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新京报专访时,励小捷介绍,从提出“拯救老屋行动”至今,全国已经有四个县完成试点修缮,下一步或将以每年两个省份的节奏继续推进行动的实施。
低级别文物是文保工作痛点
新京报:“拯救老屋行动”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
励小捷:目前,私人产权文物和低级别文物,仍旧是文保工作痛点。从我国文保制度来看,绝大多数产权是国有。农村建筑不同,特别是在传统村落中,大多数都是世代传承下来的祖宅,产权是私人的,经过几百年风雨,保存状况堪忧,让农户自主维修成本较高。2016年,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在中央财政和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开始资助传统村落中的私人产权老屋修缮,初心就是保护这些散落在全国各地农村的低级别文物。
新京报:老屋等低级别文物的数量有多少?
励小捷:我国文物资源是按照金字塔形等级排布,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未定级的“三普登录点”,总量超过76万处。其中,低级别文物建筑包括市县级文保单位和未定级别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有64万余处。
目前,不论是保护经费,还是管理体制、人员配备,重点还是放在了国保级,而我国文物“宝塔”的基座,也就是大量低级别的文物,还缺乏相应的保护。
拯救项目启动后,采用整县推进的办法,一个县投入4000万。首先选择了浙江松阳县、江西金溪县、云南石屏县和建水县,开展为期三年的拯救行动,实际上,具体执行起来,有的村落工期甚至接近四年。
新京报:具体是怎样实施的?
励小捷:在过程中,以农户意愿为前提,老屋是文物保护对象的农户,可提出申请,经过地方和基金会专家评估,共同商量出修缮方案,按照“小问题自己修,大问题请施工队修”的原则,修缮所产生的费用,由基金会和农户各承担一半。并且,基金会修房子的钱直接打到农户手里,中间没有任何其他环节。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松阳、金溪两县的政府,还通过相关项目进一步帮助农户解决资金问题。
要让农户认识到“修老房子有价值”
新京报:怎样去调动村民修老房子的积极性?
励小捷:修缮老屋,跟其他文物不一样,需要坚持农户自愿,充分尊重农户意见,让农户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当农户意识到“我修老房子有价值”的时候,这件事就好办了。
新京报:修缮好的老屋能带来哪些利好的影响?
励小捷:我们倡导的是,修好的老屋要得到利用,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能够活化利用的老屋优先安排修缮,让老房子进一步创造价值。目前老屋活化利用的方式,最常见的就是民宿、农家乐,还有的老屋活化利用成公益性公共空间,比如养老社区、图书馆、展览厅等。
新京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拯救老屋,是否释放了全国推广的信号?
励小捷: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到农村建设。在这个部分当中,明确了一项任务就是实施“拯救老屋行动”。“拯救老屋行动”见诸中央文件这是第二次,第一次是2018年,被写入中共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我们希望,下一步能在原来整县推进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和提升,在传统村落资源最丰富、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每年按照1-2个省份,持续开展拯救老屋行动整县推进项目,带动形成传统村落主动保护的氛围。至于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实施,需要通过撬动地方的制度政策倾斜,让全国更多地区行动起来。
4大“样板间”
“拯救老屋行动”项目的实施,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资助修缮资金的50%,带动村民出资和地方政府整合其他项目资金解决50%的修缮资金,同时还吸引了设计研究团队,无偿为传统村落提供智力支持和志愿服务,以此形成财政资助为推动、房屋产权人为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传统村落保护新模式。
2016年起,整县推进项目分别在浙江省松阳县、江西省金溪县、云南省石屏县、云南省建水县四个县展开,实施了12个村的“特色村落保护”项目,共投入资金1.71337亿元。
利用型模式
松阳老屋大多是以夯土墙、马头墙为特色的明清至民国时期建筑,曾面临着梁柱糟朽、墙体坍塌、屋面渗漏等现象,无人居住维修进而加速了老屋的衰败进程。
松阳县整县推进项目共修缮142栋老屋,这也是我国第一次在一个县域内实现传统村落整体的保护与利用。
具体操作:村民自愿申报,参与制定修缮方案,村民自己选择施工队伍,补助资金直接补贴给村民本人。
效果影响:外出打工村民陆续回乡,一大批长期在外打工的村民回家开发乡村旅游、搞特色种植养殖,还有搞非遗项目、公共文化服务等,激活了传统村落。据统计,经过老屋拯救行动后,全县超过60%的乡村植入了民宿、康养、文创等新业态。
抢修型模式
金溪老屋大多数是赣派建筑,青砖黛瓦白沿边的建筑特色,区别于徽派建筑,有人称金溪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古村落博物馆”。经过上百年的风雨洗礼,金溪老屋也面临着雨水侵蚀、房屋倒塌等损毁的风险,其中不少村子面临着9成的空心问题。
金溪县整县推进项目保护了651栋老屋,在四个项目中体量最大。每栋老屋平均有4-5户村民,总共涉及3000多户村民,受益人口近万人。在维修中,当地政府整合其他项目资金,为村民增加补助,最终村民只出20%的维修费用,特别贫困的村民还能得到全额资助。
具体操作:以保护为前提,对村民亟待修缮的老屋进行抢修,控制单栋老屋的维修成本,尽可能维修更多的老屋。
效果影响:金溪县对部分老屋进行了托管,村民们得到了一定租金,享受到老屋带来的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村民们重新认识到了自家老屋的价值。据悉,在拯救老屋行动的引领和带动下,社会力量参与维修老屋的积极性高涨,初步统计,近年来,当地企业和个人已维修了200多栋老屋。
利用 抢修型模式
建水县整县推进项目共修缮87栋老屋,在修缮房屋的同时做好整个村落环境的保护及文化传承,让老房子用起来,活起来。
具体操作:根据本地的财政力量出发,针对老屋的不同难题,采用了抢修和利用两种模式相结合的修缮方式,因地制宜。
效果影响:在建水县,拯救老屋行动,不仅仅只是修缮房屋,还涉及村庄环境的营造、文化及民风民俗的传承等方方面面。以一栋房子带动整个村的面貌改变,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等得到提升,村容村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植入新型业态
石屏县“拯救老屋行动”整县推进项目修缮完成老屋98栋,涉及7个乡镇25个传统村落,修缮建筑面积达到近5.3万平方米,资助232户村民,其中有28户低保户。
具体操作:作为曾经的贫困县,抓住拯救老屋行动,带动贫困户,助力脱贫攻坚,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
效果影响:通过老屋修缮,动龙港、符家营、小瑞城村、郑营、岳家湾、化石村6个乡村,植入雅集生活馆、村史馆、农家乐、文化产业、艺术家工作室等新型业态。
B04-B05采写/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编辑:陈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