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1月3日电 (记者 陈杭)北京回龙观医院党委书记杨甫德3日在发布会上表示,在疫情出现局部反复的情况下,一部分人心理会受到冲击,产生焦虑、恐慌、失眠等症状。医院结合实际,梳理了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等五个方面的自我调节提示。
帮助防疫人员应对疫情心理危机
杨甫德表示,针对疫情防控一线人员面临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感染风险增加、作息不规律、远离家人等压力,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恐惧、困惑、愤怒、饮食睡眠失调、警觉性增加或退缩等应激反应,对此,医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情绪调解、劳逸结合、学会求助等自我压力调解措施,有效帮助防疫人员应对疫情心理危机。
他提到,在疫情出现局部反复的情况下,一部分人心理会受到冲击,产生焦虑、恐慌、失眠等症状。为缓解公众心理压力,医院结合实际,梳理了五个方面的自我调节提示:
一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保证均衡饮食、优质睡眠和适度的锻炼,多与家人交流,经常和朋友电话、视频联系;二是不要用吸烟、饮酒或成瘾性药物平缓情绪;三是收集可靠信息,了解事实,理性评估自身风险并采取必要防护措施;四是减少接受使自己情绪沮丧的信息,以舒缓焦虑与担忧;五是采用既往对个人有效的健康方式,帮助自己舒缓情绪,居家隔离人群要规律作息,安排好生活。
提高疫情期间公众自我调适能力
杨甫德表示,回龙观医院作为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心理援助热线项目办,充分发挥北京市心理危机干预热线作用,全力做好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咨询。援助热线围绕各类人群心理康复、情绪管理、压力应对等方面提供咨询援助服务,重点加大了对青少年和老年人情绪管理。疫情以来,接听来电咨询2700余人次,服务时长1400余小时,范围涉及焦虑、恐慌、抑郁、人际关系问题等。
为提高公众在疫情期间自我调适能力,回龙观医院还加大了精神卫生科普宣传,疫情期间,为解决部分患者不便到医院就诊的问题,我院开展线上健康科普,原创科普文章60余篇、科普短视频及视频直播105部、主编及参编科普书籍7部、音像出版物1部。对常见精神障碍居家护理知识、精神科药物用药管理、疫情期间常见心理问题等,进行分类别、有针对性的科普宣传,有效提升了公众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和精神卫生素养。
满足患者周末就医需求
杨甫德称,医院提供24小时门诊急诊服务,增设了抑郁症、睡眠障碍、心理危机等多个疾病类别的周末门诊,满足患者周末就医需求;开通互联网诊疗平台,提供线上预约、视频复诊、线上处方、快递送药到家、视频探视等服务,免费提供互联网用药咨询,满足复诊患者特别是行动不便及外地患者的复诊和用药需求。
同时,加强预检分诊,安排医患协调办公室人员每日参与预检分诊,解释相关政策,靠前化解潜在矛盾;建立精神障碍急重症患者救治绿色通道,做到急诊急救患者“应治尽治”、住院治疗患者“应收尽收”。(完)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