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宁9月26日电 题:篮球场里的乡村振兴见闻
中新网记者 张添福
在村里泥土地上打篮球,再“转战”到水泥地,直至今年“鸟枪换炮”成塑胶篮球场……六十岁的“篮球迷”马启寿感慨颇多。
二十来岁时,马启寿就是村里的篮球运动员,村里的篮球代表队在当地小有名气,随着年龄增长,他逐渐退居幕后,成了队伍的教练。
马启寿所在的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塔尔镇韭菜沟村,有800多户、4000多人,村里多是“篮球迷”。
马启寿此前向中新网记者回忆说,曾经,村民们收了地里的庄稼,平整土地后,就在这块土地上打篮球。
“20世纪80年代,我们在村里小学打篮球时,在黄土的操场上,用白灰、煤炭灰,随便画道线,有个颜色就行,就成了篮球场。场地大小自然而然不标准。”他说。
图为韭菜沟村幼儿园孩童在塑胶篮球场开展课间活动。 张添福 摄那时,马启寿跟伙伴们的篮球架也是木质篮球架。对此,他笑着说,这种篮球架,现在的青年人都可能没有见过。
打一场篮球,结果就是浑身一身土。马启寿说,而回到家,也没有洗澡的地方。
“如今,打一场球,衣服也是干干净净,只是出出汗而已。现在的篮球场就是年轻人运动的‘福地’。”马启寿说。
这种变化,源于今年4月村里一处环保美观的三元乙丙橡胶篮球场的建设。这是以回收的2000条美团单车车胎为原材料加工改良后建设而成,旨在呼吁公众保护地球家园。
在新的塑胶篮球场,马启寿说,“运动时很安全,不容易受伤,颜色漂亮,大家兴头也高。我年轻时没能打上这样的场地,现在想想有点遗憾,但好在如今更多人赶上了好时代。”
马启寿家里祖孙三代打篮球,如今,孙子上中学,篮球打得有模有样,“现在小孩们打篮球,比上一代人打得好,因为以前没人教,只是随意打打而已。”
马启寿身体硬朗,上篮毫不费力,他将其归功于这些年打篮球强身健体。“体育强,大家的精神面貌也就很强。”
老年队、青年队、运输队……马启寿说,如今,村里打篮球,青年学生、留守老年人、货车司机、拉面馆老板都热心参与,也能拉起八九支队伍。
如果没有新冠肺炎疫情,马启寿和村民们谋划着,邀请全县的篮球爱好者来村里打友谊赛。
除了打篮球,塑胶篮球场也是村里幼儿园小朋友们的活动场所。
“大家都喜欢在上面玩耍,修篮球场的时候,我们都爬在窗户上,等着篮球场早日修好。”幼儿园老师科桂丽说。
今年,地处中国西北的青海省西宁市,在该省率先提出推进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三大工程(即“三乡工程”),旨在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传统优势,释放农村各类资源增值增收潜力,来推动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
今年3月,西宁市官方通过《西宁市实施“三乡工程”助推乡村振兴工作方案》,并出台30条措施,如对回乡下乡人员领办加工车间,吸纳脱贫人口就业并达到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的,可按稳定就业1人奖补500元的标准进行奖补;鼓励市民下乡以租赁、合作方式充分利用农村空闲农房发展休闲创意、养老养生、农家乐、小型加工项目等产业,给予5万元-10万元贴息贷款金融支持。
“实施‘三乡工程’,就是为了更好服务全面乡村振兴,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让民众的生活更美好,小日子更红火,解决的不仅是吃、住的问题,更是高质量生活的问题,所以,必须坚持底线思维,高质量推进。”西宁市委常委、大通县委书记刘波此前表示。(完)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