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璀璨壮丽的江西戏曲文化

2020-12-19 21:15 学习强国    阅读:3221 

赣剧《三女拜寿》

今年是明代戏曲家、文学家汤显祖诞辰470周年,作为汤显祖的故里,江西抚州已连续4年举办了汤显祖戏剧节暨国际戏剧交流月等系列活动,来自英国、西班牙、俄罗斯、乌克兰、意大利等30多个国家驻华外交使节、文化官员和艺术团体曾到赣开展戏曲文化交流。“汤显祖”已成为江西乃至中国戏曲文化走出去的一张亮丽名片。

在江西悠久的戏曲文化长河里,汤显祖只是其中一个重要代表。在这一方小小的戏曲舞台上,还涌现出很多江西籍艺术家,不断丰富和改进着戏曲的表现形式,推动戏曲文化的发展。在剧目的一出一折、水袖的一起一落间,他们共同绘就出一副璀璨壮丽的戏曲文化画卷。

宋元北杂剧和南戏催生江西戏曲

北宋杂剧是在继承歌舞戏、参军戏、歌舞、说唱、词调、民间歌曲等中国传统艺术的基础上,由滑稽表演、歌舞和杂戏组合而成的一种综合性戏曲。在现存40套的北宋大曲中,最为人们称道的两套,就是出自江西作家的手笔——曾布(江西南丰人)创作的以冯燕故事为主题的《双调•水调歌头》;董颖(江西德兴人)创作的以西施故事为主题的整套大曲《道宫•薄眉》。

宋室南渡后,随着政治中心南移,杂剧又盛行于临安(今浙江杭州)等地,它在诸般伎艺中已居于首要地位。大约在同一时期,南戏出现。南戏是“南宋戏文”的简称,明代祝允明《猥谈》里又谓之“温州杂剧”,另有称“永嘉杂剧”。顾名思义,此杂剧起源于今浙江温州一带。南戏盛行一段时间后便由赣东北饶州一带进入江西,在咸淳年间流传到赣中腹地南丰,并日益兴盛,逐步在南丰扎下根,江西戏曲由此产生。南戏给了“汴都正音”的北杂剧巨大压力,但由于南戏的民间价值取向与官方或主流士大夫的价值取向相悖,因此被谓之“淫哇盛,正音歇”,一度被南宋朝廷禁唱。

元朝统一中国后,在宋杂剧和金院本的基础上形成的元杂剧在北方盛行,同时迅速风靡南方。这一时期,江西出现了几位杂剧作家以及一批北杂剧著作和散曲作品。其中有:汪元享(江西鄱阳人),作杂剧《斑竹记》《仁宗认母》《桃源洞》;赵善庆(江西乐平人),作杂剧《孙武子教女兵》《唐太宗骊山七德舞》《村学堂》《醉写满庭芳》《烧樊城糜竺收资》。此外还有散曲作家刘时中、王阶、邓学可、虞集、陈克明等。周德清(江西高安人),不仅是著名的散曲家,更是杰出的曲韵学专家,所著《中原音韵》于元至正二年(1342年)刊行,《中原音韵》为明清两代曲韵学的奠基之作,无论是在音韵学方面,还是曲学理论方面,都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戏曲史和音韵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元统一中国促进了北曲杂剧和南戏两个剧种的汇聚和交流借鉴,一些杂剧作家开始关注和涉足南戏的创作。有元一朝,虽然杂剧及散曲被奉为“乐府”正宗,并且以其新鲜的内容和精练的形式,获得观众的喜爱。“语多尘下”的南戏,较之相形见绌,南戏便一度衰落,但这种局面并没有维持太久。元杂剧由于受一人主唱和一本只能四折限制的先天性体制缺陷,至元末式微。南戏在体制上较杂剧更合于戏剧的本质并且吸取了杂剧的优点,由粗转精,最终赢得观众的喜爱。

南戏的胜出——明代江西戏曲四大唱腔

当历史走进明初,虽然当时分封在南昌的宁王朱权寄情于戏曲,创作了《卓文君私奔相如》《淮南王白日飞升》等北曲杂剧12种,并著有《太和正音谱》,但并没有改变南戏取代北曲成为戏曲舞台霸主的态势。自明初开始,弋阳腔、青阳腔、海盐腔与昆腔为代表的南戏先后在江西广为传唱。四大唱腔有的形成地在江西,有的形成和发展与江西籍人士有重要联系,对江西地方戏曲产生深刻影响。

元末明初,南戏在江西产生了弋阳腔。弋阳县地处赣东北信江中游,位于闽浙赣三省交界之处。弋阳在南宋时期便是军事要地,又是西南诸省与南宋都城临安商业往来和艺术交流的必经之路。这为南戏在赣东北以及赣中地区的流传创造了条件。南戏《目连戏文》传入江西之后,颇受弋阳及赣东北地区群众的喜爱,人们在目连戏的基础上,不断吸取当地民间艺术成分,以及北曲杂剧的唱腔发展而成一种特殊声腔——弋阳腔。弋阳腔在曲牌音乐形式上以南戏曲牌为主,兼用部分北曲杂剧曲牌。弋阳腔采用“一唱众和”的人声帮腔形式,“不入管弦”“其节以鼓,其调喧”。伴奏用大锣大鼓,因此声调高亢、粗犷,派生出一种“滚唱”形式。

早期弋阳腔班社在江西建立了上饶、南昌、吉安三大活动中心,明永乐年间传入云贵地区,至嘉靖遍及北京、南京、湖南、广东、广西、福建和安徽等地。弋阳腔称为“高腔”鼻祖。京腔、乐平腔、青阳腔、川剧高腔、湘剧高腔、广东正字戏、潮剧和福建四平戏等都是弋阳腔的流裔。

明嘉靖、隆庆年间,弋阳腔流入安徽省南部青阳县一带,经过与当地流行的民歌俗曲结合和改调,产生了青阳腔。青阳腔继承了弋阳腔“一唱众和”等特点,并在弋阳腔“滚唱”的基础上产生一种穿插于曲牌之中,或独立于曲牌之外的新的表现形式——“滚调”。 这种滚调打破了过去戏曲曲牌联套体的音乐结构和长短句格式,将戏曲文学从“曲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音”的表演束缚中解放出来。让唱腔变化多样、戏曲语言通俗易懂,提高戏曲的通俗性和表现力。青阳腔是弋阳腔“易腔”之后的一个重要腔种。青阳腔的形成地——皖南池江青阳一带和赣东北交界,当时这片区域商业往来频繁,带动了戏曲班社的活动。青阳腔形成后从皖南往回向江西发展,给江西戏曲带来巨大影响。青阳腔深刻影响了黄梅戏,徽剧,赣剧、川剧等戏曲的发展。

海盐腔产生于元末,明嘉靖年间由江西宜黄人谭纶从浙江带入江西宜黄。谭纶为明代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举荐和提拔了戚继光、俞大猷、刘显等一大批叱咤风云的战将。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谭纶任台州(今浙江临海)知府,治兵于浙江台州和宁波等地抗击倭寇。谭纶其人酷爱戏曲,尤其是柔软的海盐腔,对青阳、乐平等高腔戏“闻而恶之”。嘉靖末年,谭纶把唱海盐腔的伶人带到故乡宜黄,不仅命海盐艺人将海盐腔传授给家乡子弟,而且“凡梨园度曲皆亲为教演”。海盐腔进入江西后,由宜黄班演出,吸收当地乡音土语,夹杂弋阳、青阳诸腔,“旧腔一变为新调”。海盐腔清柔婉折,悦耳动听,颇受上层士大夫阶层喜爱。

“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大力推动了海盐腔在江西的发展,同海盐腔宜黄班艺人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身边聚集了一支戏曲演出队伍——“宜伶”,主要搬演汤氏《四梦》。汤显祖应宜黄当地人的要求,撰写了《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该书不仅记述了弋阳腔、昆山腔、海盐腔等演唱情况,而且对戏曲的演出艺术发表了精辟见解,为中国戏曲史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昆腔即昆山腔,起源于明万历末年的江苏昆山,为明代戏曲家魏良辅所创。魏良辅,江西豫章(今南昌)人,时寓居江苏太仓。魏良辅初习北曲,应觉难有突破,便发奋改习南曲。魏良辅对旧的昆山腔进行改革,在唱腔和伴奏两个方面取得突出成就,使得昆腔音色丰富,体现出南曲的轻柔舒缓、婉转有致和北曲的激昂慷慨,增添了昆腔的韵味和意趣。为了以示区别,改良后的昆腔也被称为“昆曲”,一跃成为“新声”力量逐步取代了海盐腔,成为南戏正宗,后被称为“雅部”。

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汤显祖的好友,江西金溪人谢庭赞罢官寓居扬州,将昆腔戏班带回家乡演出,开创昆腔在江西演出的先河。明崇祯年间,江西巡抚解石帆重修滕王阁时在阁的左侧特意增加了一个“环清阁”,成为昆腔在滕王阁的演出场所。清初,昆腔在江西呈现一片繁荣景象。江西人(姓名不可考)撰写的《观剧日记》,对乾隆三十八(1773年)至五十九年(1794年)这二十年间昆腔在江西的活动,做了详细的记述。其中昆班有四个:宜黄叙伦部、宜黄集秀部、江西江义部、赣州华玉部。

四大声腔的“后裔”——赣剧

清初至乾隆年间,随着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弋阳腔有所复苏,同时宜黄腔和花部乱弹也开始勃兴,江西戏曲迎来一次迅猛发展,产生了一批地方剧种。这些剧种有宜黄戏、东河戏、旴河戏、宁河戏、抚河戏、西河戏、饶河戏和信河戏等。其中饶河戏和信河戏形成了后来江西的主要剧种——赣剧。

赣剧声腔基础为弋阳腔,融合了清代中期传入江西境内的昆腔与乱弹而形成。赣剧的前身饶河班和信河班,都以演唱乱弹腔为主。其中饶河班以景德镇、鄱阳、乐平为中心,保存了部分的高腔剧目,艺术风格也比较古朴、粗犷;信河班则是以贵溪、玉山为中心,没有高腔,它的乱弹唱腔相较而言婉转流利,旧时也统一称作“江西班”。1950年,饶河、信河两个分支合并,正式更名为赣剧。赣剧的表演风格古朴厚实,亲切逼真,歌舞结合,声腔体系十分丰富。赣剧角色行当沿袭明代弋阳腔的角色旧制,分老生、正生(挂须)、小生、老旦、正旦、小旦、大花、二花、三花(小丑),俗称“九角头”。弹腔兴起后,又增入了副末、二旦、四花等角色。赣剧剧目分弋阳、青阳、乱弹三类。弋阳腔剧目有所谓“十八本”之说。青阳腔剧目大多出自明朝传奇,保存较完整的大小剧目有80余出。乱弹剧目有清道光年间38种,大部分称为“老路戏”, 另有二黄拨子戏《万里侯》《打金冠》等,因无准词,称为“水路戏”。

传承发扬戏曲文化,续写戏曲文化绚丽篇章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从战略和全局上对文化建设做了规划和设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长远目标和今后5年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以及重点任务。江西作为古代戏曲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应准确把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目标要求,充分挖掘并利用好地方戏的历史文化价值,为文化强省建设注入不竭的发展动力。

史书、志书等古籍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关于戏曲,地方志多有记载。例如,《玉山县志》(清道光三年刻本,卷十一)记载有:“纨绔子弟,操三弦琴、弄笙笛,以檀板羯鼓为之节,所尚必昆音也,谓之清客。”《鄱阳县志》(清道光四年刊本)风俗类记载有:“东关外沿河一带,多商贾集会公所。时唤昆弋两部演剧祭神。”这些记载跨越时空,生动形象地还原了当时戏曲演出时的情形。与之对应的是,江西境内古戏台数不胜数,仅乐平市就有大小戏台400余座,有的至今还在使用。它们不仅是一种建筑形态,更是一方韵味悠长、历久弥新的文化平台。文化的传承,必先要做好古籍古迹文物的保护、研究和利用。就地方戏曲来说,就是要对相关典籍、唱本、史料及时进行整理、点校、保存,保护好建筑、服饰、乐器等相关文化实物,做好人才的传帮带,让文字不断代,文化不断层。

传承不是孤芳自赏,而是为了戏曲文化的交流和发扬光大。戏曲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和演出导向,与时代同步伐,在交流传播中不断推陈出新。一是推动戏曲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旅游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文化丰富了旅游的内涵。戏曲要紧紧依托旅游平台,紧密结合当地文化,“搭台”唱戏,使旅游更具特色和文化底蕴,在相关产业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二是善于在年轻人群体中推广戏曲文化。时下汉服热、国学热、戏腔新唱等在年轻人群体中悄然兴起,传递出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依然有浓厚兴趣的强烈信号。我们要从年轻人的角度,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提振他们对于戏曲的兴趣,并从中发现好苗子。三是深入挖掘戏曲的教育功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演绎好传统戏曲善恶忠奸的故事,结合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开发新剧目,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四是利用好现代化的传播媒介。依靠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影像化的传播手段推进戏曲文化传播的速度和广度,改进传播方式。

来源 | 学习强国

91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