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胡可一:从事船舶设计近四十载 见证中国造船工业迈向世界舞台

2021-09-05 10:07 中国新闻网   李玉素  阅读:2954 

  中新网上海9月5日电 题:胡可一:从事船舶设计近四十载 见证中国造船工业迈向世界舞台

  记者 郑莹莹

  1982年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工程专业毕业时,胡可一大概没想到自己会在船舶行业一干就是近40年。这40年,他带领研发团队创造了中国船舶工业史上的数个第一,也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船舶工业的飞速发展。

  近日,中船集团首席专家、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首批船舶设计大师之一、江南造船集团原总工程师胡可一入选2021年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

  “那时中国刚改革开放没几年,船厂里很缺技术人员”,胡可一在受访回忆起刚毕业的情况。他一毕业被分配到了船厂第一线,被称为“中国民族工业摇篮”的老船厂——江南造船厂。

  改革开放后,中国造船工业开始走向世界。胡可一回忆,刚进厂那会儿,中国造船在国际上还不太有话语权,伦敦的交易市场列出的船型大多是日本、韩国或者欧洲国家建造的船舶。

  但没几年,他参加了“中国江南型”巴拿马散货船的首制船设计。他说,“该型船的首制船在1987年交付后,即在伦敦的国际航运交易所挂牌,冠名‘中国江南型’巴拿马散货船,这在中国造船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

  胡可一如此描述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中国造船:“我们基本上在学习日本当时的一些先进造船技术,那时候,中国造船刚开始跟国际接轨,在指标和性能上,跟国际水平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

  随后胡可一作为总设计师,主持开发、设计了第二代至第七代“中国江南型”巴拿马散货船。直至该型船退出江南造船“舞台”,其总建造量超过了150艘。

  胡可一说,到了2000年左右,基本上中国也能做一些高技术复杂船型了,但还不是最顶级的,因为当时的设计理念、技术和造船设施还不够好。而后的这些年,中国造船设施、技术能力大幅度提升,已经能建造跟日本、韩国水平相当的一些船型,最大的差距还是生产效率相对低些。

  比如,超大型全冷式液化气船以往一直被日本、韩国船厂垄断和技术封锁。从1997年开始,胡可一领衔的团队开始开发该型船,2012年获首批8艘船的订单,至今已经交付30多艘。江南造船(原江南造船厂,今江南造船集团)不仅仅是中国唯一一家能够自主设计建造该型船的船厂,而且其2021年的订单量超过韩国现代,居世界第一。

  胡可一是中国船舶工业界少有的未读过硕博研究生的总工程师。他把呆了几十年的老船厂视为“社会大学”。20世纪80年代初,“江南造船”造了很多出口船,越来越需要同国外船东和设备商打交道。一开始,中国国内船厂连标准的合同文本都没有,出去跟船东很难对话,而一些专业翻译往往不懂技术,交流效率大打折扣。没去过国外留学、刚进厂不敢开口说英语的胡可一,就自己出钱上夜校补习英语:“下班后我就骑自行车去市中心,上夜校上到八九点钟”“我看外国人句子怎么用,也尝试着用,慢慢用几遍就记牢了。在接待船东、验船师时,我都尽力用英语和他们沟通。”

  2019年5月,57岁的胡可一卸任总工程师。2021年,胡可一有了新的身份——中船集团首席专家。

  回望这一路,他从1982年进厂工作以来,一直奔忙在船舶研发设计一线,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造船“乘风破浪”,看一艘艘中国自主设计和建造的船舶迈出国门、在高技术复杂船型等领域迎头赶上。(完) 【编辑:李玉素】

19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