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山图》作为浪漫主义绘画的巅峰之作,展现出了中华疆域,特别是长江流域壮丽的山河。而这幅作品的创作主景竟与江西息息相关!
2024龙年春晚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每年的春晚,总有那么几个让人难忘的瞬间。2022年的春晚,我们记住了那台波澜壮阔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中国十大名画《千里江山图》为背景创作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用舞蹈之美引领观众步入充满现代意蕴的中华美学殿堂。这也引出了一个疑问:气势宏大的《千里江山图》的创作主景到底在哪?其实,早在2018年2月4日浙江日报刊登的《宋画专家解密:〈千里江山图主要取景庐山和鄱阳湖〉》一文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
《千里江山图》。作者供图
一
九江揽长江、抱庐山、拥鄱湖,由于自古便有长江黄金水道和鄱阳湖水道联结东西南北,文人骚客们只凭一叶扁舟,便可抵达庐山山麓。自汉晋以来,历代名人骚客竞相慕名而来,游踪不断。2018年1月20日,浙江大学故宫学研究中心主任、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余辉在央视4套《文明之旅》栏目,为大家解密《千里江山图》这幅近12米长的传世名画。在他看来,《千里江山图》的主要取景地是庐山和鄱阳湖,其中还隐藏了来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五言诗《彭湖中望庐山》。不信,可以“跃上葱茏四百旋”来庐山看看!“横看成岭侧成峰”是苏东坡笔下的庐山。《千里江山图》绘制的是山峰而非山脉,在山脉中山与山之间有关联,脉有走向,山峰跟山峰之间不可能没有关联,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忽然从地底下冒出尖峰。而在构造上,庐山正是一座块垒式的有山无脉的孤山。“一山飞峙大江边”是伟人毛泽东眼中的庐山和长江。《千里江山图》的自然景观是在大江大湖边上,耸起一片高峰,从现代卫星地图看,庐山和鄱阳湖的地理关系正好契合这一特征。画中的大山大岭屹立在江湖沼泽之畔,在北宋统辖的疆域,只有鄱阳湖畔的庐山有此特性。
“一山飞峙大江边”的庐山。作者供图
《千里江山图》中,一座座突兀的高山大岭伫立在大江大湖边,群峰簇拥主峰,还多处出现U型谷的造型,左右高峰各为冰川刃脊。水有水路,冰有冰道,U型谷就是冰川行进的谷道,地质上称“冰川谷”。根据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实地勘察结论,这是两三百万年前第四纪冰期时冰川流动时将山谷基岩创蚀的结果,也是庐山特有的自然景观,山脚的湿地就是鄱阳湖。由于庐山一带的基底是古老岩石已经刚化变硬,在燕山运动中不再弯曲褶皱,主要表现为上升和断裂。庐山上升,风化侵蚀作用剥去了一部分地表岩石,使巨大的花岗岩裸露于峰巅,庐山最高峰大汉阳峰,就是一个燕山运动晚期侵入的巨大花岗岩体。汉阳峰是庐山第一高峰,海拔1474米,据说在月明风清之夜,站在峰巅上,可观汉阳灯火,故得名。汉阳峰峰巅上,有一方形石台,名为汉王台。传说是汉代洪水稽天时,汉王避水于此峰,周围群峰都被洪水淹没,唯此峰独露洪水之止,后人为纪念汉王修建。
《千里江山图》中的U型谷。作者供图
二
《千里江山图》的画面起南端闽东南沿仙游(莆田),向西北经九江庐山、鄱阳湖,达润州(镇江),折吴郡(苏州),到开封。作者王希孟别具一格,没有像《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那样记录12世纪的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也没有像后来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那样只描绘富春江两岸秀丽的山光水色,而是将连绵的群山冈峦和浩淼的江河湖水,于山岭、坡岸、水际中布置,点缀亭台楼阁、茅居村舍、水磨长桥,加上捕鱼、驶船、行旅等动态场景,描绘精细,意态生动。《千里江山图》作为浪漫主义绘画的巅峰之作,展现出了中华疆域,特别是长江流域壮丽的山河。从《千里江山图》描绘的场景来看,除福建莆田仙游外,江西庐山、鄱阳湖以及江苏的镇江、苏州,都属于长江流域的主要范围,也是长江文化的重要支点城市。
《千里江山图》中的“岩居”场景。作者供图
庐山仙人洞。作者供图
王希孟画《千里江山图》时不到18岁,他既不太可能像苏东坡那样在畅游庐山时写下具有禅意的《题西林壁》,也不可能像现代人通过网络饱览庐山的秀色。有研究者认为,王希孟的构图技法可能参照了五代荆浩的《匡庐图》,它是现存最早以庐山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匡庐图》以高远和平远相结合的全景式构图表现峻拔的山峦和水边村居的清幽景色,结构宏大;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以俯瞰的方式将平远、高远、深远相结合的全景式的长卷构图,重峦叠嶂,千岩万壑,气势浩大。对比一下可发现,《匡庐图》层次分明,峰峦峻拔,林木瘦劲,皱染兼备,画出山势的形态变化,深远、缥缈尽得其当;《千里江山图》则气势连贯,以披麻与斧劈皱相合,表现山石的肌理脉络和明暗变化。
五代荆浩的《匡庐图》。作者供图
三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的画意场景源自孟浩然途经鄱阳湖(古称“彭蠡湖”)时写下的《彭蠡湖中望庐山》: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黯黮凝黛色,峥嵘当曙空。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
我来限于役,未暇息微躬。淮海途将半,星霜岁欲穷。
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宋徽宗喜用唐诗命题,尤其是爱出隐逸之句考学生的画意,要求学子们曲尽其意、遐想无限。所以他检验画师水平的高低,首先考唐诗,进入宣和画院后,画师必须以唐诗为题材作画,要画出诗意。这也是专家推测这幅画中的风景在庐山的又一理由。
《千里江山图》中“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的巍峨山脉。作者供图
宋代日趋发达的商业经济使得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形成了早起早行的风气,甚至五更出行已成习俗。如诗中所云:“挂席候明发”,大家在清晨就开始忙碌起来,有的船已经扬起席帆,还有洒扫庭除的童子、驾舟赶船的乘客、下山赶集的农夫、上山远行的驼队等。“峥嵘当曙空”在画中也有体现,天亮的时候,出现曙光,要把天的颜色加深,下面一点用绢的黄颜色作底色不罩染,衬出曙光初照的情景。庐山仙人洞是一个由砂崖构成的岩石洞。由于大自然的不断风化和山水长期冲刷,逐渐形成天然洞窟,是道教的洞天福地。相传吕洞宾曾在此洞中修炼,直至成仙。王希孟十分崇敬曾隐居于此的东汉隐士尚长和东晋高僧慧远等,曾言“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因此又在山坡和山脚画了一些书院和寺观。晋孝武帝太元三年(378),著名高僧慧远,奉道安之命,领着数十弟子沿襄阳、荆州东下,宣扬佛法,至浔阳访师兄慧永以践赴罗浮山之约,来到庐山西林寺,见这里山峰俊秀,气候宜人,“可以息心”,于是决定在此建寺,因寺位于西林寺之东,故命名东林寺。
《千里江山图》中在山坳中隐约可见的寺。作者供图
庐山“白鹿洞书堂”。作者供图唐贞观元年间(785—805),洛阳人李渤与其兄李涉隐居在庐山五老峰下一个四山环合、形似一洞的地方读书,养了一只白鹿,非常通人性,经常随他们出入,人称“白鹿先生”,故称这里为白鹿洞。至南唐开元四年(940),李氏朝廷在庐山白鹿洞建起庐山国学,从此便成为一所与金陵秦淮河畔国子监相似的学校,宋初扩为书堂。我们猜想,王希孟在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四月创作《千里江山图》时,应该了解历史上曾经有过的“白鹿洞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