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高跷竹马戏《三英战吕布》。
图为蓝关戏《四知太守》。
10月20日晚,在江苏昆山当代昆剧院的舞台上,来自山西寿阳县的高跷竹马戏《三英战吕布》将整场演出推向高潮。不到一分钟,观众席上就传来20多次叫好声。专家们对这一稀有剧种给予了很高评价。
2018年以来,昆山连续三年举办以“戏曲的盛会,百姓的节日”为宗旨的百戏盛典,从深山里走出来的西藏门巴戏、万里黄河滋润出来的扬高戏、来自黑龙江的滑稽幽默的拉场戏……三年里,全国348个剧种集中到昆山展演,实现戏曲“大团圆”。
以武戏为主要卖点的太原秧歌,过去曾深受百姓喜爱。1983年冬,崔云冬跟着师父在当时的山西省公安礼堂连演了七天的《翠屏山》,场场爆满,当时才20多岁的崔云冬得以出名。但好景不长,几年后,在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太原秧歌剧团很快解散,演员们也各谋生路,回家务农、外出打工、改唱晋剧……就这样,太原秧歌沉睡了近30年。2017年,在老剧团成员的一次聚会中,崔云冬和几个师兄妹决定自筹资金,恢复太原秧歌。武戏少了年轻人不行,但三年多以来,由于缺少资金,剧团一直没能吸引年轻人加入,让崔云冬忧心不已。如果这个难题得不到解决,那么在百戏盛典上的展演也就成为了太原秧歌最后的荣光。
这次来昆山,崔云冬带来了太原秧歌的镇团之宝——明代嘉靖年间,由祖师爷亲手制作的头箍。崔云冬把它无偿捐赠给了昆山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戏曲百戏博物馆。
三年来,来昆山展演的348个剧种中,像太原秧歌这样的还有很多,独具特色的地方小戏成为百戏盛典中的一抹亮色。全国348个剧种,大部分发展之路并不平坦,百戏盛典到底能给它们带来什么?
对于卫调花鼓戏来说,几乎就是一次“重生”。卫调花鼓戏流传于安徽凤阳一带,起源于明朝洪武年间,清末民初进入鼎盛时期,但后来濒临灭绝。在安徽蚌埠,一度仅有四位年近80岁的老艺人在坚守。虽然其中一位名为马明芳的老艺人与女儿董瑞玲一起创办了民营剧团,但剧团平时几乎不演卫调花鼓戏,因为传统的卫调花鼓戏只有锣鼓和清唱,老艺人年纪大了,腔口音色难免喑哑粗直,难以吸引观众。
但百戏盛典的举行,让卫调花鼓戏这样的老戏有了新生机。在董瑞玲的主导下,卫调花鼓戏紧跟时代步伐,对剧种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音乐上,改变过去单一的锣鼓清唱,加入大量丝弦乐器,在舞台道具和灯光上也做出创新,并邀请行业内名人创作了《香油记》剧本和乐曲。有了好作品,卫调花鼓戏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舞台上,戏更好看了,旋律更动听了,观众好评如潮。当地对这一剧种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今年以来,一个个卫调花鼓戏传习基地先后建立,一次次“送戏进校园”活动走进大中小学……
蓝关戏是一个古老的高腔剧种,一人演唱众人“帮腔”,打击乐器铿锵作响,主要在胶东半岛的莱州及招远等地流传。传统蓝关戏以家族传承为主,口传心授,一般没有剧本,演员和戏班多属于业余性质。因此,近几十年来,蓝关戏渐呈衰微之势,只有逢年过节时,村里偶尔请季祥林他们去演出一两场。作为老季家的第四代蓝关戏传人,季祥林一度忧心忡忡。虽然早在2006年,蓝关戏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但依然难以走出困境。
为了参加百戏盛典,让蓝关戏走向全国舞台,当地文化部门开始支持蓝关戏新剧编排,从当地京剧团、吕剧团抽调精干演员,请季祥林现场教学。短短1年多时间,紧跟时代脉络的大型廉政主题蓝关戏《四知太守》就诞生了,并在今年入选烟台市“文艺精品工程”重点作品创作生产扶持项目。
这让季祥林看到了希望。他对记者说,《八仙过海》《蟠桃会》是最能代表蓝关戏的经典剧目,如果哪一天这两个剧目能重现舞台,那蓝关戏的春天就真的不远了。
前不久,昆山对前两年参演的剧种进行了全覆盖式回访。通过调查问卷回收,各地好消息频传。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在展演之后,很多地方戏都“动”起来了,地方支持力度大了,演员待遇改善了,演出场次多了……
早在2019年10月,昆山就注资1000万元成立了昆曲发展基金会,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百戏盛典,对全国各地稀有剧种、濒危剧种进行扶持。
今年11月21日,348个剧种将在昆山全部展演完毕。经过三年的“经营”,百戏盛典已经掀起了一股看戏、聊戏、研讨戏、关注戏曲传承发展的热潮。如今,百戏盛典已到收官阶段,一阵戏曲狂欢之后,是否又会回归平静?明年还会有百戏盛典吗?最近几天,在百戏盛典展演如火如荼的同时,昆山相关部门正在与业内人士密集研讨这一问题。
在三年的展演之中,全国348个剧种传承人将本剧种的道具、剧本、服装等物品捐赠给了昆山,同时,每个剧种在来昆山演出时,都全程录像存档,并通过现场采访,为剧种非遗传承人整理口述史。这些珍贵的材料将永久地保存在中国戏曲百戏博物馆,成为戏曲研究的一个宝库。在位于高铁阳澄湖站以南,占地面积达50亩的中国戏曲百戏博物馆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之中。未来,昆山将以中国戏曲百戏博物馆为平台,全力打造百戏“大观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