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成都10月12日电 (刘忠俊 温选鹏 赵会)“晚上吃青豆,再煮一锅耙耙菜就够了。”12日,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观音街道兴崇社区三组,睡过午觉后的105岁杨学彬老人一边剥豆子一边安排起晚上的伙食。她精神矍铄,思维敏捷,看起来根本不像100多岁的样子。
1916年生的杨学彬,毕业于眉山师范学校,抗日战争期间在彭山教书,后与军校毕业的爱人相识、结婚,随军后在成都、南充居住过。1952年,爱人转业,杨学彬回到了彭山定居,如今她的大儿子已80多岁,小儿子也70多岁了。
杨学彬老人的儿媳刘桂珍介绍,老人除耳朵听力有些问题外,身体健康,性格开朗,视力还不错,一有时间就要看书、读报。走进杨学彬老人的房间,箱子、床头上都堆满了书,许多书已被翻阅得十分破旧。“我喜欢看英雄故事,像雷锋、邱少云、黄继光这些。”杨学彬老人不仅能说出这些英雄的名字,还能清晰讲述人物的生平。从民国、抗日战争、改革开放……一路走来,杨学彬见证了社会生活发生巨变。
杨学彬老人(右)用小黑板写字交流。 赵会 摄虽然听力不好,但老人喜欢与人交谈,一边说一边用手势比划,甚至用儿子以前为她准备的小黑板,写字交流。尽管已过百岁,但杨学彬写起字来丝毫不马虎,端端正正的字体也是她一生教书育人养成的习惯。“大家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家人都细心照顾。”刘桂珍称,老母亲也是闲不住的人,每天清晨起床,要到鸡笼喂喂鸡,去屋后自留地看看蔬菜长势,然后回屋帮着做饭......力所能及的事情她每天都会做,一年到头很少生病。
除此之外,老人有空还要约上老朋友们一起打“斗十四”(当地一种牌)。“别看她年龄大,但思维敏捷,眼明手快,好多小她几十岁的邻居打牌都不如她。”刘桂珍笑称。
谈及老人的长寿秘诀,其家人称老人性格温和、恬静,凡事不计较,也从未与家人、邻居发生过争执,与儿子、儿媳相处和睦。
“心胸要开阔,啥事别往心里去,睡得好、吃得好,身体才健健康康。”杨学彬老人称,心态要好,遇事还要不焦虑不发愁,这就是自己的长寿秘诀。(完)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