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 一位城里来的文化人租房创建的“兰花馆”,在钤山镇金鸡布村开放,里面兰花、蜡石、书法作品等陈设,令观众眼前一亮。这是金鸡布村把50余套闲置民房改成对外民宿的首例。
▲村庄面貌
▲兰花馆一角
村主任黄军告诉记者,金鸡布曾取名“金鸡福”,传说在一个名叫枧里的地方,有人于一块石板下挖到两只金鸡,金鸡一出土就振翅奋飞,其中一只栖息于此,送福而至。
“福地”,得到许多人认可。兰花馆馆主潘女士说:“这里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清新,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我选择常住于此,感到非常幸福。”
3月27日,金鸡布村“金鸡送福的地方”主题文化广场一片热闹,大戏台开工续建,建成后可容纳5000名观众。近三年,村庄面貌全面改观,全村民房清一色白墙红瓦,组组通水泥路,局部铺上沥青。走平坦路、住舒适房是村民之福。
▲650亩茶园
为提升福地之福、福民之福,村委倾力发展生态绿色产业。距离村庄1.3公里处,650亩-茶园正在开采。浙江安吉的白茶、安徽霍山的黄芽茶等,“移民”于此并“安家落户”。村委把这一产业打造成扶贫基地,按照“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18户贫困户人人实现土地入股、年终分红。采茶“姑娘”万氏,笑容可掬地说:“一天下来能采摘七、八斤,收入100来块钱。”
▲村民采茶上交
“土地全流转,是产业进村的基础。目前,全村土地流转已达到97%。”村党总支书记万耀根说。
土地流转推动产业面上发展,线上也推广。举目望去,600亩绿化草皮去冬已铲个干净,新苗逐渐长起。据介绍,这里种植的草皮,全部销往雄安新区;村民赵氏一家三人,在果冻橙基地松土除草,全村已推广150亩,按亩栽90棵标准,万余棵果冻橙将甜到近千村民心里;4.3公里河道,春水滚滚,杨柳岸间栽6000棵金兰柚,“河岸经济”已具雏形。
“一手抓产业发展,一手抓农产品销售。”县政府办驻村第一书记黄志辉说,“村里的农产品分两条路外运,一是分文铁路、G220国道穿境而过,走陆路;二是村里聘请了1名大学生专门搞电商,走网上之路。目前,销售都还好。”
▲村道休闲厅亭
这里还是红色故土。村子以北的钤岗岭,至今保留着革命家彭德怀等在这里战斗过的痕迹,一公里以上的战壕清晰可辨、用来防守的碉堡等军事设施依旧保存。站在岭上,西北钤阳湖中的万年桥一眼可见,南面山下“官道”绵延入林。钤山镇人武部长曹宇林说:“正在引进文旅项目,将这里打造成科普基地、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建设中的村文化广场
“金鸡送福的地方”起于传说
代代金鸡布人
正在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
一步步把它变成现实
来源 :黄传庚、 胡斐
编辑:曾亚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