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响劳务品牌 提升就业质量】山沟沟里走出“天镇保姆”
开学后,女儿就读高二了。这个暑假,山西省天镇县夏小堡村温瑞林选择在家陪伴女儿。从事月嫂多年的她,一边教女儿烙饼,一边笑着说:“陪伴,但不包揽,这是为了我不在家时,父女俩过得好,也是对女儿的家庭教育。”
“天镇保姆”改变了温瑞林的人生轨迹,将她从大山带进城市,也带领他们家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前不久,她还花了三十几万元,“给儿子支起一个家”。
天镇县地处山西省最北端。十多年来,当地组织农村妇女从事家政服务,累计培训输出“天镇保姆”8300人,创造劳务收入超过2亿元。如今,“天镇保姆”走俏京津,成为家政服务领域的“金字招牌”。
培训成了她人生的新起点
身穿紫色连衣裙、脸上化着淡妆、脚穿凉皮鞋……进城后,温瑞林慢慢学着打扮自己。她说,融入家庭、社会是她们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
而这些是温瑞林刚从大山走出来时,想都不敢想的。她说,有着“天镇保姆大学”之称的天镇县阳光职业培训学校是她的母校,也是她人生的新起点。
培训课上,她和其他姐妹一起,从坐姿、站姿、沏茶倒水等礼仪细节学起。学校还在电器使用、菜肴烹调、家居保洁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并将《弟子规》作为培训普通话的教材。
当月嫂7年,从守护50多个新生儿,到陪伴80后、90后初为父母,温瑞林一直在学习,不断提升新生儿护理技能。同时,她还学会了与人沟通的技巧,如在家长陪伴孩子最放松的时刻,讲育儿经验,指导效果最好。
如今,仅靠口碑和熟人牵线,温瑞林的单都做不完。据悉,和温瑞林一样,常年在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务工的“天镇保姆”达五六千人,而全县妇女仅2.6万人。
“我们来自农村,干活勤快、人也淳朴,加上接受过系统培训,懂得德孝文化,客户能放心地把钥匙、孩子、老人、灶锅交给我们。”温瑞林的这席话,道出了“天镇保姆”走俏的原因。
当好保姆的“保姆”
早年间,当地想到把培训作为脱贫的抓手。因紧邻京津冀城市群,加上城市对家政服务的需求量大,于是从2012年末开始,天镇县主动组织农村妇女从事家政服务。
让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的农村妇女从事家政服务并非易事。自身观念关、丈夫面子关、村民舆论关,关关都是难题。为此,扶贫干部挨村动员做工作。
一些人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来到阳光职业培训学校,从老年护理、小儿推拿到搭配月子餐,接受全方位的家政服务技能培训。拿到技能合格证后,她们在学校的推介下,前往城市从事保姆工作。
每月至少6000元左右的收入,让她们尝到了甜头,也吸引了不少人报名学习。
天镇县是人社部的定点帮扶县。多年来,人社部不断牵线搭台,通过举办“天镇保姆”推介交流大会、在北京等地成立天镇保姆推介联络站等做法,推介“天镇保姆”品牌,实现了培训就业无缝衔接。
目前,天镇县已累计培训天镇县及周边县区妇女3万多人次,其中本县1.6万人次。这支人均年收入3.5万元的“娘子军团”,其就业足迹遍布京津、苏浙沪等地,还有十余人走出国门,在北美地区就业。
提升品牌含金量
近年来,社会对于优质家政服务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天镇县阳光职业培训学校校长李春告诉记者,“天镇保姆”也存在中高端保姆青黄不接、优质资源存量少等瓶颈。
据悉,2019年,人社部投入1000万元,与天镇县联合建设“人社扶贫技能培训基地”,其中就有“天镇保姆”家政服务员专业。同时,按家政服务员考核标准,将“天镇保姆”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提升品牌含金量。
“目前,家政企业良莠不齐,家政服务员的权益保障不足,为家政行业产业化埋下隐患。引导家政企业由中介性质向‘员工制’转变,进行规范的员工化管理,更有利于家政服务员素质提升,更好地适应岗位需要。”山西省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常务副主席王利刚认为,只有让“保姆不再慌”,才能真正解决“保姆荒”。
据王利刚介绍,去年11月,太原市家政服务行业集体合同签订,覆家政企业500余家,其中,“发展员工制家政”条款约定:非员工制家政企业按养老类、母婴类、保洁类,以5%~8%不等的比例逐年向员工制企业转型过渡。
此外,天镇县还在北京等地成立“妇女之家”,为异地就业的保姆提供培训、就业指导等服务,帮助她们更好地在城市工作和生活。
刘建林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