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谷如何成为一粒米?已经习惯了依赖机器的第一反应当然是碾米机,只要插上电,操作简单出米快。
但在电和机器走进千家万户的前机器时代,分宜人要吃白米饭可不是件容易的事,“1升米下锅12件家什”,其中给稻谷去壳是最有技术难度的一件事,要使用到的工具,叫木砻,分宜俗称之为“推子”。民以食为天,作为家家户户的农业生活必需品,木砻市场供需两旺,因为好用、出米率高、历史传承久,湖泽木砻在当时可是响当当的湖泽制造。分宜各个乡镇,辐射到附近的宜春、吉安,用的都是湖泽制的木砻。
木砻推米
1
传承人周竹生
91岁的湖泽镇闹洲村周家村民周竹生是湖泽木砻制作工艺传承人,周家属于典型的家族式口传身授,爷爷传父亲、父亲传儿子,到周竹生这里,已是第三代。
周竹生老人
一技之长好防身,因为有大量的市场需求,打制木砻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是一项特别红火的技术,也是穷苦人家谋生的出路。得益于家传的关系,周竹生12岁跟着父亲学做木砻,跟了十几年直到父亲去世,开始独立接活。学手艺要勤奋、能吃苦,更要看悟性,能不能吃这碗饭,周竹生回忆,他父亲有个徒弟学了8年,做出的推子还是脱不了谷壳,被师傅打了一巴掌后自动放弃回家专心种田去了。
熟能生巧,年轻时候的周竹生打一副木砻快则半天、最多不超过一天就能完工,当天打好当天就能用,又快又好,一副好木砻一个早上能推3担谷。周家世代做木砻,在分宜有名气,到了周竹生这里,将木砻制作手艺继续发扬光大。一传十、十传百,分宜县各乡镇的村民,还有吉安的慕名而来,都来请周竹生去打木砻,上门的人络绎不绝,天天都有人来,说好哪天去,定好时间。那个时候交通不便,要去哪里全靠两条腿走路,周竹生天没亮就挑着一套打木砻的家伙出门,一走就是几个小时,到了雇主家做好活再摸黑回家。
木砻是易耗品,推一万斤谷就会坏,家里人口多用的勤的一年一换,少的两年一换。周竹生打了多少副木砻?老先生粗略一算,“一年起码要做100多副,至少也有几万计”。
技术的变革日新月异。60年代以后碾米机逐渐普及,传统的木砻没了市场,以往门庭若市的周竹生家渐渐冷落下来,周竹生收起了那一套朝夕相处的工具。因为木砻碾出的糙米不破坏米粒的营养层,用这种糙米酿制的米酒,酒质清、口感醇香,偶尔有村民寻来请他去打木砻,专门用来推糯米酿酒的,周竹生保持着不变的职业惯性,仍能熟练地制作出来,不同的是,随着年岁渐长、体力下降,曾经只要半天的活计如今要做上三四天。
2
打木砻,不简单
县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放着一副周竹生老人打制的木砻,见过的人第一眼觉得很平常。
木砻制作原料非常普通,木、竹、泥、树片、苎麻,材料极其易得;制作工具简易,锯、斧头、木锤、竹尺、篾刀、木铲、耙子、刮泥卷刀、蔑棒、砻皮、竹帚、砻心、苎麻绳,13样工具全由打木砻的师傅自己制作 构造简单,砻架、砻桶、竹筐再加上上下两片砻盘;看似稀松平常其实制作工艺却很复杂,最是细致,需要更多的细心和耐心。制作一架木砻,要用上木工、篾工、泥工等多样技艺,由10多道精细复杂工序构成。要打出好用的木砻,全凭师傅的手艺。
制作木砻的13样工具
2010年,县文化馆拍摄了一组周竹生老人现场制作木砻的照片,记录下了木砻的制作工艺流程。
打砻架
首先截木取材,做个放砻磨的十字形底架;用弯斧破材、用竹箍固定,做成砻桶。截取硬木做成砻心、砻担;砻担两边各凿上2个安放砻擘手的小洞,在砻心上设置小砻担,两者用于调节土砻重量和出米量。如果砻磨盘过重,就略微松开棕绳,给小砻担松绑,或把砻擘手安放在靠外的小洞里。反之,则相反。
编竹筐
精选毛竹破成竹篾,沿上下砻磨口,绕织成一个花箍。上下各一个,这是上下两个砻盘成型的外箍。同时编织一个底径与砻盘一致的圆台形无底竹筐,这是套在砻盘上装待磨的谷子的漏斗。
炒树片
把老红竹片或树条(最好用粟树)截成规则片条。放入锅中,用细沙来回翻炒均匀使竹片或树片受热稍稍弯曲变成暗红色或暗褐色这是准备镶嵌在砻盘上的砻牙。
筑磨盘
把80斤黄土、10斤石灰、5斤松毛拌匀捣粘实;然后倒入上下两个编好的砻箍中,用木棰、铁锤夯实,抹平。在上磨盘上留出一个进谷子的漏斗形孔穴。
和泥、筑磨盘
烘磨盘
用稻杆对磨进行烟火烘干至八成。
嵌砻牙
将炒好的红竹片或栗树片以60°—70°的夹角,上下磨盘分别按逆时针、顺时针方向,规则地镶嵌在两个砻盘面上,就做成了上下砻盘。
组装
把各个部件组装起来,成为完整的木砻。
试磨
把干谷倒入竹框中,推磨,使磨面凹凸平匀有致。
“打土砻——现试”,这句俗语,是对打砻师傅技艺高超与否的准确判断。木砻打好后,倒入干谷,当场试磨。如果能脱谷壳、出米率高,就说明可以正常使用。反之,师傅要反复修改,直到能出米为止。
3
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60年代以后,木砻推米这种传统技艺在农村生活逐渐淡出,退出历史舞台,木砻制作技术在大多数地方已经失传。周竹生作为推子技艺的传人,至今还能制作,使一项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挽救。
2010年,湖泽木砻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省级层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县有四项,全市有12项。湖泽木砻是当之无愧的又一张湖泽文化名片。
作为传承人,周竹生虽然眼不花耳不聋,行动自如、身体康健,但毕竟已是91岁高龄,传承了三代的木砻技艺能不能后继有人,是老人悬挂在心的大事。
周竹生给儿子讲解打制木砻的工具
周竹生的儿子周兰根50 多岁,为方便照顾二老,没有外出打工,在镇上做零工挣钱养家,从小耳濡目染,是继承木砻技艺的最佳人选。但是老人心里清楚,自己学手艺是生活所迫,靠手艺能够养家,今时已不同往日,儿子要学全凭兴趣和毅力,没时间没动力,说一句传承何其艰难。
周兰根每年会陪父亲去参加市里的非遗传承人座谈会,除了领一笔专门的补助,父亲传承人的头衔也让他感觉到一份尊重和光荣。要不要继承父亲的衣钵,把祖传的技艺延续下去,周兰根考虑了很久,一直下不了决心,有现实生活的因素,也有畏难情绪在里面。“学手艺不是一天能学会的,要坚持,手要练熟”,周竹生常在儿子耳边念叨。但是周兰根学一阵停一阵,只是学了个皮毛,破蔑编筐、筑磨盘这些核心技艺还没有学到手。
“父亲百年之后,如果我没有学会,这门技艺不就失传了?”眼看父亲年事已高,这样的焦虑也越来越重。周兰根决定,利用做工的空闲时间,回家跟父亲从头学习。
能够传承下去是一方面,或许我们还应该思考一下,湖泽木砻有没有跟现代社会生活和市场接轨的可能?比如融入农耕文化游,让游客体验木砻推米,领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文化内涵;融入市场方面,木砻推出的糙米营养价值高,也是酿米酒的最佳原料,手工糙米、手工米酒有可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总而言之,湖泽木砻这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来自个人、政府、社会的共同关注和探索,让这项凝聚着湖泽人民智慧结晶的传统技艺能够永远流传下去。
来源:湖泽镇
编辑:王志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