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一个“追”鸟人的18年观察:越来越多鸟类栖息成都

2021-09-05 10:07 成都商报   张奥林  阅读:3283 

  一个“追”鸟人的18年观察:越来越多鸟类栖息成都

  ■ 9月4日上午还在雅安参加观鸟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会议,今日又将出发前往崇州西山“追”猛禽,这就是沈尤周末两天的行程安排。

  ■ 沈尤,成都观鸟会理事长、四川旅游学院生态旅游研究所所长、IUCN世界保护地委员会(WCPA)委员。自2003年开始接触鸟类,他观鸟、识鸟、爱鸟、护鸟,再到保护鸟类栖息环境、为生态保护奔走,近20年来,他将爱好变成了工作,终日与鸟类相伴。

  ■ “观鸟乐趣太多了,看到罕见的鸟类,会觉得很惊喜。通过观鸟这种活动,让我置身于自然,非常放松。”说起自己喜爱的鸟儿,沈尤平稳的语气中带有一丝雀跃,“观鸟行为还能为生态环境保护带来良性循环,发展观鸟产业也能带动一方经济发展。所以说,观鸟,不仅在于‘观’,还在于研究、保护和发展。”

  18年“追”鸟记

  “赏心悦目,又有研究价值”

  上世纪90年代,还在读大学的沈尤就热衷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前后前往邛崃、都江堰、若尔盖等地做社会调查。沈尤告诉记者,去若尔盖进行畜牧业与草地沙化调查后,他接触到大量野生动物,而后他了解到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网站上有一个“观鸟专区”,聚集着国内早期众多观鸟爱好者,他深受感染,很快便融入其中。“并没有一个特别的契机或者时间点让我爱上观鸟,而是在与自然的接触中,慢慢开始从事这项爱好与事业。在我看来,观鸟,是赏心悦目又有研究价值的一项活动。”

  大学毕业后,沈尤继续致力于自然生态保护事业。2004年,他参与创办成都观鸟会。多年来,沈尤在鸟类及其栖息地调查与研究、自然教育与生态文明传播、环境政策研究与立法建议、观鸟产业推动等方面参与了大量的项目活动。

  说起鸟友们与鸟的故事,沈尤笑着说“那可太多了”。2007年,他和中国台湾的几名鸟友一起去阿坝州观鸟,回来后又去到成都植物园,看到了寿带正在孵蛋。“这是比较难见到的,他们嘱咐我盯住这只寿带,等它孵化完成要离巢的时候,一定要给他们打电话,他们要专程从台湾飞到四川来,见证这一刻。”

  为研究黑颈鹤,沈尤前后花了十年,在四川、云南、西藏等地,记录黑颈鹤求偶、交配、产卵、孵蛋,到幼鹤长大,跟着成年鹤开始学飞行,再到迁徙、越冬等所有的资料和画面。“这既能满足我自己对于黑颈鹤的求知需求,也有利于对于这一物种的研究。”

  一个直观感受

  更多鸟类栖息成都,说明生态环境在提升

  除了获得观赏乐趣,观鸟还有益于保护当地环境。

  “鸟类是生态的晴雨表,如果一个地方生态环境能满足鸟儿们栖息的要求,鸟类就会来这里栖息。”沈尤表示,在多年的观鸟历程中,他感受到随着绿地、湿地面积的增加,成都生态环境渐趋稳,为野生鸟类提供了较为友好的栖息环境。从数据上看,成都被记录到的鸟类种类从以前的300多、400多种,增加到如今的500余种,种类数量在不断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成都在生态环境的提升,包括绿地率、湿地率的增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观鸟的乐趣,在于看到罕见鸟类、场景,在于记录、研究,还在于对城市环境改变的见证。沈尤告诉记者,有一名喜欢观鸟的成都小学生,建议在锦江设置一些岛屿,为鸟儿提供栖息平台。“相关部门正在协商、讨论这件事的可能性。这其实就是观鸟活动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带来的作用。”

  此外,在乡野的观鸟活动还能促进当地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改变当地群众的观念。我们是去观鸟,会产生一些消费,他们由此受益,就不会再去砍树、打鸟。”

  关于观鸟产业

  大力推动发展的好处:“既保护环境又发展经济”

  2004年,沈尤带人去理县上孟乡观鸟,发现当地人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上山挖草药,“过量挖草药会破坏环境,他们在山上还可能会打一些野生动物、鸟类,这就会影响整个生态环境。”沈尤说,随着观鸟、观花以及其他多种旅游的人多了以后,当地上山挖草药的人就开始变少了,一部分人转而开农家乐、开旅馆,为旅游人群提供服务。这就释放了环境压力,同时也改变了当地的经济形态,“这就是绿色消费选择对当地环境、当地经济发展带来的改变。”

  在沈尤看来,观鸟最终要产业化,才能更加系统性地解决传统生产与生活方式所带来的保护与发展的矛盾。“观鸟这一生态旅游,是自然生态及其伴生的文化,满足人们精确消费、深度体验的需求,并通过专业服务,产生环境、社会、经济三重效益的旅游活动。”

  沈尤告诉记者,在美国,每年有近5000万人参与观鸟,因其集生态、运动、文化教育、审美等功能于一体,产值逾千亿美元。“四川的自然资源本底非常好,鸟类资源十分丰富,如能重视观鸟产业,不仅在生态建设上意义非凡,亦蕴含着逾千亿元的产业价值。”

  沈尤还有一个目标,在四川影响并培养100万名爱鸟人。沈尤告诉记者,他们进入几十所小学校,编发了《自然讲解员手册》、举办观鸟活动、开展鸟类科普。“同时,我们还举办观鸟赛、观鸟节,展示成都鸟类的多样性,吸引大家对鸟的兴趣。”沈尤说,“观鸟人越多,对鸟类及其栖息环境了解得越多,懂得越多,也会更加善待大自然。同时,观鸟群体的壮大,也将推动观鸟经济的发展,这是一条既保护环境又发展经济的道路。”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彭惊 【编辑:张奥林】

43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