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介小哥”到防疫“小蓝”
今年4月下旬,北京出现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昔日西装革履的房地产经纪人穿上蓝色防护服装,化身防疫“小蓝”,帮助社区进行扫码测温、身份证扫描、试剂盒转运、秩序引导、场地布置、搭建帐篷等核酸检测辅助工作,积极参与到社区疫情防控各项志愿服务工作中。
北京链家共有108个经营大区,每个大区管理十几家门店。“据不完全统计,4月23日至今,108个大区的1460余家门店都参与了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共出动志愿者22000人左右,服务1000余个社区,总服务时长约为12万小时。” 北京链家置地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尹晓珺告诉记者。
志愿服务充满挑战
5月14日,海淀区水清木华园采取封控措施。该小区有居民686户,当日封控在小区内的居民1998人。封控突然,居民需要生活物资,为更快将居民物资送进小区,北京链家五道口大区支部书记李忠义迅速组织志愿者,自5月15日开始驻守在水清木华园小区西门负责分拣快递,每天服务时长都在10个小时以上。
对志愿者来说,第一次做这件事也充满挑战。每天配送量很大,有时候难免出现失误。据志愿者王益回忆,有一次,有位居民的单子被风刮飞了,晚上9点打来电话,才知道他买的菜没有配送。
考虑有部分居民因特殊原因不能间断服药,该支部还组建一支由志愿者牛仕举带队的应急小分队,为居民去医院挂号排队购药。医药费前期均由经纪人垫付,事后居民按照票据付款。
除了生活物资配送问题,海淀区燕归园、中关村北一条、中关村北二条、三号院、中科院人才公寓等5个管控小区内,很多学生无法返校上学,居家期间打印作业需要猛增,但附近打印店多数已停止,链家临时开放附近几家门店,专门为小区内的学生免费打印并送到小区门口。
“一天下来,每位志愿者要完成50个左右的各种任务,派送工作马不停蹄,期间有顺道的物品也一块带过去。每天水清木华园社区近1998位居民的口粮和物资随时等待补给,志愿者们几乎一人承担三四个人的活儿。” 李忠义告诉记者。
帮社区居民“团菜”
5月5日,北京市成寿寺附近的中海城社区被封控,居民家中需要米、面、蔬菜、鸡蛋。得知这个情况后,北京链家中海城店先后建起了4个微信服务群,担起了社区“团菜”的责任。
“团菜”服务起初源于一个微信群内的需求。疫情之前,中海城店自建了一个“社区服务群”,以方便居民在门店临时存放物品。小区封控后,门店想着为居民们做点事,商圈经理周建营就在群里发了“跑腿买菜”的通知。
得知这些“绿马甲”可以跑腿送菜,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进来,微信群也由最初的一个仅30人的小群扩充到现在的4个四五百人的大群。每天,大家争相将需求发到群里,订单也从最初的每天20多单,增加到后来的四五百单。
随着订单量激增,20多位志愿者进行“一对一”跑腿显然不太现实。周建营便主动联系了线上平台,以方便居民集中采购物资。居民每天晚上在平台下单,第二天一早,平台会将物品集中送到门店,再由店里的志愿者们分拣配送,打通了送菜的最后100米。
“青椒和尖椒是有区别的,就连豆角都分好几种……要是不仔细看菜品上的标签,很可能会弄错。”志愿者李建仁说。分拣菜品是个细致活儿,居民们购买的物品有多有少、品牌各异,刚开始一些年轻志愿者分不清菜品,送错门户、菜品对应不上时有发生。
经过几天的分拣配送服务,大家形成了一套“统一分拣 装袋打包 配送到户”的成熟“团菜”流程。早晨8点,居民“团购”的物品到店后,志愿者先在店前三四十平方米的空间分类铺开,紧接着两人搭档,一人对单子、一人分拣,随后交由另一位志愿者装袋,再次核对一遍订单物品后,骑电动车进行派送。每次配送完菜品,志愿者们会第一时间在微信群发送通知,请居民们及时取走。
门店成为志愿者“后勤基地”
为应对疫情,“大白”来自各行各业,通常从早上六七点钟工作到晚上,日常吃饭、休息、如厕都需要解决。北京链家充分利用已建成的“工会暖心驿站”,为社区志愿者提供临时休息、饮水、如厕等服务,为周边居民提供应急打印服务。
根据防疫要求,5月13日起,链家全市绝大多数门店已停止现场作业。与此同时,有500多家门店根据街道和社区要求,作为志愿者后勤补给站,作为志愿者临时歇脚地。
有的门店紧邻核酸检测点,采样工作人员进入门店休息、如厕已成常态;有的门店免费为志愿者、执勤人员提供饮水;还有的门店从早7点开始为居民打印学生作业、报名表等各种文件、材料,全天打印机不停歇。
4月25日以来,和谐家园社区连续20多次核酸检测,核酸检测地点在和谐家园二区广场,距离链家和谐店很近,为了支援社区核酸检测,经纪人主动找到社区党支部书记刘艳芳,把店面共享出来,至今服务时长100多小时,服务医护人员30多人。
赖志凯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