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一代讲解员齐吉祥—— “我想让更多人感受文化的魅力”(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2021-11-18 15:55  阅读:481 

齐吉祥在讲解中。

资料照片

齐吉祥近照。

本报记者 施 芳摄

人物小传

齐吉祥:1940年出生于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一代讲解员、终身研究馆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原中国历史博物馆群工部主任、中国博物馆协会社会教育委员会主任、北京博物馆学会社会教育委员会主任,著有《中华文物大观》《中华文明之光》《走进博物馆丛书——中国历史博物馆》《国宝的故事》等,参与编著《中华文明史》《中华文化史图鉴》,曾主编《中国历代珍宝鉴赏辞典》、七年级《中国历史》教科书等。

每天早晨7点起床,晚上11点半休息。年过八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一代讲解员、终身研究馆员齐吉祥,至今也毫不懈怠……

书房里,他正埋头沉浸在《一词一世界》的创作中。老伴问他:“你什么时候写到头?”他笑答:“小车不倒只管推!”

距离他开始在中国历史博物馆(2003年与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工作,已过去62年,当年的一幕幕,依旧清晰地在他的脑海里闪现……

“我遇见过不少大专家,他们的风范深深地影响着我”

交谈中,齐吉祥语速不疾不徐,“上学时,每逢新年晚会我都登台朗诵,还经常主持升旗仪式。”齐吉祥说,可能正是这个特长改变了他一生的轨迹。

齐吉祥幼年家境贫寒,但学习格外专心。在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就读时,作文是他的强项,数学、物理也很拔尖。

一天吃午饭时,同学们还兴致勃勃地聊着各自报考的学校;午饭过后,班主任突然通知齐吉祥和3名同学去参观一个党史陈列展。

李大钊牺牲时的绞刑架、朱德南昌起义时使用的手枪、刘胡兰就义时的画像……展览大多是实物,加上寥寥说明,同学们匆忙看过,没留下深刻印象。

“给你一个当讲解员的机会,以后给全国观众讲,怎么样?”参观回校,校长微笑着问。

“试试吧!”短短几秒钟,19岁的齐吉祥做出了影响一生的决定。

原来,为了筹建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4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和60名普通高中毕业生成为第一代讲解员。

当时,中国历史博物馆还没完工,齐吉祥在故宫雁翅楼办公。一天,一位身形瘦削、戴着厚底眼镜的陌生人推开门,操着浓重湘西口音说:“我是沈从文,带你们到故宫去看看!”

先后3次,沈从文领着明清组的4名新讲解员在故宫里边看边讲解,耐心回答他们的各种问题。起初齐吉祥并不知道他的身份,只是感觉这位穿着朴素的长者见识很广,瓷器、丝织品、书画等知识张口就来。后来,齐吉祥经常骑车到东堂子胡同,把自己的新作拿给沈从文看。他总是停下手头工作,用毛笔仔细修改,一手小楷工工整整。

“我遇见过不少大专家,他们的风范深深地影响着我。”在一次讲解中,齐吉祥结识了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便向他请教赵州桥的知识;没想到,茅以升热情地把住址告诉他,嘱咐他去家中取资料。随后几年中,齐吉祥10多次登门求教,那些资料完好保存至今……

“要当好讲解员,首先就得尊重观众”

“每天一开馆观众就涌了进来,平均一天要讲解三四场”,尽管讲解员并不是热门岗位,齐吉祥却干得格外起劲,“1万多字的讲稿,背得滚瓜烂熟。”

可背着背着,眼见观众越来越少。有时观众问一些讲稿上没有的问题,他只能尴尬地摇头:“不知道!”

讲解怎么才能吸引人?原中国历史博物馆群工部的30多人特意来到北京市百货大楼,向全国劳模张秉贵取经。“要根据顾客的需要推荐糖果,譬如送老人的糖果不能黏牙,喜糖花色要漂亮……”张秉贵颇有心得。

听到这里,齐吉祥恍然大悟:讲解不能千篇一律,要针对不同观众进行个性化讲解!

讲解要生动,讲解员肚里得“有货”。“他总是抓紧时间去学习”,在女儿王薇的记忆里,半夜醒来,经常看见齐吉祥在台灯下看书、写文章;他是王府井新华书店的常客,跟许多店员成了朋友;每隔一两天他就去图书馆,看见有用的知识赶紧抄下来;上下班需要步行40多分钟,他就在裤兜里塞上小卡片,边走边背……

日积月累,齐吉祥家中俨然成了一个文史资料库:靠墙几排小抽屉里,一张张小卡片整齐排列,贴着汉唐史、明清史等标签;10个大书柜,3000多册藏书,根据文学、历史、传记、少儿等分类摆放;一摞摞剪报,按照人物故事、小知识、节俗、北京等主题分类;一沓沓泛黄的纸张上,记录着为不同团体讲解制订的计划……

齐吉祥与观众的故事还有很多。有一回,几十位沈阳来的历史老师约他第二天讲解,可是当天他另有接待任务……“可不能让他们白跑一趟”,下班后,他从阜成门的家中骑车赶往西直门,一家一家旅馆打听,花了一个多小时才找到这些老师,改约了时间。老师们既意外又感动,齐吉祥说:“我想让更多人感受文化的魅力。要当好讲解员,首先就得尊重观众。”

“能给观众面对面讲解文物,这是我最大的享受”

“小朋友们,这个青铜器大不大呀?三五个小朋友手拉手围不住它,几个同学加起来还不如它重!”齐吉祥弯下腰,目光平视,面带微笑,娓娓而谈,周围一群小朋友听得入了神!

齐吉祥对小观众格外用心,这源于他30多年前的一次经历。在一次唐代文物展上,一名小男孩跟随爸爸边走边看。起初,孩子饶有兴味地问这问那,爸爸回答不上来;转头看边上的说明,也只有简单介绍。“展览真没意思”,不一会儿,父子俩嘀咕着扫兴而去。

受这一幕触动,齐吉祥尝试用孩子易于接受的方式,去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他从一杯茶入手,讲瓷器、茶叶等缘起,让孩子们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永乐大钟内外铸有经文20多万字,无一差错,他告诉孩子们这不仅仅是技法高超,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怎么讲观众才能听得懂、喜欢听、记得住?”齐吉祥不断摸索,形成了因人施讲的独特风格,如今已成为博物馆界的共识。随着在业内声望越来越高,齐吉祥先后有3次当馆长的机会。“能不能不去?”他找到领导表明心愿,“能给观众面对面讲解文物,这是我最大的享受。”

多年来,齐吉祥几乎给全国所有省份的讲解员都上过培训课。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北京自然博物馆的讲解员高源先后获得北京市十佳讲解员、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等荣誉。欣喜之余,齐吉祥嘱咐他:“一定要坚守岗位,继续讲下去!”

“学犹掘井”,这是上世纪70年代,齐吉祥特意请一位书法家题写的座右铭,一直挂在客厅醒目处,借此提醒自己要不断学习、不断精进。齐吉祥做到了!历时3年,他写就《这个历史太有趣》一书。全书共8册,从古人吃饭、穿衣、休息等具体的生活场景入手,带小读者走进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去年,齐吉祥在抖音上开设“齐爷爷说历史”专栏,先后发布近40个短视频,生动有趣的讲解吸引了近万名粉丝,收获近5万个点赞……

■记者手记

动真情 下苦功

一名讲解员,何以成长为知名的文史专家?我们在齐吉祥六十余载执着坚守、孜孜以求中,找到了答案。

是他,始终把尊重放在首位,真诚地对待每一位观众,用一场场高水平的讲解赢得公众的喜爱。是他,虚心求教,勤于钻研,不断提升自我,在服务观众的同时,成就了一番事业。

“没有小岗位,只有小人物”,谈起一辈子的讲解工作,齐吉祥神采飞扬,周身洋溢着热情……诚然,像他一样,万千劳动者只要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拥有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

《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18日 06 版)

38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