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据媒体报道,某地一小学在情况统计表中将学生划为11类,其中包括“领导子女”“权势垄断部门子女”“家长有犯罪前科的学生”等,引起社会关注。
事件曝光之后,该校马上终止了该项调查。风波虽平,话题犹在,仍然值得说一说。摸底学生及其家庭基本情况,如果是出于个性化教育和精细化管理的目的,那么应当对此给予肯定。但从媒体披露的情况来看,这份表格标注了家长的特殊身份,譬如,企业老板子女,外地来、各种关系过来的学生。此外,对“有特点”的学生,表格也给予了特别关注。这种标签化的做法,让人怀疑是否对学生及其家庭有基本的尊重。
对此,笔者有三个担心。其一,会不会泄露隐私?统计表中,“家长有犯罪前科的学生”“辍学学生”“谈恋爱的学生”等字眼赫然在目。这些信息如果在校园、社区甚至社会上流传,恐怕会影响当事学生和家人的社会评价。特别在人生的萌芽季节,未成年人隐私被曝光会影响他们的安全感,进而妨碍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其二,会不会伤害学生人格?身份标签夸大了代际身份的影响,割裂了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联系,有违主流价值观导向。当未成年人也学会了以标签识人,内心难免会受到傲慢与偏见的侵蚀,哪里还有向上成长的动力。
其三,会不会影响教育生态?老师办公桌里放着这样一份表格,不由得让人要问,这是出于什么用意,又有什么用途呢?一份学生情况统计表的背后又会有哪些与教学无关的行为见不得阳光?因材施教,绝不是因“身份标签”施教。否则,难保不对学生区别对待,并损害教育公平的实现。
这让人想起了某中学老师言论曾被指攀附家长、歧视学生的事。在媒体公开的对话中,那位女老师痛斥学生道:“你爸妈一个月挣多少钱,别怪我瞧不起你!”从此类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实现教育公平,尤其是改变公众认知,依然任重而道远。当教育公平的价值追求在人们心中开枝散叶,它才会转化为一种强大的现实力量,帮助每个孩子实现精彩的人生。 (丹图) 【编辑:姜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