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白马雪山上的“人猴情缘”

2021-10-06 10:10 中国新闻网   黄钰涵  阅读:359 

  (生物多样性大会)白马雪山上的“人猴情缘”

  中新社云南迪庆10月5日电 题:白马雪山上的“人猴情缘”

  中新社记者 缪超

  清晨五点半,护猴员余建华起床,早餐后便带着滇金丝猴的食物走进森林。“喔,喔,喔,阿瓜捏?(方言,意为:你们在哪儿?)”一声声悠长呼唤之后,昏暗的林间传来滇金丝猴“喔,喔,喔”的回应。

  这样的“对话”,已持续了25年,风雨无阻。近日,中新社记者走进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白马雪山脚下的响古箐村,由村民组成的护猴队与滇金丝猴朝夕相处,人与猴的故事由此展开。

  滇金丝猴生活在云南、西藏、四川交界的雪山雪线附近的高寒原始森林中,被称为雪山精灵。在余建华生活的响古箐,有10个家庭的70余只滇金丝猴展示猴群,是人类唯一可以近距离观察滇金丝猴的地方。到指定地点投食,吸引滇金丝猴,让人们观察、研究,是余建华和护猴员的工作之一。

  余建华投下食物后,迅速吸引来一个名为“红点”的滇金丝猴家庭。“这个家庭的雄性家长叫‘红点’,是最有‘女人缘’的雄猴,曾有8只雌性对它表示好感,它收了6只做夫人。”

  余建华喜欢“红点”家庭。他告诉记者,除了进食和休息,“红点”大部分精力用在保护妻儿身上,因为在猴群中,稍有不慎,单身雄猴就会来挑战“红点”的猴王地位。在“男人们”打得死去活来时,“红点”的“妻妾们”却淡定的吃食甚至互相理毛。“在母猴眼中,有一天日渐老迈的‘红点’也许会被年轻气盛的小伙子打败,并被赶出猴群,这是猴群的自然规律。”

  投食工作结束后,余建华与护猴队走入森林,一边巡逻防范人类狩猎与砍树行为,一边寻找回收过去猎人留下的铁夹,同时还要观察猴子的精神状况。一旦发现有猴子受伤,他们就会联系附近的野生动物救护站。

  有一年,他们在林间发现一只受伤落单的母猴,将之送往野生动物救助站。救回母猴后,余建华一直牵挂着它,经常会去救助站看看,因此得以见证一段爱情。“名叫白脸的苍老‘单身汉’滇金丝猴在救助站外徘徊一年之久,陪伴受伤母猴。”余建华说,一年后,母猴痊愈,放归自然,等待良久的白脸终获“芳心”,与母猴隐居在森林之中……

  很难想象,余建华曾是一名猎人。45岁之前,他因狩猎枪法奇准在当地远近闻名。“年轻时,为了生计,猎过野猪、野牛、熊……只要是动物都猎。”1997年,迪庆州维西县林业局老领导李琥找到余建华,说不要打猎了,上山保护猴子去。

  “李琥说滇金丝猴是国宝,保护好猴子,它们会报答的。”余建华回忆,维西县林业局当时从紧张的办公经费里,为护猴队员挤出工资。就这样,余建华放下猎枪,成为最早的护猴员之一。

  过去,因为人类狩猎、伐木等原因,滇金丝猴数量急剧减少,难觅踪迹。近些年,中国成立了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护林员与护猴员队伍阻止狩猎、伐木等行为,传递保护生态自然与生物多样性理念。

  上述措施取得了成效。不久前,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了滇金丝猴全境动态监测结果,中国滇金丝猴种群数量从1996年的大约13群1000只至1500只,增加到目前的23个种群3300只以上。

  如今,人们不再把滇金丝猴当成野味和皮草之源,而把它们视为掌上明珠。渐渐地,滇金丝猴也把人类当成朋友,不再躲避,落落大方地展示姿容和倩影。每当人们近距离观察滇金丝猴时,都会有相同的感受:它们不仅面容长得像人,而且每个成员都有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社会结构和人类也很像。

  余建华说,他护猴25年,已深深爱上了这些只有黑白二色、面庞酷似人样、长着粉红嘴唇的“雪山精灵”。如果可以,他要一直走在森林里守护它们,直到走不动为止。

  “只为我们(人类)不会孤独。”(完) 【编辑:黄钰涵】

43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