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哈尔滨2月10日电 题:“雪容融”设计者姜宇帆:一个“雪容融”身带“中国气场”与世界共享
中新网记者 王妮娜
北京冬奥会期间,“冰墩墩”一“墩”难求,火得一趟糊涂,相对于萌萌哒、憨乎乎、又颇具科技感和未来感的“冰墩墩”,大红灯笼、小雪花脸的“雪容融”如今也火“出圈”。
一个“雪容融”,尽显“中国范儿”。
作为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的设计者,姜宇帆10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设计‘雪容融’之初,也是想让中国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姜宇帆家是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的,以“红灯笼为元素,东北雪打灯”为设计理念设计。
“我们是边境小城,小时候过年,除夕夜守岁,家里挂红灯笼,整个小城到处都是红彤彤的灯笼,温暖、喜庆,这是我脑海中中国年的样子,与家、团圆、美好相连,这就有了我最初的创意。”姜宇帆说。
“雪容融”和设计团队的“全家福”。 姜宇帆提供我国有一句民间谚语是“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正月十五下雪,就预示着来年有好年景,这就有了“雪容融”头顶上的“一小堆雪”。
“小时候,我们小孩一到冬天就打雪仗,有时候雪打脸上,糊一脸雪,我就想到这点,‘雪容融’的脸上就有‘一脸雪’”。姜宇帆说,红灯笼、雪打灯、打雪仗,都是像姜宇帆一样东北人带着温暖“年味”的美好记忆,如今,她通过“雪容融”,将这些美好的中国文化、中国民俗与全世界分享。
从2018年开始,包括姜宇帆在内的“雪容融”设计团队的16人,用了300多天,出了32套修改方案,画了1万多张草图,终于诞生了这个看着喜庆、又灵动、温暖的“雪容融”。
在设计“雪容融”之前,姜宇帆就很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她会研究各种“如意纹”、“长城纹”,也会经常查看学习和中国文化相关的论文。
“‘雪容融’的头顶的小挂钩和脚上的小花边都是‘如意纹’,头上还有13只鸽子纹,寓意第13届冬残奥会,与鸽子纹相连的图案是北京地标性建筑——天坛,整体上看借鉴了中国剪纸的艺术形式。”姜宇帆说。
随着冬奥会的开幕,“冰墩墩”难求,“雪容融”也火了。姜宇帆发在自己微博上的“雪容融”视频累计点击量超过了10万,粉丝儿们都亲昵地管姜宇帆叫“融融妈咪”,还会留言说“我是融宝的粉头,豆豆眼、小胖脸、小短腿直击我心,还会发光,红扑扑真好暖……”
姜宇帆说,团队设计的“雪容融”的肚子可以发光,希望能点亮每个人心中的梦想。如今,姜宇帆已经在读研究生二年级,她说,她未来要从事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设计方向,“雪容融”让她变得更坚定了,她想要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完)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