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10月31日电 (周卓傲)以“应对气候变化建设韧性城市”为主题的2021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暨首届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开幕式,31日在位于上海北外滩的世界会客厅举行。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出席并致辞。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发来贺信。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在线致辞,联合国副秘书长、人居署执行主任麦慕娜·谢里夫通过视频致辞。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宣布发布“上海指数”综合指标体系框架和2021版《上海手册》。
李强指出,本届世界城市日主题契合当前城市发展需要,在气候变化和各类不确定性的冲击下,超大城市尤其需要加快韧性城市建设,我们期待倾听来自全球不同国家、不同城市、不同领域的独到见解和经验分享。
王蒙徽指出,城市承载了全球超过一半以上的人口,是人类的美好家园,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领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战场。当前,应对气候变化处于关键时期,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形势愈加严峻,迫切需要将各方共识转变为具体行动。
麦慕娜·谢里夫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以及气候危机带来的挑战为合作和创新提供了机会。今年世界城市日活动是人居署与中国合作伙伴密切合作的又一里程碑。期待《上海手册》、“上海指数”能够广泛分享,更好推动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希望上海展示更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最佳实践。
世界城市日是联合国首个以城市为主题的国际日,也是中国政府在联合国推动设立的首个国际日。今年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在埃及卢克索举行,中国主场活动由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上海市政府和联合国人居署共同主办,包括开闭幕式、主题论坛、专题论坛和系列活动。
此次发布的“上海指数”综合指标体系框架是全球首个以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治理“五位一体”理念为基础框架设置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旨在评估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进步水平,推广以人为本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
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上海指数”研究课题负责人诸大建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指数”是根据《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新城市议程》等权威国际文件,基于联合国人居署提出的《全球城市监测框架》,中方和联合国人居署共同研发,指标体系由核心指标和适应性指标组成。
其中核心指标覆盖全球各类城市,稳定通用于不同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的城市。适应性指标则根据城市量级和规模分类测算,指标覆盖教育、交通、基础设施、就业、社会保障、公众参与、污染物排放、公共空间、应急响应等领域。(完) 【编辑:张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