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让一所“超大”的大学变得更强

2021-10-18 10:10 中国新闻周刊   陈文韬  阅读:480 

  让一所“超大”的大学变得更强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霍思伊

  发于2021.10.18总第1016期《中国新闻周刊》

  2021年7月,山东大学首次在招生中新增了一个神秘的专业——密码科学与技术。目前,全国只有7所高校设置了该专业,山大是其中之一。密码学的应用十分广泛,覆盖的场景既包括付款、通信、浏览网页等生活场景,也涉及公安、税务、电子政务、能源等多个领域。密码学是网络安全的核心技术,近些年,中国在重要网络和信息系统中密码使用不规范、不健全的问题突出,密码学人才也十分匮乏。山大新增的密码科学与技术设在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下,该院院长是国内密码领域的顶级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小云。这只是山大加快布局战略新兴专业的其中一步。

  2021年,山大同期新增的招生专业还有储能科学与工程、机器人工程,都是新工科专业。至此,从2018年起,在短短三年内,山大新增的战略新兴本科专业已达13个。但在本科专业总数上,山大却从2017年的120个左右减少至90多个。

  山东大学是中国目前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大学之一,文理医工齐全,共涉及12大学科门类,其中有1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是中国少有的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近几年,山大每年的本科招生数量都突破了一万人,目前在校学生达到6万人,本科生就约有4万多人。从学生人数来看,山大也是中国少数几所超级“大”校之一。

  山东大学本科生院原院长刘传勇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近年来,山大在加快本科专业调整,总数上缩减了近三分之一,同时增设了很多具有交叉性质的新工科专业。正如山大校长樊丽明一直强调的,山东大学要“瘦身、长高、变强”,而不是要“长胖”,走横向扩张的道路。

  通识教育2.0

  “超大”的山大以学科门类齐全著称,专业多,覆盖面广,2017年时大约有120个本科专业,这是山大被称为真正的综合性大学的原因,也是它的优势之一。

  但近年来,山大渐渐发现,这些专业之间发展得很不平衡。在刘传勇看来,山大专业发展的不平衡反映出近年来社会需求的不平衡。改革开放以后,社会急需大量的经济、管理和法律人才,因此,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管、法专业迎来大发展,尤其是管理学门类下的本科专业,“分得非常细”,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社会更需要有其他专业背景的高级管理人才,而不是“单纯会管理的人”。与此同时,近年来传统工科专业考生报考意愿不高。中国现在的工科专业设置是伴随着中国工业自身发展的节奏而发展的,现在,中国已经进入到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的工业革命时代,在此背景下,由于产业结构调整,使得一些传统专业变得有些老化。

  “这里需要区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老化的专业,比如部分传统工科专业。另一种是口径过窄的专业,主要是一些二级学科专业,招生人数不多,就业面也比较窄。在2000年刚合校时,山大只有68个本科专业,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就增长了50多个专业,其中大多数是建立在二级学科之上,以文科专业为多,这是一个全国性的趋势。”刘传勇说。

  山东大学早就意识到这种现象背后的问题。从2018年起,开始对老化专业和一些口径过窄的二级学科专业进行调整优化,接近40个专业目前已经停招,约占全部专业的三分之一。但刘传勇强调,这些停招的专业并非完全撤掉,大多是被整合进一级学科或跨学科门类的专业,比如材料学,原本下设了好几个二级学科专业,如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山大后来申请了一级学科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这些二级学科专业全部被整合入新专业中。此外,工商管理类下的若干二级学科专业也都合并到“工商管理”这个一级学科专业中。在所有减少的专业中,约有三分之二是通过这种方式被合并,“这就是回到山大本科专业设置的初衷:厚基础、宽口径。”他说。

  中国对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经历过一个调整。1952年时,由于中国的高等教育刚起步,大学培养本科人才的目标是毕业后可以直接成为专门人才,那时,中国的研究生培养体系还不健全,培养力量也不足。近年来,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对所谓“专门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研究生的培养体系建立起来后,本科毕业生很少直接就业,一般还会经过硕博的学习和训练。在这种情况下,按照老思路设计的本科培养体系和模式就需要变革。中国的高等教育现在需要迫切回答一个问题:我们的本科阶段到底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而山东大学作为一所本科招生规模庞大的综合性大学,更需要直面这个问题。

  专业调整正是对此问题的回应之一。实际上,山大从2010年起就开始思考:如何将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从专门化向着基础厚实、综合素质高转变?

  2010年,山大对全校的通识教育做了一个整体设计,主要分三个层次,除了各高校都有的通识必修课,山大的特色是增加了“通识教育核心课”这个类别,具体分为七个模块:国学修养、创新创业、艺术审美、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在这套通识培养体系下,每个学生必须修满7模块中的10个以上学分。

  具体而言,每个学生都在国学修养、创新创业两个模块各修2个以上学分,其他五个模块要跨类选修6个以上学分,也就是必须选择本专业学科类别之外的模块。此后,具体的选课要求略有调整,到了2020年,适应新产业革命的需要,山大对这一体系再度进行升级,增设了“信息社会”模块,原“创新创业”模块整合进入创新创业计划。这被称为山大“通识教育2.0”。

  一所综合性大学和普通的专科学校有什么差别?在刘传勇看来,“主要是人的素质上下功夫”,综合性大学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分布广泛的学科生态,来充分支撑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强化本科阶段的“厚基础、宽口径”。“实际上,这套通识教育的设计,对我们本科的整个课程安排影响是非常大的,加进来10个学分,就要相应地减少专业课,这体现了学校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另一方面,一般的非综合性大学也很难开出这么全的套餐出来。”

  在2010年山大出台的《关于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山大通识教育要旨在克服高等教育专业化带来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促进学生精神成长、情趣高雅、素质提高和知识结构优化。

  “由大变强”

  2018年,山大在合并专业的同时启动新一轮新专业的建设和申报工作。因专业总数已经比较多,山大此前在新专业的申报上一直态度谨慎,在2015~2017年三年间,只增加了两个专业,但社会的发展已经催生了越来越多的新需求: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发展,以及“中国制造2025”等都在要求高校在专业设置和人才的培养上立即进行革新。新专业申请通知下发后,“各学院反响都很热烈,新专业申报一启动,就有十几个新专业申报过来。”刘传勇回忆,当年就批准申请6个专业,以新工科专业为主,是近十年来山大新专业数量增加最多的一次。

  在2019年,山大就新增了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生物医学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6个新专业。可以发现,新增专业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新兴领域和未来尖端领域,以新工科为主,有很强的交叉性。

  对传统工科而言,新增专业迅速成为一个新的学科增长点,以机械工程学院为例,在新增了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后,本科招生分数明显提高,报名人数也增多了。

  交叉专业、跨学科的培养方案,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趋势,下一步,如何突破原有的学科壁垒、打破多年来的分级学科框架,培养社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成为高校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

  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推动学科的新兴交叉,比如人文与社科、文理、文工、文医等的交叉融合,是山大未来学科建设的一个突破点。山大在全校10个学院内设立了17个以问题为导向的微专业项目,是在本科专业以外,围绕某个特定学术领域或研究方向提炼开设的一组核心课程,本质上是一种轻量型、创新性的学科融合培养思路,包括知识产权管理、国际组织与跨文化交流等专业。

  她表示,国家越来越强调学科交叉,主要是为了解决不断出现的现实问题。因此,不能再按照以前学科导向的思维进行评价,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在学科框架下的原有评价体系如何改革。在某些新的交叉领域,原来的评价体系涉及交叉的两个学科可能都不认可,或者不重视,这种情况下如何给予开展学科交叉的学者以更大的激励和发展空间,需要去思考和探索。目前,山大正在探索建立一个新型交叉学部,如果在原有的评价体系中遇到问题,可以到新的学部来,“总的来说是要放松,而不是收紧。”她强调。

  2020年9月16日,山东大学召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周期评估会议”,评估结果显示,山大全面完成“双一流”第一周期建设任务,超额完成大部分发展指标。其中,数学和化学学科秉承了传统优势,五年来取得长足进步,高质量完成了一流学科各项建设任务。

  山东大学数学学院院长陈增敬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在1980年代,山大数学学院的基础和北大、复旦相比不占优势,因此提出了错位发展的战略思路,选择了大力发展应用数学。此后,山大数学在控制论、运筹学、金融数学等领域都出了很多成果,逐渐积累起雄厚的学科基础。山大创立了国际公认的“非线性期望”中国学派,其学科带头人彭实戈院士的研究结果在国际经济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2020年2月,由山大牵头组建的山东应用数学中心获国家科技部批准,成为首批公布建设的13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之一。

  数学学科的引领辐射作用,也带动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科学等学科的快速发展。目前,山东大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2017年,山东大学曾确定了五个一流优势学科来集中力量重点发展,分别是数学与数据科学、化学与物质科学、材料及加工制造、中国古典学术、临床医学与重大疾病。刘传勇透露,未来,山大可能会将优势学科增加到十个左右。

  樊丽明指出,山东大学是全国高校中少有的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但一直“山多峰少”,因为缺乏战略领军的顶尖学术人才。在客观上,是因为山东的地域优势不明显,北上广对顶尖人才形成虹吸效应。主观上,山大自身也必须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解放思想,开拓思路。下一步,学校的发力重点将放在引育顶尖人才方面。

  当下,山东大学正在“由大变强”的路上探索前行。

  《中国新闻周刊》2021年第38期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编辑:陈文韬】

19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