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变废弃矿山为金山银山 ——萍乡市安源区矿山生态修复的实践之路

2021-11-10 16:14  阅读:415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气质,一座城市也有一座城市的使命。

99年前,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书写了辉煌一页。

如今,因煤而兴也因煤而困的萍乡市安源区,顺应人民期待、留住城市未来、提升发展质量,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笃定去黑转绿的信念,誓把“煤都”变成“绿海”,坚持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宜建则建,将生态修复和经济转型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生态修复+”路径。近日,记者深入山村矿区,感受安源前所未有的变化。

去“黑”转“绿”

自1898年起,由安源矿、高坑矿、青山矿等矿坑组成的安源煤矿登上了历史舞台。在历史长河里,安源煤矿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煤炭多年支撑着当地经济的半壁江山。

然而,挖出了“金山”,却毁了“青山”。20世纪末,低层次、粗放式的开采,造成植被破坏,矿区水源枯竭、水土流失、山体下陷、煤矸石及矿渣堆积,留下抬头难见日、低头见煤灰的环境问题。

怎么办?安源路在何方?摆脱“路径依赖”,跳出“资源陷阱”,安源坚持 “保护为先、发展为要、民生为本”的方针,按照“重点突出、分类施策、阶段治理、全面复绿”的原则,有步骤有计划地综合整治和保护耕地、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经初步调查,安源区全区废弃矿山面积8230亩,一个个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山如同一块块难看的疤痕散布在青山之间。为了抚平这些“伤疤”,安源区制定出台《安源区废弃矿山总体生态修复方案》,因地制宜,逐步修复。

近年来投入8500万元,着力打造阳光花海、青山中医药养生小镇等项目,对城郊略下烂泥冲等区域进行废弃矿山环境治理,涉及面积约2300亩,旨在实现从“地下开挖”到“地上开花”的转变。

曾经因煤炭经济35次登上《人民日报》的高坑镇王家源村,高峰期遍布着大小100多家煤矿,也留下了大量损坏的山体和废弃的矿井。百年煤村痛下决心,封矿洞关煤井,对废弃的煤矿进行填埋,对堆积的废渣进行平整,对矿山进行复绿,近5年投资数百万元在王家冲、紫家冲等地种梧桐植榔树,对矿山进行复绿。如今,1000亩的植树区,树干高耸挺拔,树叶层层叠叠,遮天蔽日。王家源村也成为国家级生态村。

…………

据统计,安源共有废弃矿山143个,目前已修复87个,预计明年底将全部修复完成,修复后可新增耕地818亩、林地4218亩、工业平台2497亩、矿旅融合项目地697亩。

点绿成金

存入“绿水青山”,取出“金山银山”。

为治理成片的煤矸石山,城郊管委会略下村对废弃矿山启动大型“手术”,削方、平整、覆土,让煤矸石与其他土壤混合,从而达到蓄水、积肥的效果。他们曾尝试引进三角梅和蜜柚,受土壤和气候的影响,果实产量低口感欠佳。

村两委班子没有气馁,而是发挥城郊优势,打出“春有樱花夏有荷,秋有紫金冬有梅”口号,栽种花木3万余株,2018年略下村推出第一届“阳光花海”樱花文化旅游节,吸引游客十多万人(次)。同时,与休闲旅游相关的花卉、农家乐、土特产受到市民的追捧和喜爱。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先后荣获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乡村等称号的林业分场,吸引来了占地3000余亩的三湾生态旅游度假区投资项目,引来了众多游客徒步休闲,形成4条难易不等的徒步路线,每周流量十万余人(次)。

在五陂镇,曾经的“污河”变身十里花溪滨河景观带,展现出满满的“吸粉力”,激活了吃、住、行、娱、购的旅游经济;守住“根”、留住“魂”,不仅有“老厂房”变身“新景区”,还有农耕博物馆、村史馆、知青印象馆等通过修旧如旧的设计,让更多游客找回记忆、珍惜当下。

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

村级在行动,乡镇在牵引,安源区更是敢于在盲区探索。为了唤醒村里的“沉睡资源”,安源通过政府扶持、社会资金参与方式,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土地利用率,推进新型农业经营组织进村入组。

“浅种田,深做库,稳沉土地造园林”“近种果,远养花,不远不近搞养殖”“黑转绿,废变宝,调整结构再升级”……

一个个宝贵经验脱颖而出,全区共发展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5家,培育农民合作社263家、家庭农场76家、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49家,带动农户增收3996万元。

一批特色产业项目点绿成金,青山镇6000亩的大城农旅片区、白源街道6310亩的生态旅游区、高坑镇的千亩辣椒产业基地,形成了以点带面发展产业的新格局。

凤凰涅槃

从“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黑”到“青山叠翠草木葱茏”,从“走路眯着眼,上街打着伞,吃饭捂着碗”到“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从“黑”转“绿”,变化的是色彩,不变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谈到煤,74岁的略下村村民文招明又爱又恨:爱的是,煤曾经是全家的生活来源;恨的是,每次下井,家人都担惊受怕,自己更是忐忑不安。55岁那年,文招明“洗脚上岸”,享受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后来还成为了“阳光花海”景区的保安,守护家乡的一草一木。

14岁就下井挖煤的朱放兵坦言,以前天是灰的,地是黑的,河是臭的,放羊还要送到5公里之外。“现在不一样,在家门口,山上种油茶,山下可放羊。”他说:“我现在还是护林员,巡山护林忙得不亦乐乎。”

大时代变革的起笔,在一个个小小村落,写下了最深情的诗行。

70岁的姚若萍是青山村党支部原书记,看尽青山村的起起落落。20世纪90年代,因煤而兴的青山村筹办各类企业近百家,同时也伴随着“一村煤灰半村土”,村里发展日渐式微。现在,青山村赋能中医药养生,以中医医疗为依托、医养结合为抓手,形成医疗、文化旅游、养生养老、中医药教学培训、中草药种植、中药研发六大板块。截至目前,青山村不仅完成所有矿山复绿,还种植了牡丹、芍药、白芨、玉簪等药材120余亩。他动情地说:“感恩党的好政策,让村里荣光再现。”

“黑”与“绿”的渐变,是苦尽甘来的释然,安源从绿水青山中蹚出金山银山发展之路,一次次迈步,只为拥有更广、更高的格局和维度,其间有改革的阵痛,却也收获了凤凰涅槃的新生。(记者 胡 萍 陈化先)

48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