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武夷山国家公园发现两个新物种

2021-11-05 10:12 新京报   张奥林  阅读:543 

  武夷山国家公园发现两个新物种
  为两栖动物“武夷林蛙”和大型真菌新物种“多形油囊蘑”;2016年后已发现7个新物种

  近日,记者从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获悉,科研人员在武夷山国家公园范围内开展生物资源本底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两栖动物新物种“武夷林蛙”、大型真菌新物种“多形油囊蘑”。

  2016年成为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后,武夷山国家公园发现了5个新物种:雨神角蟾、福建天麻、武夷凤仙花、武夷山对叶兰、武夷山孩儿参。此次两个新物种的发现,对武夷山国家公园的生物资源本底调查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

  在福建竹叶青蛇嘴里发现武夷林蛙

  11月4日,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吴延庆告诉记者,这种林蛙目前仅发现于武夷山国家公园内,是趾沟蛙种组中的一员,因为它首次被发现于武夷山地区,所以被命名为武夷林蛙。

  武夷林蛙主要生活在山路两侧的灌木丛或落叶林中,每到繁殖季节迁移至路边的水塘内集群抱对产卵。雌性个体的体色偏红褐色,雄性个体偏青灰色,雌雄个体的吻背部和前臂的颜色都比较淡。

  “8月底的一个夜晚,我们在山路两侧寻找两栖爬行动物的时候,在一处水沟中发现了一条福建竹叶青蛇正在捕食林蛙,于是我们就拍下了照片。但是经过放大照片仔细辨认,有些困惑,因为我们从没见过这种林蛙,怀疑这可能是一个新的物种。”吴延庆说。

  吴延庆回忆,当天晚上,他们在附近水域仔细寻找时,又相继发现了几只体形相似,但体色不同的林蛙。研究员们将其带回实验室制成标本后,找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进行标本比对和基因测序,结果显示这是一种从未被描述的林蛙。

  据吴延庆介绍,这种从未被描述的林蛙,其体形与同区域分布的镇海林蛙相似,最显著的区别是它们的趾端膨大且腹侧有沟,另外四肢背侧有多行横向排列的细肤褶,而镇海林蛙的皮肤则是光滑的。

  此前,武夷林蛙的近缘种只在我国湖南、四川、广西、海南等省份以及越南北部有分布记录,武夷林蛙的发现首次证实了该支系在华东地区的分布,对于研究该支系的扩散分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物种的发现再次证明了武夷山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两栖爬行动物分布中心和资源宝库。”吴延庆告诉记者。

  亚洲首次发现油囊蘑属

  今年4月以来,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福建省林业局的指导下,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组织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全面启动了为期三年的生物资源本底调查。

  除了两栖动物新物种“武夷林蛙”被发现外,在此次生物资源本底调查中,研究员还发现了“多形油囊蘑”这类大型真菌新物种。

  据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胡亚萍介绍,油囊蘑属Typhrasa,是小脆柄菇科内形态特征非常特别的属,主要在于其菌盖呈水浸状褶皱,侧生囊状体具有非常明显的黄褐色油滴。该属物种数量稀少,之前全世界仅报道2个种,分布于欧洲、美洲、大洋洲。

  胡亚萍说,该物种的命名人是江西农业大学的颜俊清副教授,他首次采集到油囊蘑属的物种是在2018年于江西九连山。当时把标本带回实验室经过形态鉴定及DNA序列比对研究,确定了该物种是一个新种。但由于当时只采集到一个子实体,且子实体的完整度不高,直到2020年在武夷山国家公园桐木村,颜俊清又发现了这个物种,并采集到多个子实体。

  “这次收集到了该物种足够多的标本及形态特征信息,才将物种正式发表出来,并命名为多形油囊蘑Typhrasa polycystis,‘多形’的命名取自其多样的囊状体形态。”胡亚萍告诉记者。

  据了解,油囊蘑属此前被记录分布在欧洲、北美洲的温带地区,武夷山国家公园属于亚热带地区,多形油囊蘑的发现,极大丰富了油囊蘑属的分布范围,为油囊蘑属物种的分布、起源、演化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编辑:张奥林】

24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