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5月,北京某高校本科毕业生李思的就业路走到了“关键阶段”。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天,她等来了并不理想的考研成绩,又被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了求职的节奏。如今,她每天聚精会神地趴在电脑前,筛选企业信息、海投简历。“是挺不容易,但机会还是有的,要仔细把握。”
李思是今年高校毕业生大军中的普通一员。
数据显示,今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达1076万人,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受国际疫情影响,这两年返回国内就业的海外留学生也不断增加。
一场事关千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保卫战”,如何打赢?
“就业优先战略”落地有声,政策“大礼包”频频助力:人社部等十部门启动实施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教育部开展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就业促进周等活动在各地接连举办……
记者走访发现,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仍大量存在,但供与求之间,一个个断点有待弥合:不同学历毕业生,“两头”抢手“中间”遇冷;不同行业用人单位,有的一岗难求,有的无人问津;甚至同一个学生、不同求职时间,能获得“offer”的概率也大不一样。
一头“盼就业”,一头“愁招工”。问题缘何而生,断点怎样补齐?记者多方调研,寻找答案。
毕业生:“两头”抢手“中间”冷
春节以来,李思已经在网上“海投”出100多份简历。“也参与过几家企业的线上面试,不太满意。”对于第一份工作,她有个“小目标”:行政岗位、待遇稳定、不要出差。
这恰恰是今年就业市场上最为稀缺的岗位。
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2021年四季度全国“最缺工”100个职业中,43个属于“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排名前10的职业均为营销员、餐厅服务员、车工等,很多高校毕业生的求职意向与此并不匹配。
与李思面对的预期与岗位供应的错配不同,江苏某高校毕业生刘成则一直感慨自己“错失良机”。
往年招聘会资料图。新华社记者刘颖摄
毕业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刘成本来手握“一把好牌”,却因执着考研先后错过秋招、春招。等他从考研失败的沮丧中走出,行业内较大的用人单位早已完成招聘。
“企业校招分为秋招和春招,分别在9至11月和次年3至5月进行。一般来说,规模较大、质量较好的企业在秋招季就完成了招聘计划。”武汉一家芯片企业负责人曾华在秋招时明显感觉“学生不太积极”,“很多人在准备专升本、考研等考试,无暇求职”。
记者走访发现,除了求职者预期与岗位供应的错配、企业招聘与学生求职时间的错配外,今年就业市场中不同学历求职者“两头”抢手“中间”冷的现象愈加突出:知名高校博士生、技工院校毕业生、优质职教本科生颇为抢手,而毕业人数最多的普通院校本科生甚至硕士生找工作则相对困难。
重庆大学举办访企拓岗促就业人才供需对接交流会。
智联招聘执行副总裁李强观察到,今年专科院校毕业生签约率逆势升高5个百分点,超过普通本科。5月7日,海南发出博士招才“英雄帖”:首批1316个博士人才需求岗位,人均年薪约35万元,最高年薪达100万元。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吴学敏介绍,截至目前,该校首批专科起点入学的2年制本科生已有68.44%落实了就业岗位,平均年薪超过9万元。
用人单位:“看简历很丰富,上岗后却无所适从”
几套桌椅、一部手机,外加厚厚一摞招聘资料,北京某企业直播间里,招聘主播刘一璐正忙着连线——疫情之下,线上招聘成为招聘新趋势。
但参与多次线上招聘后,南京某科技公司主管人事的副总经理林景认为“中间好似有堵墙”:“我们不能全方位了解学生,学生也无法到现场感受企业氛围,影响了‘双选’效果。”
像堵墙一样隔开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不只是招聘形式的变化。
记者走访企业发现,部分岗位缩招的同时,很多中小微企业、新兴业态和传统制造业、中西部地区及基层企业仍存在用人缺口。受地域认知偏见、信息沟通不畅、求职者能力欠缺等因素影响,此类企业往往“求才不得”,陷入“招工难”的境地。
同时,如何透过简历与面试“看准”人才,也是企业面临的一道难题。
“看简历很丰富,上岗后却无所适从。”不少企业受访者感慨,一些毕业生学历、专业甚至实习经历都符合用人要求,但上岗实习后才发现,在实践能力等方面差距较大。
贵州大学学生参加企业招聘宣讲会。
对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李长安分析:一方面,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无法与个人预期匹配,最终求人而不得;另一方面,求职者能力水平与岗位需求之间存在差距,只能望而却步。
近日被广泛关注的“月薪1.4万元都招不到机械专业学生”,就是例证。据报道,“招不到”是因为该企业心仪的人才早已被其他“大厂”以更高工资提前签约锁定,而给出1.4万元月薪的制造企业已是“下了很大决心”。有评论称:“中国的部分制造企业需要及时更新市场观念,正确看待制造业人才。”
弥合断点:学校企业是重要两端
记者发现,面对激烈的求职竞争、演变的就业形势,一些大学生的应对颇为吃力。
“应届生对就业市场的快速变化和定价认知明显滞后。”多家招聘企业和服务平台反映,为了回避矛盾,不少毕业生对职业选择进行延迟性决定。
“要学会提高专注力和自制力,在单位时间内提高求职效率。”Boss直聘研究院院长常濛说。
3月27日,沈阳大学的学生在宿舍参加网络就业双选会面试。新华社发
“很多毕业生还找不到求职的感觉。”陕西某高校就业中心指导教师刘梦然发现,有学生第一次线上面试时,穿着卡通毛衣就打开了摄像头。当看到屏幕那边身着正装的HR时,“一下就蒙圈了”“稀里糊涂结束了面试”。
她还经常发现学生“一份简历海投天下”:“既不了解求职企业,也不了解自身优势,更不了解两者之间在哪里能产生好的‘化学反应’,成功率自然大打折扣。”她认为,面对新的就业形势、招聘形态,大学生亟须提升自身“求职力”。
“听说有同学拿到了比这个高的薪水,为什么我不能?”林景在招聘中常听到此类诉求。他表示,毕业生要树立“就业既要看当下,又要谋长远”的良好心态:“每个人能力各不相同、岗位各有差异,忽视行业前景、上升空间等综合要素的单一择业观会让人错失不少良机。”
3月29日,东北大学的老师(左)为学生提供就业政策咨询。新华社发
更多受访专家表示,漫漫求职路上,毕业生所面对的困惑不能仅靠个人求索来排解,学校、企业更应成为解难纾困的主体——而且,功夫不仅在当下,也在平时。
“尤其是在新兴产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学校的专业设置、知识技能培养往往滞后于产业迭代的步伐,理论与实践之间衔接不够,人才的学校培养、企业接收之间存在断点。”北京联合大学教授汪昕宇认为,“高校与企业须双向发力,让学生习得真本领,才能破除求职乃至成长路上的一道道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