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10月1日电(记者 邵燕飞 李典)共富窗口之于浙江,无疑具有多重意味:一面是多年摸索出诸多均衡发展经验,一面是省域全局仍具优化空间和发展潜力。
这其中,山区犹如木桶之短板,成为浙江书写共富故事的关键因子。“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理布局,亦让其不得不思考山区的共富之路何以落笔。
《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全面改善山区、海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等交通设施条件,探索推行市场化推动山区发展新模式。
余姚中村引进“树上的民宿” 李典 摄共富之基:阡陌交通“触网”新基建
当山外的世界日新月异之时,依山而居、靠山而作的小山村,曾一度于层峦叠嶂中缓慢“成长”。究其原因,山区发展的痛点落在了基础设施之上。
对此,浙江给出的回应是,用阡陌交通延伸山区的支脉,用数字信号编织一张与世界相连的“看不见的网”。
“最后的江南秘境”浙江松阳 李典 摄交通,曾是横亘在山区与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的一堵“围墙”。
坐落于浙江四明山脉北麓的中村人对此深有体会。“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这是村民之间流传颇广的一句顺口溜。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如今这句话早已过时。
随着农村公路的修建完善,每至周末,村子里就会停满大大小小的私家车、旅游大巴,“国庆假期期间的民宿很早就被预定了出去,小山村这几年变得越来越热闹。”
实际上,2011年,浙江就实现了村村通路。而今面对“十四五”新征程,交通又该如何扩容,促进共富?
补齐“木桶短板”谓之关键。《浙江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到,“十四五”期间实现乡镇三级公路覆盖率、山区26县高速公路综合密度显著提升。
从四明山山脚修到大海边,胜陆公路余姚段日前全面贯通。中建八局投资公司余姚项目公司总经理宗纪兵谈及,待全线通车,这条路将为沿线300万居民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投资环境。
遂昌村庄一景 李典 摄浙江山区的交通脉络不断扩容之时,另一张“看不见的网”也在助力编织着共富的美好愿景。
从中村村的山乡巨变,可“窥见”一隅。2014年,中村开始推动光纤宽带建设、无线网络覆盖等,为之后开拓数字化之路奠定了基础。
随之,互联网为深山中的农特产品插上了远销的翅膀。村民郑亚凤举起手机,告诉记者,只需扫一扫二维码,顾客就可以在“美丽四明山”平台上下单,在家坐等来自大山深处的番薯干、笋干和鱼干。
“看不见的网”还让浙江山区看到了另一种实现“弯道发展”的可能。
2019年,凭借铺就的数字化基石,丽水遂昌打造“天工之城—数字绿谷”,引进一批头部数字经济企业,探索山区县跨越式发展新路径。
截至今年7月底,这一平台已注册市场主体606家,其中220多家为数字经济企业,社会资本合同投资额近80亿元,已落地实施逾14亿元。
跬步千里,方可行稳致远。山区中,一张张看得见、看不见的网,成为浙江行走共富之路的底气。
四明山北麓的横坎头村一景 李典 摄共富之道:以“特”出圈“抱团”为富民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指引下,山区愈发识得生态资源成为撬动一方经济发展,带动百姓增收的一根杠杆。
绿水青山“变现”的秘笈,早已在湖州市安吉县天子湖镇的村庄手中。
依托绿水青山,该镇20个村联合出资组建合营公司,开发集水上运动、民宿、农家乐等于一体的旅游项目“天空之城”。天子湖镇受荣村党支部书记李孝松说,“2020年,合营公司实现分红1000万元,我们将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如今,山水资源以“特”出圈,这一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山区村庄所领悟,面向“绿色+智慧”特色产业和生态工业,从“等靠要”转变为主动谋发展。
目光转至丽水市松阳县海拔850多米山岗上的陈家铺。村党支部书记鲍朝火介绍,从交通不便、房屋随时坍塌的“无人村”到如今游客心向往之的乡愁地,村庄打着“最后的江南秘境”招牌不断出圈,村集体年收入超过100万元,带动农民年平均增收6000元以上。
距离龙泉市区约1小时车程的宝溪乡溪头村,因千峰翠色而兴。“结合龙窑文化,我打造了一家民宿,将青瓷元素融合其中,吸引了许多游人打卡、体验。”村民金朝军告诉记者,自家民宿每年可为家庭增收80余万元。
溪头村村民打造青瓷工作室,成为特色民宿的一部分 李典 摄回看村庄、村民的一个个致富故事,感受特色产业为山区共富再添砝码之余,亦可发现,“抱团”成为其中不可忽视的共富路径。
衢州“南孔直播群英·同心荟”平台上,回乡带货的村播冯小琴口吐莲花,将柯城的甲鱼、龙游的莲子、江山的白鹅等衢州农特产品一一带给直播间的网友,通过助农直播,助销“长在深闺”的农特产。
“农家乐、民宿忙、瓜果香、游客如织进下姜。”在杭州市淳安县,当地组建了包括25个村的“大下姜乡村振兴联合体”。谈及家乡的变化,下姜村党总支书记姜丽娟感慨,这一联合体走出了“先富帮后富、区域共同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今年4月,“抱团”的故事在四明大地上再次展开。一条精品旅游线将梁弄镇汪巷村、甘宣村、白水冲村等散落在四明山腹地的“珍珠”串联起来,让村庄抱团融合发展成为探索共富的另一种尝试。
从特色产业落地到村庄融合发展,从乡贤回归到数字化“先富带后富”,浙江“补板”山区发展路径中,皆能看出,富民始终为不变的底色。
再看《实施方案》,其中提及,优化新阶段山区发展政策体系,坚持分类施策,实施做大产业扩大税源行动和提升居民收入富民行动。
共富蓝图已绘,山区的跨越发展只争朝夕。(完)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