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重庆9月11日电 题:中国“泥脚杆兽医”扎根吉布提7年 当地百万家畜有病能医
作者 梁钦卿
早上5时许天刚蒙蒙亮,身在非洲吉布提的中国农业专家肖仁荣已经驱车前往200多公里之外的牧民家里,为生病的牲畜检查病情、打针喂药。这是他在当地开展农业援外项目期间很普通的一天,这样的生活他已坚持7年多。
从2009年开始,中国政府向吉布提派出四期高级农业专家队伍。重庆市南川区畜牧兽医渔业局研究员肖仁荣担任临床兽医专家兼组长,是唯一一位四期项目全程参与的中国农业专家,而且为当地编写了首套最全面的兽医培训资料。2021年3月,年近54岁的他完成援助任务,回到了重庆。
吉布提地处东非亚丁湾红海入海口,与索马里、埃塞俄比亚等国家接壤,是国际上重要的贸易港之一。畜牧业是该国优势产业,全国92万人口中有15万人直接从事畜牧养殖。
但是,当地气候炎热,土地多是沙漠且含盐量高,畜牧业养殖仍以传统游牧为主。“我刚到吉布提时,当地畜牧业发展和疾病防治水平不高。”肖仁荣近日在重庆接受中新社记者独家专访时说,病虫害严重时,有些牧民养殖的牲畜几乎死亡殆尽,他们没了收入来源,不得不流落他乡。
图为肖仁荣在吉布提开展中吉兽医合作送医送药护牧行动暨技术培训。 中新社发 受访者 供图刚到吉布提,肖仁荣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深入牧区开展调研,经常早上出发直到次日凌晨才返回住所,每次出行都得在路上耗费至少八九个小时,“全国5个区的所有大牧场都走遍了”。那些特别偏远的地区,他还得自备干粮,入夜后在牧区旁支起蚊帐和垫席过夜,第二天清早赶在牲畜放牧前开展工作。
在吉布提7年时间里,肖仁荣第一期任务是帮助制定农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后面三期就是实施具体规划。他帮助当地建立兽医实验室和兽医门诊、兽医药房,还援助大批中国国产医疗设备和兽药,当地兽医医疗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援助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肖仁荣给当地推介伊维菌素开展驱虫试验,就颇为曲折。
早在数年前,当地兽医技术人员在使用这种药物后,发生数起牲畜死亡事件,造成恐慌,几乎将伊维菌素列为“禁药”。肖仁荣在了解情况后,断定是当地兽医对该药认知少,发生死亡是由于操作不当,从而导致牲畜药物中毒。
为了消除疑虑,肖仁荣分别对100头牛、羊和骆驼进行试验,并立下“军令状”,试验出现任何不良后果他来担负全责。经过半年试验,300头家畜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吉布提官员和牧民的顾虑逐渐消散,悬着的心也平静下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主持编印“中吉技术合作项目兽医技术”系列培训手册,总结当地牲畜常发疾病的识别和防治方法,免费赠送给当地农业部畜牧兽医司。该手册成为吉布提首套最全面的兽医培训资料。
肖仁荣说,“兽医行业内有句老话:减少发病就是增产,减少死亡就是增收。”截至目前,他开展的“虫口夺肉”项目使得吉布提牲畜驱虫率从2009年的不足1%提高到2021年的100%,确保120万头牛羊骆驼都能使用到中国援助的驱虫药物,年均损失减少2.4亿元人民币。
现在,当地畜牧场主和牧民都亲切地称呼他为“Dr. Xiao(肖医生)”,还会邀请他参加婚礼、宴会等活动。他们经常竖起大拇指对肖仁荣说:“中国专家了不起,不仅带来好药物,还传授我们先进医术,非常感谢中国专家!欢迎中国专家再来!”
多年来,中国政府将农业援外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的重要行动之一,已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水平都得到提高。
如今,吉布提已成为肖仁荣的第二故乡。“从未想过‘泥脚杆兽医’也能出国,还帮助非洲人民发展畜牧业。”他说,吉布提是他践行非洲情结的第一站,但未必是最后一站,“只要有需要,我依然会奔赴非洲”。(完)
【编辑:张楷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