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曾在拜访曾山母亲时评价:“这是当之无愧的满门英烈。”
曾山乳名洛生,学名宪璞,字玉成,号如柏,在苏联学习时化名唐沽。1899年12月12日生于江西省吉安县永和白沙锦原曾家村。
曾山
曾山的家庭是一个光荣的革命家庭。父亲曾采芹是清末秀才,为人忠厚正直,在本村及邻村设馆教书,因“不满民国之后连年军阀混战,地方上土豪压榨,到大革命时同情共产党,在土地革命开始时的1929年”,参加革命工作。他以教书为掩护,担任中共吉安县地下交通站的秘密联络工作,先后三次被捕,在狱中坚贞不屈,1930年5月被敌人活活打死在监牢里,为人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母亲康春玉,是一位勤劳贤慧的农村小脚妇女,擅长纺纱织布,生育过五男二女,其中有二男二女幼年夭折,只有延生、洛生、炳生兄弟三人长大成人。延生、炳生都为革命牺牲了,最后只留下独子洛生(曾山)一人。她配合丈夫从事地下交通站的工作,并支持儿子们干革命,曾五次被捕,从不屈服。
哥哥曾延生,聪明好学,思想激进。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23年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暑期返乡建立党组织。1925年参加领导上海杨树浦日商纱厂的“二月罢工”。1926年任中共九江地委书记,为九江收回英租界斗争的领导人。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南昌起义和领导万安暴动。后任中共赣南特委书记,积极贯彻八七会议精神,组织赣南地区武装暴动,使反动军阀刘士毅“疲于应付”。1928年3月与妻子蒋竟英一起被捕,4月4日夫妻双双被杀害于赣州城。
弟弟曾炳生在家乡参加中国共产党,后被派往九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以“九江书店”为掩护,协助兄长曾延生开展革命活动。1927年8月因叛徒告密而被捕,不久被杀害于九江沙河。
后来曾山写下一副对联,概括他的革命家庭:“家慈五男二女留独子,先父三难一死为人民。”存吉安县革命烈士纪念馆。1930年11月19日,毛泽东离开吉安经永丰到了白沙锦原曾山家里,亲自慰问曾山的慈母康春玉,赞扬这个光荣家庭为中国革命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1925年五卅运动后,曾山的哥哥曾延生带着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从上海回到吉安,发展党的组织,声援上海工人运动,同时在家乡建立革命组织觉群社。觉群社的宗旨是“说一般人要说而不敢说的话,做大家都想做而不敢做的事”,开展抗租、抗债、抗捐、抗税,发动农民对土豪劣绅开展斗争。曾山在哥哥的帮助下,积极参加觉群社的革命活动。从此,曾山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他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都奉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靠着自己的努力,很快成为党和苏区的重要领导。他曾担任过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做过中央苏区的内务部长。在对敌斗争中,他拥护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都念念不忘曾山,称曾经多次得到过曾山的帮助。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以后,他被党中央委任为江西省委书记,带领部分红军留守江西。他带着少数红军在南方打游击,跟强大的国民党军周旋,最后被国民党军包围,他冒死突围,到上海找到地下党组织,然后辗转来到莫斯科列宁学院学习深造。1937年,他受党中央委派,帮助陈毅、项英重回南方,建立新四军。
解放战争期间,曾山主要负责财政工作,他总是把工作做得细致、井井有条,充分保障了当时大兵团作战所需要的各种物资。淮海战役期间,他不分昼夜指挥庞大的支前大军,保障了前方的军需,为取得整个战役的胜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上海市副市长,跟陈毅元帅共事。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财经委员会副主任,纺织部部长,商业部部长,交通部部长等职务,后又担任内务部部长。曾山位高权重,但他却从不居功自傲,从不脱离群众,从未丢弃艰苦奋斗的作风。他一心为公,从不利用手中的职权谋取私利。他以自己的高尚品格为人们特别是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
“文革”期间,曾山受到林彪“四人帮”的打击迫害,但他依然无怨无悔为党工作。1972年他因病逝世。周恩来专程从外地回来参加他的葬礼,朱德也到追悼会上致哀,叶剑英元帅为他致悼词,叶帅称赞他“艰苦朴素、联系群众、努力工作、勤勤恳恳地为人民服务,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生。”这可以说是对曾山最中肯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