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9月1日电(陈静 姜蓉)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脏中心李奋和张浩团队破解国际难题,用静电纺丝技术设计制备了新型抗血管化纳米纤维膜,能够创造一个无血管、低氧、低免疫反应的微环境,并提示了新的治疗靶点。
国际权威杂志《Advanced Science》在线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
先天性气管狭窄是一种罕见的气道阻塞性疾病,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中并不少见。这些患儿早期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呼吸窘迫、严重低氧血症等,严重威胁患儿生命。
由于气管结构的复杂性,其对外科手术治疗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若能在体外构建出与正常气管软骨具有相似结构和功能的软骨组织,再通过手术移植替代狭窄段气管,则有可能为长段气管狭窄的治疗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据了解,气管软骨是一种皮下环境中的软骨组织,与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不同,皮下环境中软骨缺损的修复一直是国际性难题。皮下环境血管丰富,分化而来的软骨组织难以抵抗血管的入侵进而发生骨化,但是目前尚无很好的解决办法。
李奋和张浩团队设计的纳米纤维膜,能够在体内局部缓慢而持续地释放相关抗血管化药物,营造出无血管化微环境,使新生的软骨组织能够在皮下环境中逐渐成熟并自身分泌足够的抗血管化物质,维持其长期的稳定。(完) 【编辑:苑菁菁】