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寄了20年的书,通过网友“接力”,终于送到了江苏烈士后代手中。这其中有怎样的渊源?安徽网友王智科痴迷地方历史文化,业余时间在网上买了不少书,偶尔会在书中有一些意外的发现。他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光是书里夹着的小纸条,就揭开了不少书籍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故事。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回忆录中的纸条揭开一段“生死之交”往事
这不,2013年买到的一本书里,就夹着这样一张纸条:“本书作者与武广春同志在革命或抗日期间及其他活动中有过联系,特寄上此书留作纪念,如本人不在转给他的儿女。”王智科表示,根据出版的时间推算,这部书应该是1997年寄出的。那么,武广春是谁?他和作者是什么关系?带着一连串的疑问,他翻开书页,试图从字里行间寻找答案。
关于武广春这位“狱友”,王智科梳理发现,这本回忆录中有一些文字谈及,武广春和作者是“江苏第一监狱”和“南京反省院”的难友。 “1936年3月间,我们到了南京江苏省第一监狱……关押一两个月后调到工厂监督劳动……住监狱工厂工人监房……我还认识几个人,有山东的张运海(张新华),抗日时他是微山湖游击大队长。还有个朱本贤(武广春)邳县人,他是砀山县的县委书记,在砀山县被捕判了15年。我和朱本贤在工厂里商谈将来出去如何找党的问题,我们俩互相交换了联络地点,相约找到党的关系时好互相帮助……后来就送到南京反省院。”
二人曾约定,出狱后,谁先找到党的组织关系,就及时告诉对方,并互留联系方式。“我一面教书,一面继续找党的关系。这时,我想到了一起坐牢的武广春同志(他在狱中叫朱本贤),他是邳县八义集武楼人。我们曾在狱中约定,出狱后积极找党的组织,谁先找到,就及时通知对方。”
出狱后,本书作者通过武广春找到了组织,得以重新回到党的怀抱。“1937年9、10月间,我先和武广春通信,寄到约好的通信地址邳县八义集一家药店,后来我骑自行车就去了。中间在徐州民众教育馆我小学老师处住了一宿,以后骑自行车一天行180多里路赶到武广春家……在见到武广春同志时,他说:‘我已经把你的情况介绍给徐州特委郭子化同志了,你先回去,以后会有人找你。’我回萧县后,武广春曾来我村一次。大约在11月间,陇海路北萧铜工委书记路继先同志派陈怀玉同志来找我,约我到了铜山县赵台子路继先同志家里,向他谈了我坐牢的情况。他说,特委已经把你的组织关系介绍给萧铜工委。他要我负责陇海路南的工作……”
王智科告诉记者,这样“同生死共患难”的关系,是值得终生珍惜的。“自己一直疑惑的是,这部寄给昔日难友的书,怎么会流落到书商手里呢?谜团虽未解开,却并不影响我阅读并整理资料。纸条继续夹在书中,渐渐地就有些淡忘了。”
四年后找到烈士后人网友“接力”将书送达
没想到,四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文史爱好者组成的一个叫“徐州雅集”的微信群里,王智科读到群友李继德的留言,才了解到武广春的抗日事迹。
武广春1908年出生于江苏省邳县(今邳州市)孔庄村,1925年参加革命,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任孔庄村党支部书记,1929年8月任中共邳县县委军事部长,兼任邳西区区委书记,1931年1月,经中共徐海蚌特委派遣任中共沛县县委书记,同年3月奉命到丰县帮助工作,组织发动了丰县“八一”宣传活动,半年发展党员100多人,同年底在丰县东关被捕,抗战爆发后,经党组织营救出狱,1938年组建邳县青年抗日救国团,任组织委员,1939年4月任八路军陇海支队邳县独立团一营营长,同年4月28日在官湖阻击日军战斗中壮烈牺牲。
这也就揭开了武广春跟书的作者李砥平的交往。李砥平原名李中道,安徽省萧县李酒店村人,1929年毕业于萧县师范学校,1930年参加革命,1932年入党,同年因参与领导张庄寨暴动,失败后被捕入狱,抗战爆发后,经党组织营救出狱。1931年跟武广春相识,后来经武广春帮助回归组织后,却一直没有武广春的音讯,因为对方已经在战斗中牺牲。如今在徐州抗日英雄碑廊,共刻有60位在抗战中具有很大影响的徐州籍抗日志士的英雄事迹,其中就有武广春。之前其家人对武广春在“南京监狱”的事情也数年查无信息,一直在通过各种渠道寻访。
李砥平曾任湖西人民义勇队第十七大队大队长、中共萧县中心县委书记、陇海路南地委书记、萧县独立旅政委、中共邳睢铜地委书记、辽北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长。解放后曾任中共吉林省委书记、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省政协主席等职,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2007年2月3日病逝,享年98岁。
“这书本就是寄给武家的,阴差阳错在我这里躺了几年,当然要帮助作者完成心愿。恰好群友跟武广春的孙女武维侠女士认识,我便托李老师转交过去。就这样,一本书在寄出20年后,终于到了收件人手里。”王智科说,自己还特意又买了一本同样的书,而有次在徐州讲课,武维侠特意赶来见面,之后两人就成为朋友,一直有联系。后来,王智科还买到当地一位艺术家托给李砥平的书。 【编辑:陈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