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双11”预付定金反而多花钱?少点套路吧

2021-11-10 09:35 光明网    阅读:439 

“预售价479元,付50元定金后立减25元……”11月1日零点,在经历精心计算和一番“猛如虎”的操作之后,江西消费者刘小姐终于心满意足地睡去。然而,仅仅10小时过后,刘小姐就坐不住了。

原来,她发现自己预购的同款鞋子,在减去店铺优惠120元和其他优惠后,仅需付款558.50元。而此前她的尾款加上预付款,实际支付了569.17元。与匡威有着同样套路的还有FILA(斐乐)官方旗舰店。11月4日,黑猫投诉平台出现有关FILA预售欺骗消费者的集体投诉。

对于“双11”的促销套路,之前时常有网友调侃,“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收益两块五”,但这毕竟还是“赚”了,预付定金却多花钱,这可能是让消费者更加始料未及的。

如律师所说,定金具有担保合同履行的性质,如果消费者付定金后毁约,则无权要回定金。消费者甘愿承担这样的风险,主要是基于商家宣称预售价格更优惠。双方所达成的这种有形或无形的契约背后,其实是消费者对于商家的基本信任。而预售结束后,价格反而更便宜,这相当于是商家单方面违背了契约,拿“价格无法预测,具体以实付为准”来解释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首先,定价权和优惠力度、规则设计都掌握在商家手中,并非无法预测;其次,这种行为不仅欺骗消费者感情,更涉嫌价格欺诈。因此,面对消费者的大量投诉,仅依靠平台的自觉处理远远不够,有关部门应当及时介入调查,该赔偿的赔偿,该惩治的就绝不手软。 

事实上,媒体调查发现,今年“双11”,“商家先涨价再降价,最终折扣商品比原来还贵”“说是满减,当次购物不能使用,还得等到下次购物才能优惠”等问题依然存在,各种优惠规则让消费者直呼“心累”,不少消费者甚至感慨“没点奥数功底都不配过‘双11’了”。应该说,促销规则如何设计是商家的自由,但前提是不能欺诈,把消费者当猴耍。

关于这一点,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在部署规范“双11”促销经营活动时也再次强调,要提高促销行为的公开化和透明度,禁止采取“先提价后打折”、虚构原价、不履行价格承诺等违法方式开展促销。就这点看,消费者预付定金反而多花钱,明显触碰了监管红线,绝对不容纵容。 “双11”搞了很多年,规则从“简单粗暴”愈发走向复杂,这背后或与电商的竞争加剧有关,但这未尝不是对于促销本质的一种伤害。因为说到底,消费者如果需要靠付出更多的精力甚至权益风险去换取同等的“优惠”,这样一种促销“内卷”注定无法持续,它甚至会动摇社会对于电商经济的基本信任。

众所周知,不同于线下的面对面实物交易,消费者的信任在电商经济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而当猫腻甚至是欺诈越来越多,消费者只会“累觉不爱”。到头来,它所引发的可能就是对整个电商经济的信任危机。这种背景下,规范“双11”促销秩序,更加有力地保障消费者权益,显然需要有更多的重视。

其实,从最近几年监管部门关于规范“双11”促销活动的密集表态来看,也足以说明相关问题的严重性。像这次也强调,要妥善化解网络消费纠纷,畅通消费者投诉举报通道,及时受理、高效处理投诉举报,积极协助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对此,不妨就从个案的严肃处理开始。

无论如何,商家和平台都应该意识到,“双11 ”规则再怎么巧妙设计,如果最终让消费者有“被耍”的感觉,这无疑不是一个好的兆头。

46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