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饭圈”渐成“怪圈” “破圈”势在必行

2021-09-24 10:09 北京青年报   卞立群  阅读:415 

  “饭圈”渐成“怪圈”“破圈”势在必行

  ◎刘润坤 张慧瑜

  “饭圈”这一原本在二次元“圈地自萌”的网络现象,在近期成为国家各部门合力出击、重点整治对象。2021年6月15日起,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饭圈’整治专项行动”,并于8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9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先后发布《关于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节目及其人员管理的通知》,坚决反对唯流量论,抵制不良“饭圈”文化。一系列举措剑指“饭圈”乱象,可见“破圈”势在必行。

  1

  “饭圈”,即粉丝圈子,是由粉丝组成的群体。饭/粉丝(fan/fans)的第一要义是情感,是对特定人或事物投入强烈而大量的赞赏、爱慕或崇拜之情,也就是说情感是粉丝联结成“圈”的最初纽带。粉丝文化本是诸多亚文化样态当中的一种,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粉丝工业一度被寄予重新赋权、活跃经济的厚望。然而伴随着“饭圈”的野蛮生长,其赖以生存的情感被异化为狂热的非理性,随之而来的是应援打榜、刷量控评、互撕互黑等现象为代表的流量争夺战,甚至为非法集资、诱导借贷等违法行为提供土壤,“饭圈”成为乱象丛生的“怪圈”。

  “饭圈”之怪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首先,消费性——一切向钱看,以消费为最高目标导向。“没钱别提爱,白嫖不算粉”“一定要让哥哥的排名保持住,后面追得紧”成为典型话语样态,情感价值让位,肯不肯为爱豆花钱成为评价一名粉丝是否合格的唯一标准。尚且依赖父母资助的青少年粉丝不惜付出巨额经济代价进行“应援”,甚至有人为此借贷,让自己和家庭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

  其次,非理性——盲目崇拜,不容异己。粉丝笃信并自发维护爱豆完美无瑕的形象,无视其在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方面的欠缺。而针对自家爱豆的负面评价,或者可能和爱豆形成竞争关系的同行,不问是非曲直,一律群起而攻之,戾气盛行。更有狂热者,无视道德和法律,在爱豆违法被捕后仍为其开脱,甚至到监狱进行“应援”。

  再次,组织性和专业性——任务明确、分工协作、行动一致。“饭圈”所具有的组织和动员能力得益于互联网带来的社交革命,基于虚拟社区的“饭圈”逐渐形成相对封闭的新场域,将自身与外界隔离开来。在这个新的场域当中,经纪公司、后援会、职业粉丝、粉头、学生粉等有明确的任务分工和等级秩序:经纪公司、粉头作为主导者,不仅扮演意见领袖的角色,而且拥有财务大权;职业粉丝擅长挑起事端、引发大规模关注,尤其在“互撕”等网络暴力行为当中,职业黑粉则充当操盘手和主力军的角色;在后援会当中数量众多的学生粉则由于缺少必要的社会经验和独立思考能力,而扮演着盲从的“乌合之众”和付出时间、精力、金钱、情感却一无所获的“韭菜”角色。

  2

  “饭圈”的失序,究其根源,是资本的无节制渗透。资本的天性是追逐利润的最大化,在数据成为一般等价物的网络时代,“饭圈”为资本的无限增值提供了丰腴的土壤。经纪公司、网络平台、内容生产商批量制造偶像,从“养成”到“出道”,再到“打榜”“后援”,及其催生的“引战”“互撕”,狂热的追星族不仅真金白银地直接贡献利润,更是在每一个环节都投入真情实感和时间精力,成为免费的数字劳工,源源不断地生产流量。中纪委网站发文指出,以“饭圈”为核心,勾连起一条“金融资本—偶像—粉丝—商业平台—娱乐经纪—营销机构—广告商—厂家”的产业链,流量在这条产业链上成为最核心的资产。

  哪里有流量,哪里就有利润,这原本无可厚非,不过一旦利润足够大,资本就敢于铤而走险甚至置法理伦常于不顾,这是“饭圈”产业链日趋畸形和“饭圈”劣迹屡见不鲜的根源所在。

  更需警惕的是,具有非理性和组织性特征的“饭圈”建构起和外部世界“有壁”的“黑话”体系,以“黑话”为媒介的信息分享和情感交流逐步强化群体和外部之间的区隔,巩固群体内部价值认同。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布的《“粉丝文化”与青少年网络言论失范问题研究报告》当中指出,青少年网络言论失范的显著特征是运用“饭圈”特有的语言。如此,“饭圈”不仅形成了成熟完整的产业链条,还生成了为诸多乱象背书的话语生产场,源源不断地生产极富蒙蔽性、煽动性的话语样态和价值观念,将唯利是图合理化,将违法失德合法化。“饭圈”不再是单纯的粉丝圈,而是与资本圈、话语圈犬牙交错,进而形成各种利益圈。在这样的语境当中,所谓“圈地自萌”与其说是自娱自乐,不如说试图为“法外之地”寻找一种美化的修辞。

  “饭圈”渐成“怪圈”,是资本贪得无厌的表征,不仅扰乱文艺和经济秩序,还挑战公序良俗和法律底线,更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饭圈”通过消费性、非理性、组织性、专业性等属性,以及以“黑话”为核心的话语和意识形态体系建构起坚固的利益圈和价值圈,劝导教育、批评谴责、道德约束等方式难以撼动其根本。监管部门针对“饭圈”的一系列整治行动,正是从法律和行政等方面进行治理,通过发布相关规定、惩处违法主体、封禁违规账号、清理有害信息等形式,重拳打破“怪圈”的坚固壁垒,引导“饭圈”经济和文化向着健康向上、和谐有序、风清气正的方向发展。

  3

  不过需要明确的是,对“饭圈”的整治并非将其完全取缔,其规范对象也不是粉丝,而是针对无节制资本催生的恶劣现象。

  每一个时代都有偶像,那本应是青少年获取自我投射和情感认同的载体,承载着成为更好的自己、奔赴更好未来的青春愿景,是激励青年人不断奋进的宝贵精神动力。而“饭圈”所关联的文化产业、网络经济、社群经济、粉丝经济则是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活跃经济局面、优化产业结构,而且在贡献国民经济产值、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经验让我们不能忽视相关产业在文化输出方面的巨大潜能,明星偶像的卡里斯马魅力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是在世界舞台讲好中国故事可以借助的文化政治手段。由此观之,治理“饭圈”不是一竿子打死,而是堵与疏相结合,趋利避害、因势利导。重拳出击是堵,涵育良好的文艺生态则是疏。

  “饭圈”的存在原本依赖的是审美情感,其生发的基础是文艺,只是随着产业的畸形发展,文艺让位给资本,本应抵抗工具理性的审美情感无力抵挡资本催生的功利主义思潮。因此对抗“饭圈”的异化,应当在对资本加以约束的同时,充分发挥优秀文艺作品的美育功能,增强文艺理论和评论褒优贬劣、激浊扬清的引导作用,树立健康的偶像形象和审美风尚,重新建构心灵秩序和精神意义,进而牢牢把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审美话语权。

  “饭圈”之乱亟待“破圈”,而“破圈”既需要重拳击破,也需要创造性、建设性地破除。

  (注:刘润坤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雅博士后;张慧瑜为北京市文联 2021 年度签约评论家、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 【编辑:卞立群】

37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