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龙岩10月28日电 (温连光 陈红宾)“收到,集合,整队,出发,车灯消失在苍茫夜色中……”这是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大池镇“河道110”常态化工作的剪影。
10月26日凌晨时分,新罗区大池镇河长制办公室响起了急促的电话铃声。“报告、报告,在南燕村南山处发现一处疑似水污染源,请河长办速派河道110队员到实地取证。”随后,“河道110”迅速出“警”。
“河道110”守护着黄潭河(大池段)的碧水清流。 新罗区融媒体中心供图自2017年2月成立以来,这支年轻而有战斗力的队伍,在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以雷霆之势守护着黄潭河(大池段)的碧水清流。
新罗区大池镇是传统养殖大镇。黄潭河经此流入上杭县,由于河水流量小,容量低,加之一些养殖户环保意识淡薄,偷排漏排问题较为严重,导致流域水质污染严重,2016年以前水质常年处于劣Ⅴ类。
“河道110”工作人员夜间巡查。 新罗区融媒体中心供图“2017年是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全面推行河长制的第一年,也是全市深入实施生态环保攻坚战役的一年,重典整治黄潭河(大池段)的呼声再次高涨。”该镇党委书记陈观连说,面对民生之痛,新罗区、大池镇两级党委、政府狠下决心:以最大的力度、最严的标准、最重的处罚来抓黄潭河整治,坚决、彻底打响黄潭河污染治理攻坚战,早日还一泓清水于大池人民。
对此,大池镇结合实际,拆治并举、疏堵结合,综合施策,科学设计。当年2月,在新罗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区河长制办公室的指导下,该镇探索建立“河道110”,并迅速成为建设美丽宜居大池、改善和提升大池镇环境的中坚力量。
“河道110”工作人员现场取证。 新罗区融媒体中心供图“成立之初,重重困难。”队长池金龙介绍说,当时,队员们带着相机、图册和卷尺,用了大半个月的时间,徒步走遍了黄潭河全流域,摸清了河道起端位置、流域面积、流经村庄以及河道水利设施、周边污染源等情况,还用相机、手机对垃圾死角、排污口等拍照存档,建立台账,绘制出精细的流域水系分布图、养猪场分布图、河道水质重要指标变化趋势图,实行挂图作战。
“河道110”隶属大池镇河长制办公室,队员8名,其中外勤6名;下设村级河长护河队、河道专管员护河队、巾帼护河队和养殖协会护河队,共有93名队员。
“河道110”参照公安110出警方式,每周7天,每天24小时巡查,全天候全时段全覆盖。同时,制定执行出“警”快速反应机制,设置举报热线,接到举报5分钟内出发,30分钟内赶到现场查处。
“河道110”夜间出“警”。在“河道110”公办室里,只见办公区、化验室、监控室,一应俱全,各种制度规范上墙,在这不足百平米的空间里,陈设极为简陋,整齐地排放着盾牌、无人机、记录仪、防刺背心、强光手电、头盔等装备。
“我们的主要职责是调查污染问题,现场取证,依法上报新罗生态环境局等执法部门。”池金龙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养殖协会护河队。2017年5月,在当地政府鼓励引导下,养殖场业主们自发成立了“民间养猪合作社”,组建“养殖协会护河队”,“护河队”日常经费,由合作社的每家猪场按照面积每平方米缴纳1块钱提供。
平日里,“养殖协会护河队”的养殖户互相监督,主动参与到环境违法排污大巡查活动以及夜间河道巡查中,成为当地保护水质的一支重要力量。此外,养殖户还“组团”外出,考察养殖废水治理,以及学习养猪污水源头“零排放”先进养猪模式。
“河道110”工作人员在河道巡查。 新罗区融媒体中心供图“治水不能只靠一个部门单打独斗,现在出现问题可以通过河长来协调、调度和监督。”陈观连说,镇里建立联动机制,畜牧兽医站、派出所、土管所、“两违”执法队等力量全面配合,从严格控制检疫证和耳标、查处偷漏排等违法行为、是否能够达标排放或零排放、改造是否占用农保地等方面入手,严格审核;与专业公司合作,对辖区内猪场进行测绘,并按户制作成册,摸清“家底”,全力推动养殖业提升改造。
自“河道110”成立以来,该镇共查处各类环保问题860余起,关闭拆除养殖场11.3万平方米,9家塑料米厂全面退出。黄潭河(大池段)水质成功脱了“劣Ⅴ类”帽子,稳定在Ⅲ类水平。在“河道110”的影响下,“人人都是护河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深入人心,成为了当地民众的共识。(完)
【编辑:王诗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