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与抑郁抗争:从痛苦中走出

2021-10-11 10:11 中国新闻网   刘星辰  阅读:457 

  中新网太原10月10日电 (高瑞峰)轻抚着左臂上横七竖八的划伤印痕,刘路说,“好心疼那个时候的自己,很庆幸自己从抑郁状态中走出。”这个短头发大眼睛的25岁女孩,曾有5年的抑郁经历。

  类如刘路伤害自己身体的行为,有一个专有名词: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副主任刘志芬介绍,近年来,非自杀性自伤在青少年抑郁群体中高发。

  10月10日,第30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其主题为“青春之心灵,青春之少年”,呼吁各界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刘志芬说,“青少年情感体验比成年人强烈,社会上普遍把青少年的各种情绪问题归结为叛逆期、青春期,相比成年人,抑郁症状更不易被发现。”

  刘路便是如此,心理出现问题的初期被忽略,高三上半学期确诊为中度抑郁症,不得不休学一年。

  她说,“其实在更早时候心理就出现问题了,升入高三后,厌学、厌食、睡眠极差,整个人都是呆滞的,害怕黑暗,也害怕天亮;有时连续几天无法入睡,有时‘瘫’在床上好几天不起。无论做什么,想的全是自己完了,各种轻生的念头无来由地冒出来。”

  偶然一次,玻璃碎片划伤了刘路的手指,疼痛让她获得了莫名的轻松感。于是,她用玻璃碎片、美工刀等各种尖利工具划向自己的左臂。“明知这是自残行为,但无法控制自己。疼的时候才有畅快感,才有存在感。”

  确诊半年后,一次半夜睡不着,刘路无意间听到父母讨论自己的病情。“妈妈:孩子这病可怎么办?爸爸:治吧,能看好。妈妈:就是担心,会不会影响以后结婚?爸爸:治好了就不会……嫁不出去我们养着……”

  “听到父母的对话,心猛地一疼,感觉塞满身体的绝望被抽走一小部分,哭着想,‘我还没有谈过恋爱’‘我不想让父母养一辈子’。”刘路说,此后,她不再抗拒治疗,慢慢接受了自己,跟随父母各处寻医问药、旅游散心。

  “接受自己,寻求帮助,调整自我的认知观念。”刘志芬说,不要不敢去医院看病,不愿意吃药,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不要害怕寻求帮助。“青少年情绪波动性大,家庭结构、家庭教养、生活习惯、不良同伴关系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他们心理出现问题。”

  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检出率为7.4%。

  山西医科大学心理学教师张涛建议,要正确认识抑郁,每个人都有情绪低落、悲观的时候,分清抑郁情绪和抑郁症。“走出抑郁,需要时间、耐心,需要药物控制、心理干预、认知调整、适当运动等,切忌有耻病感。”

  “刚确诊时,很怕去医院,怕被人说是精神病。慢慢接受了自己抑郁的现实,吃药、心理治疗、父母陪着跑步,状况慢慢好转。”刘路说,有放弃念头时,就想着“自己还没有谈过恋爱,一定要谈一次恋爱”。

  “治疗一年后,重新进入学校;两年后,发现自己会笑了,爱吃了;去年,医生说不用吃药的时候,有一种重获新生的感觉。”如今,已大学毕业的刘路,正冲刺在考研路上。(完) 【编辑:刘星辰】

33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