余三县边区农民运动坚强的组织者与领导者,也是赣西游击队的优秀指挥员之一,在他的带领下成立了分宜县第一个党支部、第一个红色武装,并组织了上施暴动等,为分宜地方武装的建立和壮大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并为分宜苏区的建立和发展作 出巨大贡献。
来源 :县委党史办
编辑:曾亚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