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感受现代牧歌生活——青海长江源村见闻

2021-09-04 10:07 新华网   郭梦媛  阅读:2129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感受现代牧歌生活——青海长江源村见闻

  新华社西宁9月3日电 题:感受现代牧歌生活——青海长江源村见闻

  新华社记者王浡

  “到格尔木那天是2004年11月25日,看到政府为我们每家每户统一建好的新房子,大家都特别高兴。”时隔多年,老支书更尕南杰仍然清晰地记得初到新村时的情形。

  看着搬迁前的老照片,更尕南杰陷入回忆:“搬下来之前大家都在犹豫,毕竟要离开世代生活的草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村民,心里更是没底。”为了解除村民思想包袱,这位有20多年党龄的老支书和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户给村民解释搬迁政策,让大家放心。

  2004年11月,包括更尕南杰在内的128户407名牧民,离开了世代居住的草原——位于青海省西南部的长江源头沱沱河流域,搬到了400多公里外的格尔木市南郊。2006年,长江源村正式建制。

  搬到新家,就要开始新的生活。“那时候大家啥都不会呀,别说炒菜了,不少人连米饭都不会做。”更尕南杰笑着说,为了让大家更好地适应新生活,村党支部协调格尔木市相关部门,在村里开设了生活小课堂,教大家使用煤气灶,还举办起厨艺培训班,“从教厨艺开始,到各种生活技能。从支部组织的生活小课堂开始,大家慢慢习惯了新的生活方式。”

  如今,牧民的生活方式已与市民无异。冰箱里多了蔬菜与水果,餐桌上添了米饭、面条和炒菜,以前顿顿离不开的糌粑、风干肉成了招待客人的稀罕玩意儿。在村党支部的帮助下,有的牧民在村里开起了餐馆,有炒菜、小吃,还有糕点和甜品。“以前吃不到的现在都吃到了,以前没用过的现在也用到了,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更尕南杰说。

  放下牧鞭来到城市,收入来源是移民关心的大问题。“虽说我们搬下来了,但我们却没离开草场。”50岁的党员藏保是一名草原管护员,基本上每半个月就要召集其他管护队员们一起上山巡护一次,每次三四天,有时需要一个多星期。

  “搬下来之后,我们‘拿牧鞭’的牧民变成了‘领工资’的管护员。”藏保说,“国家每月给每个管护员1800元的工资,还有草原奖补,吃穿住行都不愁!”

  “设立草原管护员,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解决了移民的收入问题。看到草原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管护员们的工作热情也越来越高。”长江源村党支部书记扎西达娃说,现在,全村194名草原生态管护员、33名湿地生态管护员在不断加强禁牧草原和野生动物的巡护和保护力度,范围覆盖501.1万亩禁牧区域。

  扎西达娃说:“我们是草原的儿女,有义务守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党员更要起到先锋模范作用,现在村里的几支管护队里基本上都有党员,他们就是管护队的‘领头羊’,带领队员把草原保护得越来越好。”

  “原来山上的草场总是不够牛羊吃,草长得又小又稀疏,现在再上山看看,草长得又高又密,每次巡护还能看见不少野生动物。看着草场越来越好,我们打心眼里高兴。”藏保笑着说,等明年天气好的时候,他想带着孩子去巡护一趟,给他看看过去的照片,也看看现在的草场。

  在村里新建的村史馆里,更尕南杰在给村里的党员讲党课:“党和国家的政策好,我们的日子以后肯定会越过越好!” 【编辑:郭梦媛】

71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